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廠需要棄子嗎?
或許,棄子更想成為鵝廠或豬場的棋子,方能絕地求生。
位元組「棄游」一個多月後,潛在的買家浮出水面。
1月8日晚,有報道稱,位元組跳動旗下遊戲部門朝夕光年正與騰訊談判出售多款遊戲。
不過朝夕光年回應表示,至今尚未敲定與騰訊的交易。
此外,團隊還在與多個買家商談項目出售事宜。
買賣成不成尚未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騰訊確實是一個用戶和資金實力兼具的不錯歸宿。
而對整個遊戲市場來說,不管朝夕光年的遊戲項目最終被誰收入囊中,其行業意義可能都會大於商業意義本身。
此前,有報道稱,朝夕光年正與騰訊談判出售多款遊戲。
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涉及出售項目的團隊分散在上海、深圳等地。
朝夕光年已經為開發這些遊戲花去上億元,此次出售進行了較大幅度折價。
朝夕光年是位元組跳動旗下的遊戲研發與發行業務機構,2021年2月,正式確定為位元組遊戲品牌名。
截至目前,朝夕光年已經已發行及製作多款遊戲產品,包括《晶核》《鏢人》《全明星激鬥》《靈貓傳》《火影忍者:巔峰對決》《終結戰場》等。
在海外,朝夕光年也推出了月流水過億的《仙境傳說RO: 新世代的誕生》等遊戲。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23年11月至今,位元組跳動旗下遊戲業務兩度調整。
先是在2023年11月初,傳出朝夕光年出售沐瞳科技的消息,數十天後,又曝出朝夕光年將進行大規模的業務和人員調整。
調整傳聞陸續落地。
2023年11月底,沐童科技CEO袁菁在內部公開回應稱,沐瞳科技繼續獨立運營,會長期深耕遊戲行業。
同時,有消息稱,朝夕光年旗下已上線的《晶核》與《星球重啟》兩款遊戲正以 「流水 × 估值乘數」 等估值方式競價出售。
由於價格較高,且還涉及到未來持續投入的運營成本,目前尚未確定最終賣家。
真的有公司只爭朝夕嗎?
騰訊接手位元組遊戲項目的可能性大嗎?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李豪悅、華爾街見聞黃昱、北京商報記者楊月涵分別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騰訊接手位元組遊戲項目的可能性較大。
一來騰訊對併購優質資源有較大興趣。
二來運營能力和資金支持上,騰訊是國內遊戲大廠中的最佳選擇。
其三,二次元遊戲一直是騰訊希望突破的點,晶核的表現,確實是騰訊所需要的方向。
除此之外,一直想在二次元突破的B站或許也是一個可能的接盤俠。
至於網易和米哈游,儘管實力足夠,但不大可能捨棄原創研發去向下併購。
網傳 「流水 × 估值乘數」 等估值方式競價出售,則有點過於噱頭。
流水×估值乘數,對於目前表現不錯的朝夕光年兩款遊戲而言,可以帶來更好的價位,但用競價出售未免對自己估價過高。
儘管成為了小爆款,但重度研運成本讓可能的接盤俠數量極少且大都是研運實力強大的廠商,並不缺少爆款。
這樣的出售方式太過花哨,並不值得真正執行,更像自抬身價的噱頭。
對於朝夕光年而言,最好的出路也很有限:
正在走向重度遊戲和二次元深耕的朝夕光年,最好能融入到騰訊、網易或米哈游的遊戲版圖之中,抑或成為B站進擊遊戲的觸手。
只有在資金或實力至少占一的巨頭庇護下,才有可能將重度遊戲進行到底。
否則,其後續成本將有可能讓朝夕光年難以承受。
與此同時,隨著位元組跳動遠離遊戲行業,位元組和騰訊之間的合作變得越來越多。
這一動作,被輿論解讀為網際網路大廠直接以合作來破壁,就如騰訊與阿里的互動頻頻一般。
但這只是美好的想像。
位元組和騰訊之間,過去為了內容方面的壁壘而隔離。
如騰訊遊戲內容為了保障騰訊系直播短視頻平台,而對包括位元組等內容平台進行隔斷。
而隨著鬥魚、虎牙的沒落,位元組在遊戲領域的退卻,讓雙方之間的衝突點消失、合作契機出現,也使得合作順理成章。
這只是適逢其會,而非行業大勢。
只是,阿里和騰訊之間沒有遊戲市場和內容市場上的競爭。
在網際網路大廠之間,現在只要沒有太強戰略衝突,就不介意破壁,合作帶來的利益大過競爭。
總體來說,網際網路行業已經進入垂直深耕時代,而非此前哪裡熱門卷哪裡的盲目擴張時代,這讓合作有了可能。
而僅僅看遊戲行業,也在激烈的變動。
當下遊戲市場必然也只能在精品遊戲和遊戲出海上大踏步向前,並相輔相成。
當下遊戲產業格局形成了騰訊、網易、米哈游和其他的新組合,超越了過去騰訊、網易和其他的狀態。
就其所以,在於前三甲都有兩個超級爆款兜底,形成穩定現金流和口碑池。
位元組退出遊戲競爭,某種意義上也是依靠朝夕光年和沐瞳科技儘管可以爆款,卻難以超級爆款而無法實現其從其他中脫穎而出這一目標的無奈選擇。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