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地區211分數低,學姐卻不建議報考,回想起來心裡不是滋味

2020-06-30     高考志願行

原標題:偏遠地區211分數低,學姐卻不建議報考,回想起來心裡不是滋味

每年高考都會有這樣一批高考生,高考成績「很尷尬」,報考有地域優勢的211大學分數不夠,報考非211大學又不甘心。偏遠地區的211大學錄取分數低,地域上又很難接受,處於兩難之地。學姐卻不建議報考較為偏遠的211大學,用她們的話說,回想起來,心裡不是滋味。

辦學實力有待提升

國家為了平衡每個區域的高等教育資源,每個省份至少要有一所211工程大學,截至211工程「關上大門」,實際數量已達116所之多。一些偏遠省份的211大學被很多網友認為是政策照顧性大學(如西藏大學等),基本處於211大學末流,其實力尚達不到211大學的建設標準,甚至趕不上很多非211大學的實力。

「雙一流」建設以來,這些大學有「理順成章」地進入了「雙一流」之列,但學科實力等綜合水平未必有明顯的提升,依然是照顧性質的延續,同樣是為平衡偏遠地區高等教育資源,儘可能為當地培養更多的人才,更適合當地考生。

面臨諸多挑戰

我們國家地域寬廣,從南到北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幾種不同的氣候帶以及青藏高原這一特殊的高寒區。南方高考生如果到西藏求學,不僅僅是氣候問題,估計高原反應都沒有辦法適應,況且在飲食等方面也很難習慣。

北方高考生到南方恐怕也有類似的問題,如很難適應高溫、潮濕的氣候環境,對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困擾。另外求學路途遙遠,乘坐交通工具的費用甚至比學費到高,求學成本加大,對家庭經濟不富裕的同學同樣不可忽視。

最常見的例子,經常網購的同學可能留意到了,商家在網站上一般都有提示,某某地方不包郵,或者是無法配送。試想一想你此刻的心情有多悲催。當然,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以忽略不計,但真正面臨的困難並不會少。

眼界受到限制

偏遠地區相對來說經濟欠發達,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夠,真正的學術大咖、牛人非常鮮見,聆聽學術名人做報告的機會少之又少,學校的資源,學校的周圍環境以及學習氛圍都會成為你前進的阻力。只有你獲得的資訊越新,越廣泛,認識水平有了足夠的高度,你的眼界才能隨之開闊。而偏遠地區的211大學很難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比較。

就業升學受影響

如果你打算在偏遠地區就業,那麼這些211大學無疑是當地「頂尖」的大學,就業優勢非常明顯,在本校保研的機會也相對較多。如果你本科畢業後打算回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那麼你的優勢蕩然無存。即就是考研到經濟發達地區,考研的付出、考研的過程同樣艱辛曲折。

對大多數高考生來說,考取偏遠地區的211大學可能是很無奈的選擇。在往屆的高考生中,一些適應能力差的同學因忽視了自身的能力,僅為211大學的「招牌」,而做出了不適合自己的選擇,借用學姐的話說,回想起來心裡不是滋味。

高考志願填報是大學、專業、城市、家庭情況、個人興趣志向等綜合因素,相互妥協的結果,沒有標準答案,還是那句話,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2020年高考在即,各位高考生家長,對志願填報你有什麼高見呢?歡迎留言評論,感謝你的閱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QkYBHMBnkjnB-0zcI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