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技」亮相,長城汽車開啟商用車新生態

2023-02-24     波帆說車

本周三(2月22日),如果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如果科技)首度對外公開業務方向,引髮長城汽車6大品牌互動。這位此前外界傳言長城汽車布局商用車業務的新品牌終於浮出水面。

根據如果科技業務方向介紹,這或是長城汽車在乘用車基礎之上,以新能源商用車賽道為切入點,邁向大型汽車集團縱深發展的體現。

長城汽車森林式生態體系賦能,商用車業務破土而出

作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汽車行業的發展一直是公眾熱衷討論的話題。在汽車「新四化」進程中,長城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已經初見成效。2022年,長城汽車連續7年銷量突破百萬大關,旗下品牌高價值產品的銷量不斷攀升,全年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達到了15.27%,智能化車型滲透率達86.17%。

透過現象看本質,長城汽車成功背後得益於其圍繞新能源、智能化建立的多物種相互作用並持續進化的森林式生態體系,這也推動長城汽車在市場競爭中完成以量取勝向以質取勝的躍遷,實現品牌向上的蛻變,為汽車行業發展豎立了新標杆。

目前,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智能化等上下游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領域都孵化出了頭部企業,這些企業就像是森林生態體系中高大的喬木,為整個生態體系的穩定與良性循環提供可靠保障。在該生態體系滋潤下,長城汽車乘用車發展欣欣向榮,商用車業務也隨之破土而出。

厚積薄發,現在入局商用車是難得的窗口期

長城汽車2022年亮眼的業績表現,以及一系列面向未來的布局,讓我們看到,長城汽車已經走上一條更加健康、良性的發展道路。伴隨長城汽車森林式生態體系的完善,就自身而言,長城汽車此時公布商用車業務是其厚積薄發的必然,就行業而言,現在進入商用車領域也恰逢難得的發展窗口期。

「雙碳」政策以來,作為排放大戶的商用車行業向新能源轉型愈演愈烈。去年11月,15 部門聯合印發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提出2025年力爭新能源與國六貨車保有量占比達到40%的目標。當前我國的貨車保有量約2900萬輛,即使假設保有量不增長,該政策依然意味著,國六及新能源貨車容量將在2025年達到1160萬輛,這意味著2023-25這三年,新能源及國六貨車有望達到千萬輛級的市場空間。

而從如果科技氫能、純電、混動三軌並行的技術路線及產品布局來看,新能源與國六貨車各類車型基本都能覆蓋。此外,商用車雙積分政策也在緊鑼密鼓探討中,制度架構上可能參考乘用車雙積分。但在積分標準上,商用車由於種類較多,預計採取差異化平均油耗制定標準。在懲罰措施上,乘用車負積分禁止銷售新車等限制性措施也可能引入商用車雙積分政策中,這將進一步加速新能源商用車替換傳統燃油車進程。

由此可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窗口期才剛剛打開,「狂飆」大戲還未正式上演。

前景廣闊,雙輪驅動業務模式值得期待

除了新能源商用車銷售及後市場服務這個龐大的市場外,從如果科技公布的業務布局來看,依託智能駕駛、人工智慧及大數據能力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可能是其更為重要業務支撐。當前,商用車行業市場供給側基本還停留在銷售、維保層面,鮮有賦能運力企業用戶業務發展的突破,這或許是未來如果科技成功的關鍵。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2021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就創造了16.7萬億元的佳績,同比上一年度增長12.5%。有行業專家預測,到2025年中國物流費用總額將達19.3萬億元。但現階段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物流業務場景應用方面仍然不充分,大量的物流作業仍停留在原始階段。數位技術與物流業務催生出來的新場景較少,更多聚集在倉儲、配送等單一節點的應用,針對全要素的數字物流場景仍然欠缺。

但物流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重中之重,在國家《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19次提到物流及現代物流在遠景規劃中的支撐性作用和定位,尤其是第五篇《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第三節指出深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智慧物流等新增長點。可以預見,在數字化之大變局之下,智慧物流有望誕生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

所以,在新能源智慧商用車和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兩大業務疊加下,作為長城汽車落子商用車的主體,如果科技在體量上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7e0d8634344dbd8bea7191db428fb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