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深秋到來,獻禮劇《激盪》也迎來大結局,儘管對於這部戲觀眾口碑不一,但同期播出的電視劇當中,它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重量。看這部劇的時候,有人看到金錢,有人看到奮鬥,有人看到親情,在這諸多元素之外,《激盪》還擁有著一個彰顯時代特色的大格局。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可謂萬物生髮,百廢俱興,時代的東風讓很多平凡人得以起飛。《激盪》的三位主人公正是這樣的平凡人。
電視劇把三位主角集中在一家三兄妹身上,大哥陸海波,老實本分,沉穩刻苦;二哥陸江濤,性格張揚,鑽營機敏;小妹非常具有學習天賦,一心想靠著知識改變命運。這三個不同性格的人,靠著親情的紐帶,一路矛盾重重,又相互攙扶幫助,最終借著時代潮流,贏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激盪》的敘事格局以小見大,故事雖然著眼於陸氏三兄妹這些小人物的個人命運,但他們的命運轉折和成功,卻與中國的發展緊密相連。
大哥陸海波最早只是一個修理鋪的學徒,在那個年代學一門手藝就有飯吃,是很多普通人的價值觀。但大哥雖然穩重,卻並不迂腐,從學徒開始,他就嗅到時代的變革,從手藝人變成五金店的老闆,一路風生水起,把五金店變成了超市,幾經擴張之後,他建立自己的江海集團,成為擁有數千員工的企業董事長。
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始終遵循踏實肯干,穩紮穩打的方式,用勤勉善良的性格,贏得手下人的信任,事業最終越做越大,從學徒最終變成企業的大老闆。陸海波這個人物是虛構的,但像陸海波這樣的人,中國並不少。他們是時代的建設者,也是時代的受益人。
相比起踏實穩重的陸海波,陸江濤則代表了改革開放後的另一種人。他們太擅長於把握機遇,具有拼搏向上的精神,什麼錢能賺就做什麼。陸江濤收過廢品,炒過股票,開過超市,最後投身房地產……每一次失敗都讓他看到更大的世界,他不斷總結經驗,越挫越勇,最終也成就自己的財富人生。
全家唯一的知識分子陸思奇和她的兩位哥哥都不同,她有深厚的文化基礎,對於企業有著現代化的管理理念,相比起兩位白手起家的哥哥,她更高瞻遠矚,富有遠見。她沒有像兩位哥哥一樣從事商業,而是去做了一個記錄者,記錄時代的發展,用自己對時代的觀察和對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幫助兩位哥哥渡過難關。
所以,《激盪》這部電視劇,真正展示了時代的包容,讓我們看到,在那個年代每種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