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聞泰科技跌了將近10%,其實控人張學政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今年以來,A股市場已有六十多家上市公司或其高管被立案調查,這兩個月特別密集,5月有18家上市公司收到立案告知書,6月也有超過10家上市公司收到立案告知書。不乏金力泰、奧聯電子、卓錦股份、力源科技……。
昨晚更是爆了個大雷,9家上市公司相繼發布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原因均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涉及興源環境、太和水、上海鳳凰、首開股份、**st日海、st華鐵、**st京藍、東方園林和中國重工,不乏央企國企,這應該是今年市場最黑暗的一天了。這一星期累計被立案調查的上市公司數量飆升至11家。這個月才過了一半,就已經有十來家上市公司被調查了,按照這個勢頭,估計要超過5月份的數量了,這幾天是多少投資者的不眠夜啊。
當然了,被立案調查的原因也是各有千秋,需要我們去仔細甄別,不能一概而論。不過,六成以上都屬於信披違規。而一旦被立案調查,多多少說對股價產生的負面影響。這幾天我們聊聊這個問題。
從被立案的公司所屬行業來看,涵蓋環保、汽車、房地產、通信、國防軍工、建築裝飾、機械設備等多個行業。也多數是市值不足百億元的中小市值公司。
但聞泰科技可不是什么小公司,聞泰科技是老牌的ODM(手機為主)代工廠商了,十年前就做成了全球最大的手機ODM廠商。聞泰科技的問題,除了實控人張學政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引起了市場熱議之外,引起大家不滿的還有它的股價,從2020年2月份猛漲到171.36元後,聞泰科技就沒在繼續了,到如今的47塊,相比昔日高點股價跌幅達70%。
關於聞泰科技,大家都差不多了解好的一面,這次咱們隨著下滑的股價看看這家廠商還能不能穩住了?
傳統的ODM賽道靠不靠得住?
最早,聞泰科技是做ODM的,現在傳統的ODM賽道靠不靠得住?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看一下下游市場,
早些年,ODM廠商有很大的優勢,因為那時候還不是存量競爭的時候。當時和一些品牌商自主生產手機比較的話,ODM 的優勢就是研發周期短,研發投入產出比高,在形成規模化生產之後,供應鏈管理體系趨於成熟,產品成本和運營成本會跟著下降,生產效率得以提高。就讓ODM廠商也建立了自己的業務彈性,能夠快速進入新用戶產業鏈,利用多元化產品降低單個產品系列波動的風險。
但是前兩年手機賣不出去,自然也會影響整個產業鏈,產業鏈中的上游晶片供應商也受到砍單潮的影響,ODM廠商也逃不開其中的影響。除了聞泰科技,像華勤技術衝擊科創板失利,改道申請主板。龍旗科技這兩年毛利率下滑。因為ODM產業鏈現在已經不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了。
安世半導體成了單腿支持的桌腳
但是總是做代工,利潤不會特別高,代工屬於低端製造業,利潤低微終究難以長久,只有進行技術研發建立自己的核心技術優勢才能有更長久穩定的市場,其實這道理誰都懂。
所以聞泰科技後來看向了晶片市場,從2014年中國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以來,晶片產業在之後的幾年都特別火,2020年聞泰收購了安世半導體,2022年,安世躋身全球第5大功率半導體廠商,並穩居國內功率半導體公司第一名位置。安世集團的分立器件和ESD保護器件安世半導體的市場份額非常高,邏輯器件、小信號MOSFET 器件、車用功率MOSFET 器件位份額也很高,全球數一數二。在車規級功率MOSFET 器件市場中僅次於英飛凌。而收購的那一年聞泰科技也因此而取得了凈利潤增長超過九成的成績。
收購之後,這部分業務成了亮點,因為之前功率半導體還不是營收主力,但相比光學模組業務和產品集成業務來看,功率半導體這部分成了唯一賺錢的板塊。
去年安世半導體累計銷售出貨1018億件,其中汽車和工業領域半導體收入占比分別為49%和23%。今年一季度,占比進一步上升至59.3%、26.9%。
聞泰科技的光學模組業務凈虧損3.35億元。而產品集成業務(聞泰通訊)在業績上承受較大壓力,實現營收395.69億元,同比略增2.1%,凈利虧損1.73億元。
截至2022年末,聞泰科技的產品集成業務分部、半導體業務分部,兩塊業務占營收比重為68.13%、27.55%。
三塊業務只能指望一塊來賺錢,長久下去難免被拖垮。但聞泰科技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半導體部分作為唯一賺錢的業務,聞泰科技只能繼續加大半導體業務研發投入,提高自有晶圓和封裝產能及外協製造比例等,等待下游工業汽車通訊等等市場的回暖。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安世半導體毛利率也一直在提高,2021年這部分毛利率在39%。去年在45%以上。
但是,但是!千萬別被這麼高的毛利騙了,我們知道做半導體IDM的廠商,有沒有好的研發設計能力是決定廠商能不能長久活下去的關鍵?
可安世半導體的研發費用率都沒百分之十,這說明什麼?說明安世半導體可能是銷售費用、管理費用比較高。或者減值損失,像資產減值、信用減值這些多。
最大的隱患就是收購之後帶來的巨額商譽。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形成了多達二百多億的商譽。一筆巨額資金。
要是安世能夠維持賺錢,那麼商譽基本沒事,要是不能,買下安世之後200多億商譽,要隨之計提減值。若是真減值了,那支撐營收的這隻腳算是要廢了。
下游不行,其他的都不起不來
IDM這種模式,有一個弊端,就是重資產、高折舊。一旦產能利用率跟不上,那麼成本會迅速增多。
從下游來看,工業、汽車、通訊、消費電子是功率半導體的四大應用方向。這裡面,新能源汽車應用一度是相對較大的落地。安世半導體的主要是做電晶體,像保護類器件 ESD/TVS 等,還有Mosfet 功率管、模擬與邏輯 IC,這幾種產品合計貢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但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上,更需要能夠適應高壓工作環境的IGBT,或者是以第三代半導體為基底材料的MOS管。所以安世半導體產品占比也是在慢慢增加。
前幾年遇到全球晶片半導體緊張,安世半導體和華潤微均實現了同比30%以上的收入增長。可去年的時候,傳統電子產品需求萎縮。即便是有新能源汽車做支撐,但從數據來看,無論是安世半導體,還是華潤微,其營收增速都明顯放緩。
其實,聞泰科技收購的安世半導體給聞泰科技甚至是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有關鍵的幫助,我國半導體晶片產業發展過程中,多是聚焦數字晶片上,在模擬晶片上的突破並沒有那麼多,當時是歐美日韓壟斷了全球絕大部分的模擬晶片市場。聞泰收購安世半導體後成為國內最大的功率半導體企業,在汽車晶片、手機晶片行業取得一席之地。
消費電子經過前兩年的萎縮,今年在對市場的樂觀預期下,再加上收購安世半導體大獲成功,鼓舞了聞泰科技進一步展開併購,並且在積極擴產。後來又收購了英國最大的半導體工廠Newport Wafer Fab,還有當光學模組廠商歐菲光由於被蘋果踢出供應鏈陷入困境出售旗下的得爾塔科技,聞泰將得爾塔科技收入囊中由此進入了CMOS行業。這些不斷收購幫助聞泰科技迅速從一家ODM代工企業轉變成為擁有強大產業鏈的廠商。
但是這些操作,也只能是維持業績,說未來能有多麼大的發展還比較早,在面臨三部分業務兩部分虧損的情況下,只能先生存下來,其他的往後放。
喜歡每天看 我的文章,只要你點下面的「梅花」,公眾號就每天會推送給你了。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