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大漢政權締造者,武漢唯一封建帝王陵墓,湖北陳友諒墓

2020-01-14     視覺秀旅遊

陳友諒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大橋蛇山引橋的南側,是武漢市唯一的封建帝王陵墓。如果按照帝王陵來衡量,整個墓地,陳友諒墓無疑算是"縮型景觀"。但是,在亡國之君中,這座陳友諒之墓應該是相當可以的。1956年11月5日,陳友諒墓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陳友諒墓,坐北朝南,高2.2米,墓基周長12米。墓冢依山構築,墓碑上刻"大漢陳友諒墓"。1913年湖北省內務司對墓園進行整修時,在墓前修築了墓道和一座高大牌坊。牌坊前額書"江漢先英",後額書"三楚雄風"。墓兩側還各建有碑亭一座。


1908年 (光緒三十四年)革命黨人萬耀煌、耿仲釗等發現此墓。辛亥革命勝利後,湖北省內務司於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議請整修,次年建成完工。解放後,武漢市人民政府1956年在原湖北省內務司1913年對墓園進行整修的基礎上給予修葺。

"文革"期間墓堆一度被毀,又於1981年重新修復。1998年6月有關部門對陳友諒墓又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還增加了"陳友諒生平事略"碑石,墓右側還有武漢市人民政府1956年立的"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碑。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名陳九四,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陳漢開國皇帝。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大漢皇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歲。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PbmoG8BUQOea5OwIV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