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白酒最簡單可以分為
酒精酒
和
純糧酒
兩大類。
酒精酒
釀造非常簡單,用食用酒精兌水就可以。市面上一噸食用酒精不過5000元左右,摺合下來一斤2~3塊錢。
而
純糧酒
不同,糧食酒對原料要求很高,不同的原料釀造的口感、香型都有所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些原料都是
糧穀類
。
但即便是純糧釀造,
糧食價格也不過幾塊錢一斤,為啥有些純糧酒價格能貴得「上天」?
有「知情人」表示,
100斤糧食才出20斤酒
,所以價格貴,是理所應當。
有句老話說得好:
隔行如隔山
,這100斤糧食到底能出多少酒,這事兒咱說了不算,還是得找內行來解答。
為了尋找答案,筆者請教了一位四川的釀酒師。他今年55歲,已經從事釀酒行業30餘年,隨著越來越深入的了解,才知道100斤糧食只能釀20斤酒這事兒,就是個行業「
騙局
」!
釀酒所用糧食、原料不同,出酒率不同
雖然都是純糧釀造,但原料卻大有不同,一般以高粱為主,但高粱也分粳高粱和
糯高粱
,其中糯高粱的支鏈澱粉含量和蛋白質含量高,單寧豐富,脂肪含量低,是極好的釀酒原料。
像茅台用的
紅纓子高粱
,便是這種,此外,它還具有
皮厚粒大
,
耐高溫翻烤
的特徵,所以它的價格會高一些,在4~5元左右;還有些以以小麥為主的純糧酒,這類酒成本相對沒那麼高。
按照紅纓子糯高粱的成本來算,100斤糧食20斤酒理論上才勉強說得過去。
酒麴種類和品質不同,出酒率不同
酒麴是白酒的發酵劑,能不能釀造出酒質上乘的白酒,酒麴很關鍵。酒麴分為大曲、小曲、麩曲、雙曲等。
大曲
一般以大小麥為原料,大麴酒的制曲周期長,用曲量也大,出酒率大概35%左右。
小曲
的原料選擇比較多,高粱、大小米、玉米等都可以,出酒率相對較高,能達到50%;而
麩曲
是以小麥麩皮為原料製成的酒麴,它的出酒率和小曲差不多,在45%左右。
工藝不同,出酒率不同
所用工藝也不同,白酒的香型也不同;而不同的工藝,對原料的要求和損耗程度不同,出酒率自然也不盡相同。
其中清香型白酒的工藝較為簡單,像黃蓋玻汾,用的是「
清蒸二次清
」的釀造工藝,它周期短,只有50天左右;出酒率高,100斤糧食能出45-50斤酒;
濃香酒的工藝稍微複雜些,像五糧春,用的是
「
混蒸混燒
」、「
續糟發酵
」工藝,90天左右出酒,出酒率大概在40%,也就是100斤糧食釀40斤酒;
醬香酒工藝是眾所周知的複雜,要歷時一年時間釀造,例如貴州
木台厚道酒
,用的是成本最高、周期最長的
大曲坤沙法
,出酒率只有25%,100斤糧食只能出20~25斤酒;
綜上所述,100斤高粱能出多少酒並不是一個可以單拎出來討論的話題。而且一款酒的成本也並不只在原料上,工藝、人工、貯藏、甚至運輸和後期維護都是包含在內。
而且大品牌的酒還有高成本的宣傳和品牌溢價,畢竟它們更多地是金融和社交價值,所以價格上自然水漲船高。但小品牌的酒就少了許多這樣的困擾。
所以現在許多酒友在選酒時會偏向一些在全國名氣不顯,但在當地里
備受好評
的白酒,因為它們的名氣和口碑都是靠實打實的
酒質
拼出來的,剛提到的
木台厚道酒
也是如此。
作為一款
醬酒新貴
,它的來頭可不小。產自貴州茅台鎮,原料和工藝與茅台酒廠同脈,都不是它最厲害的地方,最厲害之處在於它的勾調師。
一個優秀的勾調師可以將酒的風味、口感和風格都把握得極其準確,它的勾調師
馮小寧(茅台八仙)
便是如此。
師從
茅台老廠長李興發
,在茅台廠工作三十餘年的她,深諳「
茅醬
」之風,所以木台厚道也頗有其風采,
口感醇厚
,
醬味濃郁
,但入口
侵略性低
,對許多醬酒新手非常友好。
今天將老釀酒師說的這些知識分享出來,也是希望大家遠離行業騙局,一款酒的好壞優劣,單用價格或者名氣來判斷,也多少有點兒「片面」了,主要還是適口為珍,酒質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