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我國偉大的數學家,就不得不提陳景潤,在數學界成就非凡。他曾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引起全世界關注。國內外的數學家更是將陳景潤看作中國科學春天的一大盛景。不過,陳景潤並沒有在這個人世間逗留太久,因為患有帕金森綜合徵,他早早地便離世了。
陳景潤的一生坎坷不平,連自己的終身伴侶也是在病床上邂逅的。陳景潤去世後,人們還將其墓碑設計成他的學術成果。
陳景潤出生於1933年,福建福州人。陳景潤的家境十分殷實,家中還有兄長和姐姐,但是在三人中最喜歡讀書的非陳景潤莫屬。在上學的時候,陳景潤就展現了驚人的數學天賦,到了高三考上了廈門大學數學系。
畢業以後,陳景潤選擇了到北京的一所中學任教,但是因為說話口齒不清,學生聽不明白陳景潤說的話而被學校撤職。但是第二年,陳景潤又被調回了廈門大學繼續工作。
實際上,陳景潤實在是不太適合在講台上授課,反而更適合踏踏實實地搞研究,在面對學校的各種教學壓力,陳景潤過得並不輕鬆。陳景潤回到廈門大學擔任資料員,正好有了機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利用好工作之餘潛心研究數學。
在廈大工作幾年之後,陳景潤發表的一篇論文改進了當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研究成果,受到了華羅庚的賞識,就這樣陳景潤被華羅庚推薦進入了中國科學院的數學研究所。此後,陳景潤在研究所里潛心研究數學,還經常有外國人來中國找他交流數學。
當時還在北京搞數學研究的陳景潤,在華羅庚的指導下,對數學界的三大難題之一的哥德巴赫猜想進行論證。沒想到這一研究就是十多年,陳景潤為了早日攻破難題,幾乎陷入了瘋狂的模式。沒日沒夜地鑽研。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陳景潤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還在科學通報上公布了破解過程。從此以後,陳景潤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數學家,並在不久之後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此外,他的數學研究成果被寫進了眾多國家的數論書中。
陳景潤一心撲在數學研究上,誰能想到大門不出的陳景潤年過半百了還未娶妻生子,讓周圍人都為他著急。天有不測風雲,還未娶妻生子的陳景潤,由於長時間的研究工作,身體不堪重負倒下了,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在1997年,也就是陳景潤被送進醫院這一年,他遇到了一生的伴侶——由昆。
由昆曾是解放軍附屬醫院的放射科主任,當時在陳景潤所在的醫院進修。因為聽聞著名數學家生病住院,正是自己進修的醫院時,由昆跟同事一起去看望了陳景潤,也就是這一眼,讓陳景潤一見鍾情。
隨後,兩人的交流便多了起來,一向沉默寡言的陳景潤在面對由昆時話也不自覺地多了起來。由於接觸得越來越多,兩人的感情也越發深厚。
組織上知道了陳景潤的心意,便撮合兩人,最終陳景潤和由昆在一起了。兩人相戀了三年之久,最終走向了婚姻,這一年陳景潤47歲,由昆25歲。
外人都認為由昆還這麼年輕不應該嫁給一個年近半百的中年男子,但是感情的事,誰也說不準。婚後兩人感情濃厚,並且生育了一個兒子,取名「陳由偉」。這是兩個人姓氏的結合,兩人希望他們的兒子將來能對人類有偉大貢獻。
後來,陳景潤由於意外被撞兩次,患上了難以治癒的帕金森氏綜合徵,想當年霍金也是患上此病與世長辭,這讓人十分痛心。
上級領導十分重視陳景潤的病情,於是特別恩准由昆放下手頭的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陳景潤,並且給陳景潤安排了最好的醫生,並配備了最好的醫療器材。可惜,由昆照顧陳景潤十多年,即使全力以赴卻還是沒有戰勝病魔,陳景潤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陳景潤在病榻上的這段時間,還是沒有放下手中的學術研究。也正是在妻子由昆的細心呵護下,陳景潤為我國留下了數不盡的數學財富。去世前,陳景潤告訴由昆,要將自己的遺體捐給研究機構供醫學研究,這是他最後的心愿。
在外人看來,將自己的親屬遺體送去做研究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事情,但是對於陳景潤的要求,由昆表示強烈支持,因為這是陳景潤最後一次為科研事業做貢獻。
陳景潤逝世後,由昆也一直保持著生活簡樸的優良作風,將陳由偉撫養長大,並給予陳由偉良好的教育。雖然陳由偉並沒有繼承陳景潤的衣缽去鑽研數學,但是他選擇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後來陳由偉去了加拿大留學,就讀商務專業,在機緣巧合下,陳由偉被分配到了數學專業。也許是天命使然,陳由偉對數學產生了興趣,並開始了對數學的研究。陳由偉表示並不想在父親的光環下成長,他想要獨立地發展自己。
由昆與兒子商量決定要將陳景潤生前的全部研究書稿都上交給國家,在他們心中,陳景潤一直都在為國家做貢獻,這些研究成果是屬於國家的。雖然現在由昆仍然拿著為數不多的退休金過日子,但是她並沒有接受組織上的幫助。由昆認為,陳景潤是一個靠自己雙手吃飯的好男兒,希望兒子也能像父親一樣靠自己的雙手去拼搏過上好日子。
人們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正是在由昆的悉心照料下,陳景潤才能夠安心地臥榻研究,為國家做貢獻。陳景潤享年63歲,雖然只是短短的半載人生,卻也留下了有益於人類的學術成果。
陳景潤對於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論證仍然在世界上處於領先。陳景潤逝世後,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他的研究成果,以此來紀念陳景潤為國家所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