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瑞醫療 收復「失地」

2022-04-29   英才雜誌

原標題:邁瑞醫療 收復「失地」

本文作者 | 顧天嬌

自2018年10月上市以來,邁瑞醫療乘著創業板三年牛市的東風,市值一路上漲,最高達到6029億。

然而隨著創業板牛市終結,邁瑞醫療的估值也受到壓制,不到1年時間市值蒸發了2000多億。相比平均64倍的市盈率,如今其市盈率約為46倍,已經低於過去90%的時間了。

4月20日,邁瑞醫療公告其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20%和23%,繼續保持和過去一致的穩健增速。這也引得554家機構熱情參與調研邁瑞醫療。

在調研中,邁瑞醫療透露,截至一季度末,系統中的醫療新基建待執行商機仍有240億元,預計將在未來兩年時間左右逐步落地。240億,相當於其2021年收入的95%,而邁瑞醫療的醫療新基建收入2021年僅30億。7倍的增長空間如果在兩年里落地,營收復合增速將達到35%,高於公司過去五年里20%-27%的增速。

那麼,醫療新基建是怎麼回事?邁瑞醫療當前是否被低估?

邁瑞的醫療新基建

240億待執行商機如何理解

從2020年起,邁瑞醫療開始在年報中頻繁提及一個詞「醫療新基建」。

邁瑞醫療指出,公司2021年在國內醫療新基建中實現收入約為30億元。剔除一季度已執行的商機,截至一季度末,系統中的醫療新基建待執行商機仍有240億元,預計將在未來兩年時間左右逐步落地。

新基建,全稱新型基礎設施,是近兩年比較火熱的話題。2018年「新基建」首次出現在中央層面的會議中。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從目前官方的定義來看,「醫療新基建」可以理解為應用於醫療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或醫療行業數字化。

那麼作為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如何受益於醫療新基建呢?

相比傳統賣醫療器械或設備的「硬體」公司,邁瑞醫療現在頗有點「軟硬結合」的感覺。根據邁瑞醫療年報,其由「瑞智聯」、「瑞影雲++」、「邁瑞智檢」實驗室構成的「三瑞」生態正不斷完善升級,滿足醫院日益凸顯的信息化建設需求。

截至2021年底,「瑞智聯」IT解決方案實現簽單醫院數量累計超過200家,僅2021年新增超過150家;「瑞影雲++」實現累計裝機超過1300套,2021年新增裝機超過1100套;「邁瑞智檢」實驗室IT方案自2021年上市以來在全國實現了近60家醫院的裝機。

生態的構建是「潤物細無聲」的,隨著醫生使用習慣被培養起來,邁瑞醫療的產品線在各個醫院的拓展將更加順利。因此「三瑞」的裝機量增速越高,潛在勢能就越大。

不過,從邁瑞醫療的公告來看,它提到「醫療新基建」帶來的收入2021年有30億,同時提到受益與國內醫院擴建潮,邁瑞醫療國內生命信息與支持產線(包括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麻醉機、手術床等產品)2021年實現40%以上的高速增長,高於整體營收增速。

「三瑞」能帶來的收入並沒有被明確列示,對邁瑞醫療的影響也難以量化。邁瑞醫療所說的受益於「醫療新基建」,更多還是來自醫院擴建帶來的機會。

所以它提出的「醫療新基建」,準確點理解應該是「新增加的醫療基礎設施」,而非「醫療數字化」。

而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有自己的周期、供需關係和投資邏輯,新基建也有自己的投資邏輯,不可混為一談。前者的需求來自於國內市場加大建設ICU病房、傳染病醫院、發熱門診,擴容大型公立醫院,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等目標,屬於自上而下驅動;後者的需求則來自於醫院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是自發的、同時也是非必選的升級舉措,而且在盈利模式上也與傳統銷售醫療器械會有所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邁瑞醫療還在描述「醫療新基建」的情況時提出一個新詞「商機」。

正常理解「商機」即商業經營的機遇,機遇是不可量化的,但是邁瑞醫療卻能估算出240億的價值,還把商機可以分為已執行的和待執行的。

單看「待執行商機240億」,那麼很容易理解為「待執行合同」有240億。但是根據邁瑞醫療年報,更準確的表述應該是「邁瑞可及市場」,換句話說實際上這個數只是一個估算出來的市場規模,不能理解為訂單,更不能作為業績預測的衡量指標。

收回估值失地

基本面向好,估值來到低谷

從去年底開始,各行業的龍頭們估值整體下滑得厲害,龍頭股的估值溢價不再那麼顯著。邁瑞醫療在經歷了基本面的悲觀預期後,又遭遇了一波殺估值。下圖為「茅指數」的PE變化情況。

在這一過程中,邁瑞醫療也難以倖免,自高點以來市值蒸發了2000億。如今500多家機構密集調研,邁瑞醫療能否在二級市場收回「失地」?

2021年,邁瑞醫療實現營收252億元,同比增長20%;實現歸母凈利潤80億元,同比增長20%。其營收增速和過去五年相近,反差較大的是,備受看好的國外市場收入僅增長不到1%,而國內市場卻實現了37%的增速;歸母凈利潤則是增速有所下滑,低於近幾年數據。

2020年邁瑞醫療的新冠產品(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 新冠抗體檢測試劑)大爆發,由此帶來大基數,確實給繼續保持業績增長帶來不小的壓力,如果剔除四類新冠相關產品和匯率變動的影響,實際上邁瑞醫療2021年在國際市場營收全年增長近50%。

這背後離不開新客戶的拓展和老客戶的「二次挖掘」。

2020年邁瑞醫療在國際市場突破新增700餘家高端空白醫院,這一突破是不容易的。據公司對外表示,這讓邁瑞醫療的品牌國際化進程至少提前了五年。先前中國的醫療器械企業進入海外的高端醫院難度是很高的,在疫情之下,全球激增的呼吸機需求使得公司的產品在海外滲透率提升。

而在2021年,邁瑞醫療又實現了超過700家空白高端客戶的突破,同時還有700家已突破高端客戶實現了更多產品的橫向突破,其中包括了大型實驗室,例如在拉美最大的第三方實驗室DASA實現了血球產品的獨家供應。

可以看到的是,雖然海外營收增速平平,但邁瑞醫療的海外客戶拓展能力沒有減弱、品牌影響力繼續提升,未來發展並沒有受到影響。

另外,公司2019-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65.24%、64.97%、65.01%,基本保持不變;凈利率分別為28.3%、31.67%、31.67%,也是基本保持不變,ROE增至31.86%,盈利能力依舊強勁。

截至4月28日,邁瑞醫療的估值水平來到歷史低位,在基本面沒有重大不利、國內新基建帶來潛在增長空間的情況下,隨著今年各季度盈利數據披露,邁瑞醫療或將逐漸收復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