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藕
在萬眾期待的最後一次循環中,《開端》故事中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收穫了最美好的結局。老張並沒有死;李詩情和肖鶴雲順利結束了循環,並成功牽手;老焦拿到了見義勇為獎,如願當上了外賣大叔;盧笛得到了父母的理解,父母穿上二次元服裝,也同意了他晉升貓奴;一哥成了直播界的網紅;老馬得到了兒子的諒解;而五年前猥褻王萌萌的壞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一切都是最好的選擇,但不盡人意的是,#開端爛尾#的話題卻在大結局當晚登上熱搜。結局之前,《開端》保持著良好的口碑和播出熱度。豆瓣上超過28萬人打分,分數維持在8.2分,播出5天之內上了303次熱搜,憑藉《開端》的熱播,觀眾們再次喊響了「正午出品必屬精品」的口號。
毫無疑問,作為一部長度僅有15集的劇集,《開端》打響了2022年國產劇的開門紅。但隨著劇集完結,人們卻對《開端》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截止到目前,《開端》的豆瓣分數下滑至8.0分。而對於結局,觀眾們似乎分成了兩種不同的看法。
循環的得與失
作為最初的播出噱頭之一,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開端》把無限流的標籤作為宣發的最大亮點。這就導致了最初的一部分觀眾中,有一批忠實的嚴密邏輯愛好者。
得益於小說IP開發市場的繁榮,隨著霸總文、仙俠文、宮鬥文、宅鬥文、權謀文全被改了個遍,新題材是網劇市場中亟需發覺的新寶藏。而作為近幾年的火爆題材,「無限流」小說就成為了新的目標。
2007年,網絡作家張恆(筆名zhttty)在起點中文網連載了小說《無限恐怖》。在小說中,主角進入了需要不斷完成任務,在任務完成後,時間回不斷回溯,從而不得不不斷穿越挖掘線索的一個異度空間,帶有懸疑奇幻色彩,這一新穎設定被成為無限流。而隨著《全球高考》《尖叫女王》《地球上線》等多部無限流小說的成功,這一題材也逐漸成為網文的新寵兒。
實際上,《開端》也並不認為自己是國內「無限流」的開山之作,在類型上,這部劇或許更偏向於單時空循環的「時間循環」。
時間循環並不是新把戲,全球範圍,時間循環的影視作品最早能追溯到1993年上映的電影《土撥鼠之日》。而從國內來看,早在2017年,由范偉和賈靜雯主演的電影《有完沒完》就採用了時間循環的設定,同年,帶有「無限流」設定的網劇《端腦》也在搜狐影視上線播出。但兩部作品均為並未收穫好的成績。
從故事敘述的角度來說,時間循環的開始往往是由一次死亡啟動的。主角死亡帶來的衝擊與刺激有利於觀眾快速進入新奇的設定,也決定了這一題材的敘事節奏較快,也更為抓人。與此同時,從故事一開始,核心的問題就天然帶出——解開循環的條件是什麼?誰是我的同伴?為什麼會循環?問題的出現讓這類題材天然的帶有懸疑特質,也讓人在追劇是更加欲罷不能。
但隨著集齊了所有條件,確定了「如何結束循環」的問題答案後,故事就毫無疑問來到了高潮部分。同時,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會產生循環」卻無法得到解答,這導致了大量的「無限流」小說都是前半程好看,後半程反響平平。
從根本上來說,沒有人願意在影視或網文作品中上一堂不夠嚴謹的物理課,大部分作品會選擇「VR技術」、「晶片植入」等科技手段來跳過這一核心問題,把重心轉移到交代主角的感情線索上或是其他的敘事重心上。《開端》也是如此,通過群像的塑造,讓人物情感抓住觀眾的心,從而試圖讓「循環」成為一個單一的事件。
這就直接導致了最後兩集的口碑分化,對於最初就是進來看「懸疑」的觀眾來說,解決問題的主要目的並沒有達成,相反,卻留下了許多劇情上的邏輯問題。從整體來看,《開端》做到了形式的創新,但文本的邏輯沒有解決,最後兩集留下的邏輯bug尤其令一部分觀眾意難平,於是,也就出現了豆瓣降分的情況。
群像愛好者的一部好劇
但在另一部分對《開端》讚不絕口的觀眾心中,《開端》是一部紮實的群像劇。
在45路公交車上,除了循環中的兩位主角,還有8位角色,有「吃瓜群眾」、「主播」、「中二少年」、「外省務工人員」……在各色各樣的人群組成的圍觀社會中,正午陽光嘗試把更多的社會議題加入。於是,我們看到了「網暴」,看到了「公交車猥褻事件」,也看到了普通人間的百態。
前六集,圍繞著主角開始了緊張的時間循環,而第七集第八集,《開端》筆鋒一轉,開始剖開45路公交車上,每一個人的人生。
《開端》的原小說稱得上冷門,公交車的場景設置卻為其影視化提供了絕佳的視角。作為城市中最便宜的公共運輸工具,在公交車上你有可能遇到城市中的每一種人。學生、打工人、或者在城市中艱難度日的窮人。同時,公交車上,也極大可能會出現大件的不用被檢查的行李。
有可能是炸彈,也有可能是行囊,老馬帶著給兒子的西瓜,焦叔卻背著自己的全部家當。人是故事的基礎,而人性則是故事討論的本質。
隨著循環進行,男女主在報警的問題上曾產生分歧——「怕死有錯嗎?趨利避害不是人的天性嗎?我做不到像你那麼善良,我就是惡劣嗎?」「我們自己也是屍體。善良不是廉價的美德,要和能力相匹配。」善良與勇敢永遠是人類最珍貴的品質,但循環的過程中,男女主卻慘遭群眾的「冷漠旁觀」……在一次次循環中,《開端》用了不同的橋段與人物去構建人性的方方面面。
在循環不斷進行中,大部分的觀眾已經意識到,「無限流」只是《開端》一個小小的噱頭而已。可以說,是群像支撐起了《開端》的故事,而群像的豐富程度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性演員。從演員選擇的角度上來看,主角找了白敬亭、趙今麥兩位新生代演員,支撐起整部劇的,依然還是劉奕君、劉濤、劉丹、黃覺等實力派演員。
劇情越接近結尾,越來越多的觀眾意識到,其實《開端》的難,就難在收尾。既然已經展開敘述了每一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如何給所有的人一個圓滿的結局呢?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用令人信服的方式讓所有人得救,讓行兇者解開心結,並且讓真相指向一個足夠深刻、足夠令人信服的社會問題?
在這部分觀眾的心中,雖然帶著各種不能細細琢磨的小BUG,但能讓讓45路公交車走上了大團圓的道路,就是一件好事。從總體上來看,《開端》仍然是一部瑕不掩瑜的好作品,他聚焦到了現階段的社會問題,有著豐滿的群像,嘗試了新的題材並證明的短劇的可行性。對於正午陽光來說,現實主義的打造與人性的挖掘原本就是其長處,而《開端》僅僅是在這一長處之上一些略帶克制的創新。
對於2022年的影視市場來說,《開端》也的確是開了一個好頭,但對於無限流作品來說,通過構造群像的方式繞開循環已經不能成為最優解了,而《開端》的大熱必然會迎來新一輪的「無限流作品改編潮」,如何讓不進入「爛尾」的無限流是這一題材最主要的難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b12d094b5425e41477a91d6050ec5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