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analys、IDC、Counterpoint都給出了二季度國內手機的銷量份額統計。由於國內具有華為這種頂級品牌,也是反映我們身邊的情況,因此比全球銷量更受關注。
那麼,在手機大戰的六個品牌中,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呢。
我們不妨先看看各家數據,看看贏家輸家。
先看看IDC的數據,其這張表給出的是份額,顯示華為增幅達50%,攀升第二,蘋果跌出前五,成為其他,OPPO和榮耀只有小幅下跌,不能算是輸家。這裡的輸家就是蘋果。
再看看canalys的數據,這裡前五名也沒有蘋果,華為漲幅41%,無愧最大贏家。小米和vivo漲幅接近,屬於冠亞軍。
至於Counterpoint,則顯示蘋果排名第二,但跌幅不小,同時OPPO跌幅也不小,這是與其他數據有出入的地方。而其也顯示華為漲幅最好,漲幅隨後的是小米vivo。
雖然各家排名有所不同,但漲跌幅都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次最大贏家肯定是華為,小米和vivo都有不錯的表現,榮耀表現排名第四,OPPO排名第五,蘋果回落最大。
實際上,iPhone在今年618表現不錯,單品、總銷售額上都很突出,但這也說明4月、5月其銷量確實不理想,僅靠618依然沒有扭轉頹勢。
實際上,現在關於蘋果的所有產品,都處於關注度不斷下滑的狀態,包括手錶、電腦、平板等等,其缺乏足夠的創新,按部就班的設計,以及遠低於對手的性價比(例如64GB存儲),讓關注度不斷降低。
而反觀華為,在平板、手錶、電腦上的創新不斷湧現,並且價格適中,強化功能體驗,因此雖然也沒有特別的爆款出現,但仍可以不斷收穫用戶。
同時,這次數據還有摺疊屏的信息。
IDC數據顯示,目前華為占據41.7%的份額,相當於二三名vivo榮耀的總和,而二三名在不斷推出新品的情況下,市場份額也有增長的勢頭。
我們再看看2023年全年的份額圖,就會發現華為的份額還增長了,而vivo則是異軍突起,從第五名變為了第二名,成長迅速。
實際上,由於摺疊屏手機機型較少,很多廠商可能一個季度都沒有一款摺疊屏新品,所以季度之間變化較大。但不管如何,vivo的成長還是很明顯的。
但實際上,摺疊屏手機占總體份額較小。去年摺疊屏出貨700萬台,而手機總銷量是2.89萬台,摺疊屏只有2%-3%的份額。今年摺疊屏如果達到900萬台,份額也不會有太大提升,沒有到爆發增長期。
那麼還剩最後一個問題,下半年會怎麼走?
從一些較快的周統計數據看,華為目前在前三已經站穩腳跟,這還是其沒有重要產品發力的情況下。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華為肯定會王者歸來,獲得自己應有的位置,這點毫無疑問。
而蘋果方面,目前6.1英寸的新iPhone將很難有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的能力,據說17代要出Slim大屏版,可能會是一次突破,但在16代上可能很多人還是會覺得乏善可陳。
而對於國產手機市場來說,現在有四個熱點需要互相競技,分別是國產創新、拍照、遊戲、AI。
在國產創新方面,華為一枝獨秀,披荊斬棘,並且有純血鴻蒙將登場。而其他品牌,也在相機模組、NPU晶片、充電管理、系統等方面增加國產創新。
在拍照方面,今年雖然各家大幅提升了鏡頭的豪華程度,但總體來說,拍照上與相機的差距越來越遠,全球微單市場開始復甦,手機只能正視這種差距。
在遊戲方面,專業的遊戲手機聲量越來越小,沒有成為主流。由於突破不了運算和散熱的問題,目前沒有史詩級新遊戲出現,遊戲手機正被高性能手機取代。
而對於AI手機,當下各家宣傳不少,但目前沒有殺手級應用,各家都屬於投入中。
可以看出,手機市場總體上熱點不多,下半年華為Mate 70系列,小米15系列,iPhone 16系列都是預定的熱門。同時,下半年華為摺疊屏可能也會帶來一波新的熱點,估計會有更新的技術搭配其上。
上半年已經告一段落,那麼,你更好看哪家在下半年的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