《還珠格格》拍了四部,但大家最喜歡、最認可的始終還是第一部。
第二部毀譽參半,第三部當同人看,新拍版口碑爛到底。
為什麼呢?
很多人也說不清,今天,我想從技術角度聊聊《還珠格格》為啥第一部最好看。
先說為什麼演員相同,第二部卻沒有第一部好看?
第一,「元素」重複使用,讓觀眾缺乏驚喜感。
《還珠1》最大衝突是兩點:
「身份錯位」即小燕子和紫薇身份互換的危險,以及「人和環境產生了質的衝突」即小燕子在宮中的各種荒唐和危險。
這兩點對於1998年的觀眾,尤其是習慣了瓊瑤套路的觀眾,無疑是極有新鮮感的。
再看《還珠2》呢?
第一部小燕子怕皇上找她算帳,第二部,皇上不找她算帳了,搬出個老佛爺來。第一部皇后的障礙已經解決了,第二部又興風作浪,觀眾已經疲乏了好嗎?它的矛盾設置是相同的,沒有玩出新花樣。而且「矛盾」越來越糟心,經不起邏輯推敲。
第一部「身份錯位」,欺騙皇上,切實危害到了各人利益,都給卷進來了。
紫薇是想要找回爹的。
小燕子是習慣不了皇宮的,得紫薇看著她才安全。
五阿哥是不想要兄妹身份的。
爾康是想娶紫薇的,假如她不是格格,他們的婚姻路要艱難得多。
爾泰是默默喜歡小燕子,希望她好的。
人不要命,那都是有原因的!
而第二部為了幫助含香完成愛情而得罪皇帝,邏輯就不太合理了。
首先含香是和親的,又不是皇上強搶民女搶來的!這在古代是國運強大的象徵,小燕子不懂,難道爾康五阿哥也不懂,非得淌這渾水?
其次,蒙丹有愛情,皇上就不能有愛情了?紫薇為什麼要為了兩個不相干的人坑爹?
最後,含香和親和他們本質上利益不相關,為啥非要幹掉腦袋的事?
除了主要衝突的雷同,還有人物設置的雷同。
《還珠1》兩個女主,小燕子和紫薇,性格迥異,辨識度很高,一文靜一鬧騰,由此安排的兩個男主的愛情也非常符合邏輯,並且好區分。
五阿哥愛上小燕子,很好理解,他平日在宮中沒有見過這樣的格格。
而爾康對紫薇一見鍾情也很好理解,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才子佳人,吟詩作賦。
但第二部晴兒的出現破壞了這種平衡,詩詞歌賦性情才學樣樣不輸,紫薇女神光環消失,觀眾的好感也就一降再降。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五阿哥身上。《還珠2》五阿哥有啥優點?我是真心沒看到,整日就是吃醋。
第二部加大的愛情篇幅都不合適,都是對人物的損傷。
第二,人物身份感的錯位。
第一部皇上原諒了小燕子和紫薇,這是不損君威的,因為這是「情非得已」的誤會,皇上的諒解說明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到了第二部,小燕子等人幫助含香逃跑,就不只是皇上個人的感情訴求了,還意味著整個國家和皇家的尊嚴,所以第二部的大團圓結局,給人匪夷所思的感覺。
再比如五阿哥和爾康爾泰的關係。
第一部還有君臣禮,爾康掛在嘴邊的是「臣福爾康」,爾泰也喜歡小燕子,但是看到五阿哥喜歡就讓了。
再看第二部,爾康眼裡還有五阿哥嗎?逃亡的時候,簡直跟教導主任一樣天天教訓五阿哥:
永琪,不是我說你!
至於第三部,已經把《還珠格格》這樣一個極具浪漫童話色彩的故事,變成了婆婆媳婦小三的傳統言情劇了。
而新版《還珠格格》,就更沒眼看了。
《還珠1》小燕子吃醋,看到五阿哥帶採蓮騎馬,氣得說我也要學騎馬!皇上眼睛一瞪她沒敢出聲了,只是悶悶不樂。
到了新版,小燕子說,我也要學騎馬!就真的出了轎子,爬上一匹馬了,這根本不把皇上看在眼裡啊。
《還珠1》的小燕子比這謹慎得多,她還是很怕掉腦袋的。
《還珠1》打擂台的時候,小燕子和塞婭都在嚷嚷,但是整個場面肅靜,只有她們倆在吵,還是皇家風範的大內高手比武。
到了新版,皇宮裡比菜市場還吵,皇上也是受得了啊!
說真的,《還珠1》也許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經典多一分少一分都讓你覺得感覺不對,第二部太「過」,第三部求「變」,新版求「新」,卻終究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也許就連瓊瑤自己也沒辦法複製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