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博/文
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近年來,「對抗性後勤(contested logistics)」在美國開始成為一個非常流行的概念,無論是軍事部門還是商業界,人們在很多場合談論這個詞。在2018年5月及2020年11月,美國陸軍協會以及美國國防Tech-Connect秋季會議都舉辦了以「對抗環境下的後勤」為主題的專題研討。現在,我們已知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joint concept for contested logistics,JCCL)是美軍聯合作戰概念(JWC)中四個支撐概念之一,而且正處於開發階段,那麼JCCL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它如何產生,又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本文將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的提出
2020年10月,在美國運輸司令部秋季會議的主題演講中,國防部負責保障的副部長吉利斯首次提到了正在開發的「對抗性後勤」概念。 1 他說這個概念預測了一場潛在的戰爭,美國將與一個幾乎對等的對手在全域展開對抗,而且這種對抗將蔓延到一個很大的、可能不相連的區域。這個概念假設美國受到全域威脅,本土不再是安全的避難所,並且後勤將成為對手直接攻擊的目標。作為聯合作戰概念( JWC)的一部分,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旨在實現敏捷和彈性後勤。
圖1 吉利斯副部長主題演講
緊接著,在2020年11月,在一次專訪中,參聯會後勤部(J4)負責戰略後勤的副部長克里斯蒂娜·奧布萊恩指出,對抗性後勤有三條主要的努力路線。首先是一體化後勤指揮與控制,這對所有事情都很重要,美軍需要一體化的數據、一體化的信息,以及對整個後勤的可見性。然後是兵力投送,本土的後勤基礎設施可能會受到網絡攻擊,美軍需要改變兵力投送的方式。最後是保障分布式作戰,在這種環境中部隊既分散又快速機動,而且是在多個域中,「我們不再有以前的『鐵山』,我們應該如何保障」? 2
圖2 里斯蒂娜·奧布萊恩
2021年7月,參聯會副主席海登上將在一次講話中指出,對抗性後勤概念是聯合作戰概念四個擴展機動概念之一,「上一次從美國到海外的對抗性後勤是在二戰的太平洋和歐洲戰區。在對抗性的環境中,後勤保障是十分困難的。燃料、彈藥和其他物資不會神奇地出現在偏遠的太平洋島嶼上……對抗性後勤一直是一個有著豐富研究和討論空間的領域,因此我們正在改變整個後勤保障方式。」 3
圖3 參聯會副主席海登上將
從上述三位美國軍方高層的隻言片語中,我們首次正式了解到作為聯合作戰概念(JWC)一部分的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聯合作戰部隊將通過整合全球後勤信息,以獲得決策優勢,並使有限的資源滿足作戰需求,提供有保證的力量投送,並對分布式作戰實施持續保障。 4 它旨在實現彈性與敏捷後勤,將產生一種全新的後勤保障方式。
對抗性後勤概念如何產生
作為一個聯合作戰概念,其生成過程有一套規範的流程。下圖清晰展示了對抗性後勤概念的生成過程。
圖4 美軍作戰需求·概念·能力生成與管理流程圖(局部) 5
在這個流程中,處於最頂層的戰略指導文件是《國家安全戰略》、《國防戰略》和《國家軍事戰略》,這些文件是基於《全球趨勢》與《聯合戰略評估》文件做出的判斷,並最終決定了聯合部隊發展需求與重點。頂層聯合作戰概念在發展過程中將上述需求和重點與聯合作戰環境評估相結合,催生出基於威脅的聯合作戰概念2035,並梳理出四個擴展機動概念,對抗性後勤概念即是其中之一。因此,要想深刻理解對抗性後勤概念,就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這些文件所傳達的要義。
作戰環境發生深刻變化
安德魯·馬歇爾(Andrew Marshall)說,準確診斷是獲得戰略處方的最佳途徑。 6 對美軍來說,對作戰環境的深入分析能夠推動其了解戰略和技術變革的軍事影響,並形成概念開發所需的問題來源。
2016年7月,美國參聯會發布了《聯合作戰環境2035》(JOE2035)。它將指導廣泛的未來部隊發展活動,並為正在進行的聯合概念開發工作提供分析基礎,特別是聯合作戰頂層概念(CCJO)的修訂。 7 該文件提出了未來安全環境的雙重挑戰——有爭議的國際規則及持續的混亂,並梳理出未來衝突的六種背景,即激烈的意識形態對抗、受威脅的美國領土和主權、敵對的地緣政治平衡、被破壞的全球公域、網絡空間對抗、破碎和重新洗牌的區域。
圖5 聯合作戰環境2035
2020年1月,美國參聯會和國防情報局又聯合發布了《聯合作戰環境2040》 8 。 JOE2040以《聯合戰略評估》(JSA)為基礎,超越了當前《國防戰略》(NDS-2018)的範圍。它代表了美國聯合部隊對未來作戰環境以及該環境對未來二十年聯合作戰影響的最新理解。該文件認為,從新興大國到新近獲得權力的全球非國家行為體,每一個對手都增加了各自的影響力和野心,且都將強調國際體系。聯合部隊將面臨的挑戰不是一個具有競爭性軍事能力的明顯軍事對手或分散且較小規模的安全威脅,而是同級軍事對手、各種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非國家行為體、縮小的技術優勢的組合,以及日益擁擠但廣闊且不確定的作戰空間。
圖6 聯合作戰環境2040
上述兩份聯合作戰環境評估文件充分揭示出作戰環境出現的深刻變化。概言之,在未來的作戰環境中,美國本土將不再是避難所,所有環境都存在對抗;美國將面臨全域威脅;後勤將成為對手打擊的目標;後勤追求的將不是效率而是效果;革新將是強制性的要求,而不受國防預算限制。這些變化無疑將對聯合作戰和保障方式產生深遠影響。
圖7 當前和未來作戰環境的對比
後勤現代化成為迫切要求
2018年《國防戰略》描述了在建設更具殺傷力的部隊和關鍵能力現代化的情況下應突出未來方向的關鍵領域,其中三個對後勤保障有重大影響。
首先是「先進自主系統」。該文件指出,「國防部將廣泛投資於自主、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軍事應用,包括商業領域突破性技術的快速應用,以獲得競爭性軍事優勢。」 9 雖然無人和自主系統將參與作戰概念已是共識,但這種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將在未來的作戰概念中得到顯著擴展。此外,先進無人和自主系統的使用將影響美軍提供後勤保障的方式和方法。
圖8 2018美國國防戰略概要
接下來是「前進部隊機動和態勢彈性」。該文件指出,「投資將優先考慮在受到攻擊時,仍可以在所有領域部署、生存、運作、機動和再生的地面、空中、海上和太空部隊。」 10 長期維持、再生和補給的能力,對於美軍繼續作戰行動至關重要。此外,它還討論了從「大型、集中、未加固的基礎設施,向更小、分散、有彈性、適應性強的基礎設施(包括主動和被動防禦)過渡」。因此,傳統的後勤保障方法在未來的戰爭場景中可能不再可行。
第三個現代化的關鍵領域是「彈性和敏捷的後勤」。由於作戰環境發生變化,美軍將不再能夠依賴過去安全穩定的環境。正如《國防戰略》所指出的,「投資將優先考慮預先部署的前沿庫存和彈藥、戰略機動資產、合作夥伴和盟軍支持,以及非商業依賴的分布式後勤和維修,以確保在持續多域攻擊下的後勤保障。」 11 因此,美軍的預置庫存需要調整,對商業性維修和後勤的依賴也需要做出調整。
上述「彈性和敏捷後勤」、「非商業依賴的分布式後勤和維修」、「先進的自主系統」和「自適應基地」等措辭,反應了2018年《國防戰略》對美軍後勤現代化的迫切要求,為未來後勤概念的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
揚棄全球一體化後勤概念的實踐成果
2018年《國家軍事戰略》(NMS)就聯合部隊如何實施《美國國防戰略》中的國防目標以及總統和國防部長的指示提出了軍事建議。它還反映了過去兩年實施全球一體化的經驗教訓。 12 該戰略闡明了戰略方向的連續統一,將全球一體化納入部隊使用、發展、設計三個戰略層面,以應對現有和未來安全環境的挑戰。
圖9 國家軍事戰略2018
聯合作戰的頂層概念《2020年聯合部隊》(CCJO)將全球一體化作戰確立為未來聯合部隊作戰的總體概念。 13 作為全球一體化作戰的後勤解決方案,2015年《聯合後勤概念》提出了聯合後勤企業( JLEnt)如何在2020-2034年時間框架內支持全球一體化作戰的概念,即全球一體化後勤(GIL)。該概念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分配和裁決後勤支援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響應能力,並根據戰略優先事項協調對有限後勤資源的競爭需求。該概念將有效、高效和動態地跨戰區管理後勤能力,以協調受限的後勤資源與競爭性作戰需求。 14
全球一體化後勤概念是基於反介入/區域拒止環境、網絡安全、資源受限、後勤需求增加等挑戰提出的,其面臨的問題未來仍然存在。根據《國家軍事戰略》的建議,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在開發過程中,必將吸收全球一體化後勤概念在前期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
圖10 聯合後勤概念2015
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由誰來開發
在聯合作戰概念的開發方式上,美軍採用了各軍種分工協作的方法。2019年,時任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責成聯合參謀部和各軍種在12月之前提出全域作戰聯合作戰概念(JWC)。參聯會主席馬克·米利責成每個軍種為未來的聯合全域作戰(JADO)制定總體概念的特定部分。各軍種與其他軍種互換聯絡官,並組成多軍種團隊來討論新想法。在具體分工上,空軍負責指揮與控制概念的開發,海軍負責聯合火力,陸軍負責開發對抗性後勤。每個軍種現在都成立了聯合小組,負責這項工作。
軍種之間的這種分工有一定的邏輯。陸軍雖然渴望在遠程火力中發揮更大作用,但他歷來提供了使整個聯合部隊發揮作用卻被低估的後勤。當敵方黑客、潛艇和遠程飛彈瞄準補給線時,這是一個特別具有挑戰性的領域。 15
陸軍副參謀長(G-3/5/7)查爾斯·弗林中將說,「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JCCL)的領導者是陸軍」。在陸軍部,領導者是陸軍部後勤部門(G-4)主管杜安·甘布爾中將,但大部分工作是在陸軍未來司令部完成的。 16
圖11 全域作戰設想跨陸、海、空、太空和網絡空間的新協作
陸軍合成兵種支援司令部(CASCOM)指揮官福格在談及陸軍保障現代化工作時說:「陸軍未來司令部(AFC)、聯合參謀部和陸軍部 G4部門正在通力合作,推進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我們花了大量時間起草陸軍功能性概念-保障(AFC-Sustainment) 17 ,該概念與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 JCCL)、航路點2028(Waypoint2028)部隊需求以及我們的科學和技術 (S&T) 優先事項嵌套在一起。 18
圖12 陸軍未來司令部負責人邁克·默里
關於聯合作戰概念(JWC)開發,陸軍未來司令部負責人默里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永遠不會自上而下」,每個軍種都有獨特的問題需要解決,需要更多時間進行「自下而上」的實驗,以定義要追求的新技術以及未來的運作方式。從軍種角度看,空軍架構如何與陸軍架構、海軍架構相結合?那些交叉點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有待解決。默里認為聯合作戰概念(JWC)還不夠成熟,無法定義軍種需要進一步探索的新任務和各自的技術(任務線程)。他希望聯合參謀部,尤其是聯合需求監督委員會(JROC),為聯合作戰概念(JWC)及其支撐概念制定框架,以供軍種「填空」。 19 就好比造一輛車,「軍種真正要求聯合參謀部做的是建造高速公路,告訴軍種入口在哪,出口在哪,限速是多少,有多少車道,服務區在哪裡。然後讓軍種製造可以在這條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只要車輛可以有效地在路上行駛,就不必擔心軍種怎麼製造車輛。」 20
對抗性後勤概念的發展方向
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的目標是通過整合全球後勤信息,以獲得決策優勢,並使有限的資源能夠滿足作戰需求,從而提供有保證的力量投送和持續保障。 21 因此,該概念可以被分解為三個互相關聯的部分,也就是參聯會後勤部副部長奧布萊恩提到的彈性和一體化的後勤指揮與控制、有保證的聯合力量投送以及對分布式作戰的持續保障。
圖13 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的三件套
彈性和一體化後勤指揮與控制
美軍未來後勤指揮控制的目標是要使指揮官能使用跨域信息來提供優於對手的決策優勢。這種決策優勢可以讓指揮員更快地做出更好的決策,並將其轉化為相較於對手的作戰優勢。
20世紀90年代初,美軍指揮官可以看到並指揮跨旅或師的戰場空間,未來的指揮官則需要看到跨域的信息。根據指揮官的位置或職責,他們可能需要跨國家、跨多國機構或國家供應和配送鏈進行查看。為向指揮官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必須為各種信息來源的所有物品建立一個通用的運作環境。這就要求聯合後勤企業(JLEnt)必須整合商業、軍事、聯合和多國數據,並使信息系統標準化、集成化和可互操作化,以提供通用作戰圖。這種後勤可見性除了服務於聯合後勤企業內部之外,還必須能夠在後勤業務和作戰任務之間通聯,以供各級作戰指揮官使用。
另外,考慮到當前全球網絡存在漏洞,信息系統需要在對抗性環境中保持彈性,具備數據收集、傳輸、分析、決策、處理和防護能力,以便能夠在拒絕訪問、聯絡中斷、間歇性和有限帶寬的環境中有效運行。此外,行動可能出現不連貫的情況,在斷網期間需要在沒有通訊的情形下預測需求,並將後勤推送給聯合部隊。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美軍後勤現代化的努力將包括預測性地維護油料彈藥分發、傳感器、戰術雲、人工智慧和有保證的數據,以允許在各級部隊進行預測分析,從而減少後勤需求,提高作戰職能的敏捷性,並降低士兵的風險。隨著數據分析的成熟,各級部隊通過將指揮所計算環境集成到戰術保障網絡中來提高彈性。
歸根結底,彈性和一體化的後勤指揮與控制就是要解決「如何變得更受數據驅動,並在與速度相關的約束條件下做出決策? 誰將享有在全球範圍內同步、協調和執行的權限?」美軍以前沒有這樣做過,因為這通常是戰區層面的事,但現在需要上升到戰略層面。
有保證的聯合力量投送
美軍的作戰能力與其在全球範圍內快速、不受約束地投送兵力的能力有關。美軍在未來將如何投送兵力?美軍將使用什麼平台,採取什麼流程?過去美軍將所有軍隊、補給和資源都集中在一個地方,比如伊拉克戰爭中的科威特,但是未來作戰已經不可能,美軍將分布在一個很大的地理區域上,以規避直接火力打擊、網絡攻擊等造成的威脅。儘管聯合部隊目前在戰略部署中還未遭受挑戰,但美軍認為必須做好準備,從受威脅的美國本土投送部隊。這將需要快速可用的部隊和經過校準的兵力態勢,以及與美國境內的多個機構和部門及其在全球的盟友和合作夥伴的密切協調。
快速可用的部隊是指聯合部隊應做好準備並隨時可用。其中重要的衡量指標是部隊可見性和快速響應能力,它能有效優化美軍從受威脅的本土投射兵力的過程。與此同時,也需要政府和非政府機構之間的合作,以了解需求、演練計劃並在需要時提供作戰部隊。從保障和配送的角度看,這種可見性將有助於聯合部隊保護國防部供應鏈、商業運輸部門以及基礎設施。目前,美軍應對多域作戰的全兵力方法具有充分的可見性,這將使高級指揮員能夠了解運輸投送的限制因素,並降低時間、距離和速度方面的風險。
校準的兵力態勢則是將部隊駐地位置與跨越戰略距離的機動能力相結合 22 ,是一種兵力投送的藝術。它能夠將運輸投送在時間和距離方面的風險降到最低,從而在危機爆發時縮短響應時間。美陸軍在這方面有一個例子——建立動員部隊生成設施。這些設施既能夠動員部隊也能使其復員,可以支持全球聯合部隊指揮官的需求。
保障分布式作戰
分布式作戰的部隊將是靠前部署、分散、快速且靈活的。因此,分布式保障行動需要具有響應能力,並能以分散方式實施保障。為實現這一目的,美軍主要採取的措施包括減少後勤需求、加強工業基地建設和盟友合作等。
後勤需求減少將能使作戰範圍擴大,基本物品的補給加快,平台效率、速度提高,任務風險降低,並能減少對後勤支援的依賴。減少需求的一些例子包括車輛混合動力電氣化、減少彈藥重量和包裝、減少維護修理時間要求以及減少特殊工具要求。這些都是國防部在採購過程需要考慮的因素,因為需求所有者為程序開發設定了條件。
為了減少對戰術和戰略保障部隊的需求,聯合部隊必須建立在競爭和現代化的基礎上。然而隨著國防部大力推進現代化工作,對後勤、配送和維修的要求和需求卻在增加,比如重型裝備需要更多的燃料、不同的運輸方式和更多的維護人員。隨著需求的增加,後勤部隊和防衛部隊所需的資源也會增加。這是國防部面臨的矛盾,因此只有從根本上減少對後勤的需求,才能在競爭、危機和衝突中取得成功。未來的後勤保障將呼喚更小、更耐磨的分布式作戰平台,這些平台提供跨多個領域(陸海空)的自主或半自主補給能力。比如使用通用戰術卡車,增加通用維修零件和維護工具的使用,或增加自動加油和庫存控制能力的使用。
除了減少需求,分布式作戰保障還需要全球一體化後勤,包括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工業基地以及盟友和合作夥伴的支持。以分布式方式行動的能力來源於戰區,戰區的態勢或設置確保了作戰行動的自由。因此,聯合部隊必須通過多國參與等活動不斷設置戰區,以達成部隊進駐協議、輪換戰備部隊以及與盟友共享可見性和互操作性。
結 語
此次,聯合對抗性後勤概念(JCCL)是作為聯合作戰概念(JWC)的一個重要部分來同步開發的,與以往的開發方式有所不同。國防部已經開始把所有關於對抗性後勤概念的想法和要求納入聯合後勤企業(JLEnt),它不是服務於哪個軍種,而是要使用聯合和一體化的思維。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方式,就像疫情環境下運行的後勤,貫穿各個部門和整個過程,而不只是後勤一家的事。對各軍種來說,不只是後勤人員需要努力,所有人員都要參與進來,考慮後勤的影響,比如減少後勤需求。盟友和合作夥伴也將成為這個新概念的一部分,以實現互操作性,比如採購和交叉服務協議。此外,國防部參聯會J4部門還通過J6渠道,與整個政府部門、商業機構以及網絡和信息專家合作,以保護後勤數據。
2030年的戰爭是全域的戰爭,對後勤來說,最重要的是敏捷性與彈性,不一定高效,但必須有效。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M6ZAWH1g8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Xkk1x3FfE
【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2RXV-0pDiQ
【5】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挂圖《美軍作戰需求·概念·能力生成與管理流程圖》
【6】JOE2040 是本著國防未來學家安德魯·馬歇爾(AndrewMarshall)的精神編寫的。
【7】美國參聯會.《聯合作戰環境2035》(2016),p.iii.
【8】https://madsciblog.tradoc.army.mil/291-joint-operating-environment-2040/
【9】國防戰略摘要.華盛頓特區:美國國防部,2018年.
【10】同上。
【11】同上。
【12】美國國防部參聯會.國防軍事戰略.2018.
【13】美國國防部參聯會.聯合後勤概念.2015.
【14】同上.
【15】同上.
【16】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0/07/milley-assigns-service-roles-in-all-domain-ops-concept/
【17】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手冊TP525-4-1.陸軍功能性概念-保障.2017.
【19】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1/03/dont-rush-to-jadc2-army-gen-murray-exclusive/
【20】同上
【21】聯合後勤課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2RXV-0pDiQ
【22】https://www.army.mil/article/214632/army_updates_future_operating_concept
【23】美軍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當前疫情環境下運作的後勤就是對抗性後勤。
(平台編輯:黃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