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位女總統將誕生?希拉蕊沒幹成的事情,她或許可以

2023-10-17     文史風雲

原標題:美國首位女總統將誕生?希拉蕊沒幹成的事情,她或許可以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轉眼間,美國總統拜登已經進入了他的第三年任期,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在為2024年大選做準備。

作秀、造勢、政治表演、利用「中國問題」來製造話題……

我國民眾對於美國大選的各種套路,大概早已司空見慣。

拜登、特朗普和德桑蒂斯,無疑是目前最有可能成為美國下一屆總統的三位大熱候選人。

然而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位備受期待的印度裔女性共和黨成員,她的參選引起了廣泛關注。

妮基·黑利

「我是妮基·黑利,我將競選總統。」

南卡羅來納州前州長妮基·黑利於2023年2月14日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宣布她將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

妮基·黑利的聲明,宣告了她將成為自己「前東家」特朗普2024年總統競選的首個挑戰者。

同時,也讓她成為了繼鮑比·金達爾和卡瑪拉·哈里斯之後,第三位尋求總統提名的印度裔美國政治家。

當地時間2月15日,查爾斯頓的一個活動中心人山人海。

數百名支持者簇擁在妮基·黑利的周圍,有人手持美國國旗,有人高舉宣傳牌。

黑莉面帶微笑,滿懷自信地揮手向在場的人們致意:「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我們需要新一代的領袖,引領我們踏上未來的征程!」

而4月25日,美國總統喬·拜登在推特上宣布,他將與現任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一同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力爭再次當選。

這意味著美國的兩個主要政黨,將首次同時推出女性候選人,而這兩位女性候選人都是印度裔。

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性時刻,也為2024年的選舉注入了更多激情。

畢竟,印度裔在美國人口中僅占據約1%的比例,卻湧現出了兩位女性政治明星。

如果成功當選,妮基·黑利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

投身政壇,種族影響

1972年1月20日,妮基·黑利出生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個印度裔移民家庭。

父母是 20 世紀 60 年代從印度移民過來的旁遮普人,全家都是錫克教徒。

她的父親曾是一名大學教授,而母親則擁有法學學位。

他們一家最初移民到了加拿大,直到父親在南卡羅來納的一所大學獲得了教職,最終才來到了美國,定居在一個叫班伯格的小城。

美國南方的種族矛盾比較突出,印度裔移民在這裡的生活並不容易。

妮基·黑利5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帶她參加當地的一個選美比賽。

根據歷屆的傳統,這個比賽通常會選出一個黑人皇后和一個白人皇后。

然而裁判卻對黑利的身份感到困擾,認為她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因此不允許她參賽。

三年級時,全班同學在課間休息時踢球,黑利發現同學們分成了黑白兩組。

他們要她做出選擇,和誰一起玩——黑人還是白人?

「我兩個都不是!我是棕色的!」

年幼的黑利很早就意識到,她的種族、宗教,甚至她的性別,都將會是持續困擾她的問題。

在2020年共和黨全國大會上,妮基·黑利這樣說道:「我的父親戴著頭巾,我的母親穿著紗麗,我是黑白世界中的棕色女孩。我們面臨著歧視和苦難,但我的父母從未屈服於仇恨。」

1989年,妮基·黑利在克萊門森大學攻讀會計專業並獲得了本科學位,而後在自家的企業里擔任了財務長的職務。

但黑利的興趣並不在商業領域。

離開了公司後,她在南卡羅來納地方商會開始涉足政治事務。

2004年,她擔任了全國女企業家協會的主席職務。

同年,黑利參加了南卡羅來納州眾議員的競選,開始在政治舞台上活躍。

她倡導減稅和教育改革,並成功擊敗了擔任議員近30年的共和黨候選人拉里·庫恩。

黑利獲得了州議會席位,成為了南卡羅來納州首位印裔女性議員。

此後,黑莉在政界表現得遊刃有餘,不斷創下新的里程碑。

然而在投身政壇後,黑利還是看到了偏見——甚至是來自於政界同僚的偏見。

在萊剋星頓郡競選時,她找到了一個政治顧問。

在得知黑利是印度人後,那位顧問直言道:「我承認你很出色,但你是個只有31歲的印度女人。萊剋星頓是不會支持你的。」

2010 年她競選州長時,南卡羅來納州的一位參議員,甚至直接用種族蔑稱來稱呼她和時任總統巴拉克·歐巴馬。

然而那一年,黑利成功當選了南卡羅來納州州長。

2014 年,她又贏得了連任。在此之前,她已經在南卡羅來納州議會任職六年。

2016年,同年,她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 100 人之一。

州長生涯,邦聯旗幟

實際上從2010年當選州長開始,妮基·黑利就因為「獨特」的身份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在一個男性占據主導地位的環境里,她是一名女性;在一個白人占據主導地位的政黨中,她是印度移民;在一個由「嬰兒潮一代」和「沉默一代」主導的政黨中,她代表了年輕的「X代」。

僅僅作為南卡羅來納州首位女性和首位有色人種領導者,就足以引人注目。

更不必說當時年僅38歲的她是全國最年輕的州長,還成為了總統內閣中首位印度裔美國人。

在南卡羅來納州這個堅定支持共和黨的地方,她最初以微弱的51%對47%的優勢當選為州長。

然而,到了2014年的再次競選中,她的領先優勢就擴大了兩倍以上。

在她上任的第一年,黑利簽署了一項旨在打擊非法移民的法案。

其中包括成立一個新的執法部門,並要求警察在攔截或逮捕涉嫌非法入境者時,檢查其移民身份。

2014年,她簽署了一項法案,重新分配教育經費以支持最貧困地區的教育。

黑利讓南卡羅來納州,成為了第二個廢除「共同核心標準」的州,並堅定表示:「我們永遠不願像他們在加利福尼亞州對待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南卡羅來納州的孩子。」

2015 年,在美國南部最古老的非洲聖公會教堂——查爾斯頓的伊曼紐爾A.M.E教堂中,9位黑人信徒被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殺害。

這一事件發生後,黑利簽署了一項法案,要求南卡羅來納州眾議院撤下邦聯旗。

邦聯旗是南北戰爭時期美利堅聯盟使用的旗幟,代表了南部七個州主張脫離聯邦並維護奴隸制的歷史。

然而,這一歷史已經結束,奴隸制也被廢除。

可儘管如此,這面旗幟仍然在一些州政府的地界上存在。

教堂大屠殺發生五天後,黑利首次在演講中呼籲撤下邦聯旗。

她表示,邦聯旗象徵著責任、服務和犧牲,是紀念為南卡羅來納州服務的祖先的一種方式。

但對許多人來說,這面旗幟也代表著白人至上和奴隸制,是過去殘酷壓迫的象徵。

「我們不會再允許這個標誌分裂我們。人們選擇將邦聯旗作為仇恨的標誌,這是我們不能容忍的。」

這是她在擔任州長期間,最引人矚目的一次行動。

第二天,邦聯旗被降下,妮基·黑利的國家知名度也迅速上升。

在新聞發布會上,黑利說道:「是時候將邦聯旗從州議會的場地上移走了。這旗幟,雖然是我們過去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並不能代表我們的未來。」

風格強硬,態度反覆

「你應該知道我的為人,我不會容忍別人欺負我。」

妮基·黑利曾這樣說過:「我穿著高跟鞋,不是為了時尚,是如果看到有人不老實,我就可以狠狠地踢他。」

擔任特朗普的駐聯合國大使期間,妮基·黑利也展現出了強硬的風格,捍衛特朗普政府的利益。

在特朗普選擇她擔任駐聯合國大使後,黑利以96票對4票的壓倒性優勢,獲得了參議院的認可。

但在此之前,她在外交領域沒有任何外交經驗,國際事務上也是個新手。

因此當時質疑聲不斷,《華盛頓郵報》還諷刺她是「外交上天真無邪的少女」。

而面對媒體的普遍質疑,黑利曾在記者會上強硬回擊:「對於那些不願意支持我們的人,我們會記住你們的名字,我們會做出相應的回應。」

甚至還擺出了一副前來「整頓聯合國」的姿態,放話稱:「特朗普政府做好了準備,讓我來到這裡,觀察聯合國。任何看起來已經過時或不必要的,我們會將其拋棄。」

在聯合國期間,黑利是特朗普政府各種政策的代言人。

她指責聯合國「欺負」以色列,呼籲美國將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

並表示,如果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不解除「長期以來對以色列的不公正待遇」,華盛頓將退出該組織。

她支持就朝鮮核計劃對其實施制裁,並極力推動取消歐巴馬政府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

在擔任大使期間,黑利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公眾支持率,就像她在擔任州長期間一樣。

2018年4月,在特朗普的支持率在30%到40%之間時,黑利的支持率就已經超過了60%。

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從未輸過一場比賽,現在我也不會輸。」

不過縱使在許多方面展示出了堅定強硬的態度,但妮基·黑利對於特朗普的態度,卻總是反覆不定。

作為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他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具爭議性的承諾中表示:他將採取措施,限制穆斯林群體的入境。

妮基·黑利曾批評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並於2016年共和黨對前總統歐巴馬國情咨文的回應中表示:「我們必須修復破碎的移民系統,這意味著阻止非法移民。」

黑利說:「這意味著歡迎經過適當審查的合法移民,無論其種族或宗教信仰如何。就像我們幾個世紀以來所做的那樣。」

2016年共和黨初選中,黑利支持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盧比奧。

因此她稱特朗普的主張和行為是「我在孩子幼兒園時教育他們不要做的一切」。

而在特朗普當選後,和許多反對他的共和黨人一樣,黑利也改口了,並同意在他的政府中任職。

2018 年,黑利主動辭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一職。

外界紛紛猜測,認為這是因為她和特朗普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矛盾導致的。

畢竟黑利與特朗普在多項政策上都存在分歧,尤其是在中國、朝鮮和烏克蘭等問題上。

但黑利從未承認過這一點,辭職之後也沒有表現出「不歡而散」的狀態。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襲擊了美國國會大廈,試圖推翻他在 2020年大選中輸給民主黨人喬·拜登的結果。

在這之後,黑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我們必須承認他讓大家失望了,他走上了一條不該走的路。我們不應該跟隨他,不應該聽從他。」

她指責特朗普:「他自選舉日以來的所作所為,將受到歷史的嚴厲審判!」

然而當眾議院提出彈劾指控時,她又迅速轉編話鋒,將特朗普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

2021年風波平息後,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黑利又稱讚特朗普:「共和黨需要他,不希望再回到沒有特朗普的時代。」

與許多跟特朗普不和的內閣成員不同,黑利與特朗普之間的關係一直保持著平衡。

而這一次妮基·黑利高調宣布參選,特朗普的盟友也一直在強調。

2021年4月,黑利曾表示:如果特朗普2024年競選總統,她將不會參加競選。

然而現在她卻話鋒一轉:「美國不需要80歲的總統,需要年輕的一代挺身而出。我認為我可以成為那個挺身而出的人。」

黑利還表示:「我們應該在國會設置任期年限,75歲以上的政客都應當進行能力測試。」

76歲的特朗普,還有80歲的現任總統喬·拜登,似乎都在掃射範圍內。

顯然,如今她又改變了主意。

而特朗普也在推特上提到,今年1月黑利就給他打過電話,討論參選的問題。

對此他表示:「如果你想參選,那就跟隨你的心。」

然而,即使在特朗普被聯邦政府起訴的消息公布後,針對共和黨選民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特朗普仍以近40個百分點的優勢,領先於他最強有力的共和黨對手羅恩·德桑蒂斯。

可見妮基·黑利雖然是美國中生代政客中備受矚目的一位,但想要大選中取得成功,還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和競爭。

不過無論如何,黑利的參選無疑是在美國政治中推動女性總統候選人正常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正如黑利在回憶自己競選州長經歷時所說的那樣:「我之所以競選公職,是因為希拉蕊·柯林頓。她說一個女性想要競選公職,會有各種聲音告訴你不要這麼做。也正因為這些反對的聲音,你才一定要去做!」

希拉蕊沒幹成的事情,她或許可以!

參考資料

[1]人物聚焦: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參選人妮基·黑利.譚燕楠.《美國觀察》.2023.02

[2]或將成為首位亞裔女性美國總統候選人[J].張月.中國婦女報.2023.02

[3] DanLadden-Hall,Nikki Haley Throws Down First 2024 Challenge to Trump,February14,2023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77701d1cc2812bb2e3c955b846c787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