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把尿"逐漸興起,卻在摧毀著孩子的排尿感,你也這樣把尿嗎

2019-11-23     南夕媽媽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育兒的道路上,有的家長會取百家之所長,有的則是盲目跟風。一旦發現有一些跟之前的育兒方法不一樣的方法,就會很快地付諸行動,堅信這樣的新式育兒方式才是正確的。

其實,就像之前的「量子波動速讀」一樣,看似很可笑的一個騙局,偏偏就有很多家長上當,讓孩子花大價錢去學「快速翻書」。其實騙子就是利用了家長的「無知」和「望子成龍」。

培養孩子如廁,有新方法?

孩子尿褲子總是會讓爸爸媽媽崩潰,畢竟誰都不想每天給孩子洗衣服,洗床單,換被子。如果誰家的孩子學會上廁所,不尿褲子了,都會投去羨慕的目光,不由地說一句「真好」。

轉身面對自己怎麼教都教不會的娃,又陷入了沉思,是不是老一輩的方法不管用,於是開始搜尋怎樣培養孩子如廁。

這時候就會發現一種新型的把尿方式,好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不管有沒有科學依據就給自己的孩子用上了。

其實培養孩子如廁是需要時間的,家長不能強迫也不要著急,孩子想要尿尿的時候,家長多做幾次引導,孩子或早或晚都會學會的。

「新型把尿」正在興起,家長可別跟風

有一種「新型把尿」的方式告訴家長不管孩子有沒有尿尿的感覺,都要定時把孩子按到馬桶上,這樣就能讓孩子快速地學會上廁所,擺脫「尿褲子」。

很多媽媽都聽信了這樣的「把尿」方式,包括鄰居王姐。

王姐發現孩子不在家裡尿褲子,但是到幼兒園就開始尿褲子了。

其實這是因為在家裡,家長的命令成了孩子排尿的信號,孩子並不會自己去感受身體的「排尿感」。但是一旦到了幼兒園,家長不在身邊,孩子沒有了家長的命令就不會想要排尿,這就導致了在幼兒園的孩子經常尿褲子。

可見,「新型把尿」並不是一個培養孩子如廁的好方法。

培養孩子如廁,家長可以這樣做

給孩子使用專用的卡通馬桶,這樣孩子就會去主動上廁所,沒有了家長的強迫,把如廁訓練的感覺從「強迫」變成了「開心」。

在晚上給孩子穿上紙尿褲,這樣孩子在晚上尿褲子也無所謂了,白天的時候孩子是不用穿紙尿褲的,給孩子穿好看的褲子,為了不弄髒漂亮的褲子,孩子也會自己去上廁所。

最好的教育從來都是讓孩子去「主動」而不是「被迫」,習慣的養成也一樣。

今日互動:家長們的孩子多大開始學會如廁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告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V7V9G8BjYh_GJGVO_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