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廠打了三個月螺絲後,我明白了三條定律

2023-12-10     布衣粗食

原標題:進廠打了三個月螺絲後,我明白了三條定律

「實在不行,去廠里打螺絲吧。」

「去電子廠吧,裡面美女一大把。」

「進廠也能養活自己,怕什麼。」

似乎,一個人最沒有出息的時候,還有一條退路——進廠。

只要能吃苦,人哪能餓死了,到哪沒有工作呢?

當我還在二十歲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把年輕當成資本。老想著,就算在廠里,也能混出名堂來,還能隨意挑選一個對象,成家立業。

在東莞的電子廠打工三個月之後,我之前的想法,算是徹底推翻了,忽然頓悟了三條定律。

01

企鵝定律:不讀書的人,進廠打螺絲也會被嫌棄。

第一次去東莞打工,是二零零一年的夏天。

從湖南老家,坐著火車,從廣州轉大巴車。到企石鎮的時候,已經是夜裡八點多了。

因為有熟人介紹,因此當夜就進廠了,在宿舍休息。

「廠里會安排做點什麼呢?」我所在的是一家電子廠,組裝收音機、做電路板等。

人事部的人問:「你做『QC』,能行嗎?」

我忽然就蒙了,「QC」是啥,真的不知道。不知如何回答。

倒是我身邊的小李,趕緊點頭,從而他進入了培訓班,我直接被分配到流水線。

「QC」是質量管控的意思。有些廠里,把類似的崗位,稱為「品管員」。

工廠里混,也會聽到很多的專業術語。注塑、塑膠、電車、車控等,並不是誰都能輕輕鬆鬆搞定的。

技術崗位和普通崗位的區別,也特別明顯,工資待遇,個人的成長,廠里對其重視程度,都會體現出差距。

想起馬雲的一句話:「書讀得不多沒關係,就怕不再社會上讀書。」

唯有持續不斷地學習,人生才會有希望。就算是底層員工,也有機會脫穎而出。

看過一條消息,說是一個從未上過學的男子,在厚街找到了一份搬運的工作,但是沒隔幾天,被老闆娘嫌棄,並且辭退。因為男子不識字,堆放貨物、貨物分類,都搞不清楚。

企鵝定律告訴我們:企鵝從水裡跳到岸上,之前會有一個使勁往下潛的動作,產生更大的壓力和浮力。等力量足夠的時候,企鵝擺動雙腳,迅速往上沖。

詩曰:「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打螺絲,也分三六九等,你讀了多少書,就在哪一等。未來的前途是什麼,和你讀的書,也是基本匹配的。

02

雞群定律:弱者為了利益,會向更弱者「抽刀」。

我的流水線上,先後從事過「安裝彈簧、給收音機上螺絲、包裝」等多個崗位。

廠里加班很多,一個月休息只有那麼一兩天。疲憊不堪的我,準備換廠,並且利用休息的日子,到處去看招工廣告,還去了一家職業介紹所。

為了順利離職,我和車間的小組長,透露了真實的打算,希望他能幫我。

按照規定,在廠里不待上一年,離職是很難的。尤其是難以結算工錢。

令人驚訝的是,小組長不僅沒有幫我,反而狀告我「把廠里的秘密告訴了別的廠、我不守規矩」等,他以此來「邀功請賞」。

坐在我身邊的幾個工友,也為小組長作證。

雖然是一件「莫須有」的事情,我也沒有因此受到處罰,但是工友之間的感情,給我上了一課。

平時,小組長也會盯著打螺絲的人,動不動就開罵,拿廠里的規矩說事。

雞群定律告訴我們:一隻鶴,如果非要去跟雞合群,那麼最終的結果只有兩個——要麼被雞群逼死,要麼被雞群同化。

生活在底層的人,很難互相合作,倒是抬槓、排擠,都想上位的情況,比強者更多。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強者憤怒,向更強者抽刀;弱者憤怒,向更弱者抽刀。」

在廠里,工友來自五湖四海,雖然大家表面上很和氣,夜裡也會一起去逛一逛,吃點夜宵,還會聊到各自的前程。但是能夠互相幫助的人,很少。

也有一些工友,見不得你好,若是你有一點出息,就會被他算計。若是你真的打算跳槽、攀高,就得保持「不動聲色」,別讓人知道。

03

懶螞蟻定律:比懶惰更可怕的,是低質量的勤奮。

我先後在企石鎮、常平鎮待過,任何一個地方的廠,情況都很類似。最重要的特點是「忙碌」。

尤其是一些計時的工廠,利潤就靠時間來獲取。「白加黑」是常事,加班最長的一天,到了夜裡兩點。

若是從不加班,看起來輕鬆,但是工資會很低。

為了生活,很多人會主動加班,尤其是中年人。一個月能夠多領四五百,都會很開心。畢竟,柴米油鹽、老人孩子的開銷,擺在那裡。

如何才能混出名堂,很多打工人沒有考慮過。只有到了四五十歲,要重新找一個工廠了,才開始迷惑。因為上了年紀的人,很多工廠是不想要的。

唯有一部分打工人,早早會安排人生的退路。自己創業、學一門技術、想辦法去技術崗位。

懶螞蟻定律告訴我們,在螞蟻群里,有勤快的螞蟻,也有到處觀望的螞蟻,分工協作。令人佩服的是,懶螞蟻在群里的作用更大,不僅能找到食物,在關鍵時候,還能想到辦法。

懶螞蟻是調查研究者,是群體生活的重要保障員。

一個人持續在低質量地努力,那麼人生就會迷茫。迷迷瞪瞪上坡,稀里糊塗下坡。日子怎麼過,並沒有長遠打算。

一個人,什麼格局什麼命。人是會變老的,不能老想著,「大不了去打螺絲」。

我們只能這樣想,打螺絲是人生的一次體驗,一段歷程,而不是終生職業。

04

網友「韭菜」在廠里負責招工的時候,有應聘的小伙子直接慫了一句:「如果把我分到打螺絲工站,我就直接跑路了。」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打螺絲」是很辛苦的事情,可是沒有文化,也沒有一技之長,人生就沒得選。

另一方面,2022年人社部發布的「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名,製造業缺工狀況持續。

現實和理想,總是矛盾的。在現實面前,理想往往是一地雞毛。

若是你年紀不算太大,那就沉住氣,然後慢慢上升,做一個有大格局的人。

是「打螺絲」的崗位上,修煉自己,終會有出頭之日。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ca6e180ec7add06ee1c7a6d5e37ec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