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刀門傳奇》告訴我們,情景喜劇的最終歸宿是小品

2023-09-05     影視獨舌

原標題:《鵲刀門傳奇》告訴我們,情景喜劇的最終歸宿是小品

2023年9月5日刊| 總第3349期

作為今年暑期檔為數不多的喜劇,《鵲刀門傳奇》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子

熱度值來看,它並不滿足成為爆款的條件。雲合數據顯示,《鵲刀門傳奇》8月全網正片有效播放3.5億,排在8月劇集霸屏榜的第9位。豆瓣4.1萬的打分人數,只比今年4月播出的《破事精英2》多4000人。

然而,不論是朋友圈反響還是B站二創、切片視頻的數量,《鵲刀門傳奇》都成為了近年來情景喜劇的高點。B站百萬播放以上的視頻6條,十萬以上的超過了50條。這個成績雖然尚不能與《愛情公寓》《武林外傳》等經典情景喜劇相提並論,但已經超過了近兩年頗具口碑的情景喜劇《破事精英》。

情景喜劇的經典定義中,固定場景和現場(或罐裝)笑聲是不可或缺的。後來不再排斥少量外景,也不一定中插笑聲了。但好的情景喜劇必須讓人笑得盡興。情景喜劇最怕創作者用盡渾身解數,自己傻樂觀眾沒樂。這部看似胡鬧、被人稱為「古代象牙山故事」、讓人「提前過春節」的情景喜劇,於咋咋呼呼之中迎來了一片哈哈哈哈。

「解構」一個武林

《鵲刀門傳奇》用了什麼招兒?

其一,解構一切。情景喜劇是解構的藝術。能否把一切嚴肅的、莊重的、有威嚴的東西,以一種戲謔的形式巧妙地拆解開來,成為逗觀眾發笑的東西,向來是衡量情景喜劇高不高明的關鍵。

《鵲刀門傳奇》走的就是架空、解構路線。

情景喜劇里的江湖,應當是何種模樣?《武林外傳》《龍門鏢局》是姊妹篇,它們對武林的定義頗為相似。但那發生在陝西地界、講的是關中人的事。

《鵲刀門傳奇》定位在遼東。這個以搓澡著稱的地方,江湖也與別處不同。

遼東的武林是什麼樣子的?一言以蔽之:喜感。大俠不想著拯救世界,每天腦子裡就是「找老伴」。名家眾多的長白山論劍,第三名的獎金是白銀三百兩,第二名的獎金是黃金三百兩,怎麼到了冠軍就不給錢只發「最珍貴的曹公公畫像一張」了?還有江湖最著名的少林寺,為了修繕藏經閣更推出了盲盒玩法……

其二,複雜喜劇簡單化。《鵲刀門傳奇》里沒有多少深刻的大道理,也不曾向觀眾闡述什麼心靈雞湯和人生邏輯。它走的就是趙本山春晚小品的路子,好笑、反差、雜耍、小聰明,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服務於一個宗旨:逗樂觀眾。但它又不是簡單的下三路打法,不搞「屎尿屁」「倫理哏」「大腸刺身」那一套。

其三,關鍵設定不偷懶。《鵲刀門傳奇》解構武林,卻不虛化武林。大俠們只是「丑」,但都有真才實學。如果觀眾是開著彈幕看劇的,必然會發現觀眾對這部劇打戲的誇讚。

這裡插句題外話。周星馳的喜劇片《大內密探零零發》中,西門吹雪、葉孤城、花滿樓、陸小鳳都亮相了,老得老、丑得丑、禿得禿,一個帥哥都沒有。但阿發就靠葉孤城的半本秘籍,就成了武林高手。這部劇的丑俠多作怪也算是接續了喜劇的傳統。

其四,突破了「鄉愛」喜劇的窠臼。觀眾雖仍懷念《東北一家人》《馬大帥》等經典劇作,但不可否認如今代表東北喜劇的就是《鄉村愛情》。可拍到第15季,《鄉村愛情》真的讓人倦怠了。

不過,將「象牙山」的家長里短搬到古代,再拍上100集一點問題都沒有。一個村子才多大,現代生活再波瀾壯闊,又怎能比得上朝堂與江湖並舉的時代?

先好笑,再深刻

近兩年,國產情景喜劇播了不少。光我有印象的,就有《家有姐妹》《破事精英》《破事精英2》《今日宜加油》,以及本文重點論述的《鵲刀門傳奇》。

依據這些劇,可以將情景喜劇分成三類:家庭類、職場類和古裝類

《家有姐妹》延續的是《家有兒女》的風格,一個爹、兩個女兒組成一家三口,長女還帶著倆孩子;《破事精英》系列將鏡頭對準職場,拍出了當代年輕人日常焦慮;《今日宜加油》算是另闢蹊徑,講的是一個「地主家傻兒子」混跡職場的故事。還有就是《鵲刀門傳奇》這類穿古裝說新詞的劇。

這三類情景喜劇,各有優劣。家庭類的優勢就是代入感。從小看《家有兒女》長大的「Z世代」觀眾,不介意用另一部家庭情景喜劇回味自己的青春。

這類劇的最大痛點,是如何把家庭議題寫得歡脫而不跳脫。說到底,在如今這個年輕人連成家都不起勁的時代,別人家的故事又如何能「澆自家之塊壘」呢?

情景喜劇對準職場,可能也不是最好的選擇。家庭情景喜劇越來越難以讓人代入了,而職場情景喜劇根本就不用代入,直接就「共情」了。然而,對情景喜劇來說,讓人容易共情反倒是一個問題。我不是來笑的嗎?

《破事精英》的擰巴,也由此而生。這部劇拍得是很好的,它諷刺了很多的職場潛規則,嘲諷以及自嘲了「打工人」職場中遇到的一堆堆「破事」,甚至還貼心地灌了一碗又一碗心靈雞湯。

盡力了,就是讓人總憋著一口氣。豆瓣的熱評里,高贊都在夸它敢諷刺、敢批判。可話又說回來,痛了可能也就不容易笑,笑中帶淚實在是太難。

喜劇大師陳佩斯有個著名的「差勢理論」——笑本身是人和人之間的勢能差導致的。嘲笑比你弱的人,戲謔比你強的人。喜劇的本質,是表演者創造低勢能,以便抬高觀眾勢能,使之不自覺釋放優越感,從而產生一種心理滿足。

如何創造低勢能?或是利用身體缺陷,或是強調人格缺陷,或是採取上帝視角。

趙本山的喜劇中,身體缺陷是慣用手段。《鄉村愛情》中結巴的趙四、《鵲刀門傳奇》中禿頭的大師兄,以及yyds的宋小寶——他只要站在那裡,演什麼都是丑角。

西門長海和西門長在的身份互換,則是一種上帝視角的踐行。觀眾什麼都知道,劇中人什麼都不知道,人物處在一個錯位的語境中,不斷引發笑點。

今日宜加油》比《破事精英》靈動了許多。從現實意義和創作技法來說,後者比前者高級。但前者就是更好笑、更下飯。它也批判,但不深入;它也聊社會議題,但經過誇張表述的稀釋,本應出現的反思和震撼被消解了。

對情景喜劇來說,消解並不是壞事。影視作品需要深刻,但不是所有的類型劇都要追求深刻。對情景喜劇來說,好笑是第一位的。

郭德綱創作過一部相聲劇《中國相聲史》,很無聊、很乏味,台下觀眾喝了倒彩。姜昆也創作過一部相聲劇《明春曲》,夠好笑、夠諷刺。兩者固然有戲劇結構上的高下之分,但更關鍵之處是,後者能讓人笑出來。誰來看喜劇是為了學歷史啊?

在情景喜劇式微,喜劇人尋路無門的當下,《鵲刀門傳奇》的出現給人提振了信心。趙家班需要別開天地養活龐大的團隊,觀眾需要在悲苦的打拚中縱情歡笑。這部劇的形式和內容創新不多,但表演能力確實千錘百鍊,它解決的是剛需問題,攀登喜劇高峰還需後來人。

在這個網際網路段子橫飛、觀眾審美趣味飆升的時代,情景喜劇並非只有向嚴肅、向深刻一條路。拍不出《我愛我家》《編輯部的故事》沒關係,多拍些高質量的「小品」,少些形式阻斷歡樂的「創新」,大家也會買單的。

文/馬二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78d12ec01d399827e7aa336181217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