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一口香||劉省平

2019-07-07   掌上扶風

扶風一口香

文/劉省平

關中一帶的鄉黨都愛吃臊子麵,但臊子麵的叫法和做法卻有所不同。有些地方叫 「澆湯麵」「蛟湯麵」「涎水面」,還有叫「嫂子面」「哨子面」的,各有來歷,說法不一。

在以寶雞為核心的關中西府地區,都叫「臊子麵」。但提起臊子麵,很多人常說是「岐山臊子麵」。岐山人聰明,很會做生意,品牌意識強,幾十年前就把臊子麵打出了西府,打進了西安城。所以,在當今很多人的固有意識里,總覺得岐山臊子麵是正宗。實際上,除了岐山,西府其它區縣也常吃臊子麵,因而叫「西府臊子麵」應該更為合適些。

與岐山縣毗鄰,同在古周原大地上的扶風縣,這裡也一直盛行臊子麵。不過,自岐山臊子麵在西安城打出名氣之後,扶風人不服氣,後來也在西安城裡開起了臊子麵館。岐山人打「岐山臊子麵」是正常的,而扶風人掛「岐山臊子麵」牌子明顯不合適嘛。那打什麼呢?扶風一口香。

扶風人打出「扶風一口香」這個概念,算是和「岐山臊子麵」切割開來,形成了一個新品類;而且這個名字聽起來更新穎、更形象、更誘人!

扶風一口香和岐山臊子麵都是臊子麵,它們有很多共同點:一是,都是逢年過節吃,並用來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二是,都是上好的麥面,筋道爽口,現擀或現壓成細麵條;三是,燷臊子的原料都是五花鮮肉,雞蛋也都攤成紙般的薄餅,切成小菱形的角兒;四是,湯都是以醋出頭;五是,都用小碗盛,碗里只有一筷頭細面。

這兩種臊子麵更有幾點不同:一是,岐山臊子麵多用生豆腐入湯鍋,黃白相間,色彩分明;扶風一口香里的豆腐是切成片,在油鍋里炸成黃燦燦的豆腐片,再切成細絲,與木耳、黃花、海帶、臊子肉等食材混炒之後入湯鍋。二是,岐山臊子麵的漂菜是韭菜或蒜苗;扶風一口香的漂菜是蔥花。三是,岐山臊子麵的湯里放油潑辣子;扶風一口香里不放辣子。

這兩種臊子麵正是因了食材、做法的略有不同,所以其外觀、口感、味道、風格就又各有了特點:同樣都是「薄、筋、光、煎、稀、汪、酸、香」,岐山臊子麵多了「辣」味,而扶風臊子麵更具「鮮」味;就其外觀顏色而言,岐山臊子麵的澆湯一片血紅,而扶風一口香的澆湯色黃如金,清澈見底。

如果同時吃過岐山臊子麵和扶風一口香,都覺得很「香」,但要真正比出一個高下,是很難的。但我覺得,岐山臊子麵口味濃重,可能更適合北方人吃;而扶風一口香口味清淡,更符合中國人的養生理念,更適合在全國範圍推廣。有些外地人也許曾吃過臊子麵,但是之所以不大喜歡吃,倒不是因為不好吃,而主要是怕吃到「回鍋湯」,嫌不衛生。過去,地處大西北的關中西府人普遍家境不富裕,平時在吃食上比較儉省,所以待客吃臊子麵時,老愛把吃過的湯回鍋,循環使用;如今,大家光景好過了,肉臊子、調和多的是,早都不吃回鍋湯了!

扶風一口香,是扶風人逢年過節或是過紅白事時待客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熱騰騰、香噴噴的一口香是扶風的長輩對後生的關愛與惦念,是扶風兒女對長者的感恩與敬意,也是主家對親朋好友們最尊貴、最盛情的款待。待客那天,廚房裡很熱鬧,婆娘姑娘們燒鍋、撈麵、夾菜、澆湯;年輕娃伙端著盤、碗,來回穿梭於廚房和院子之間。席桌上,一直擺得滿滿當當。「端端端!」「嫑放筷子!」「歇嘎可咥!」熱情的主人或看席人不斷勸吃,客人們嘴裡推辭,手裡卻不迭地接碗,嘴邊不住地吸溜……如此下來,一個人往往一口氣能咥一二十碗!畢了,從褲兜里掏出一個帕帕,把油乎乎的嘴巴一抹,笑嘻嘻地對主人說:「娘娘(nia nia),這湯煎合得很!」

這幾年,扶風一口香已走出了扶風縣,打進了西安城。西安到處都有扶風人開的扶風一口香館子,很多在西安打工的扶風人隔三差五就去解饞,甚至還有不少外地人也喜歡上了這種美食。我們扶風某位企業家創建了一個「鄉黨臊子麵」品牌,在西安開了好幾家麵館,其中就主打扶風一口香,生意很火爆,通過幾年的運作,據說現在四川、青海、新疆及東北地區的一些大城市也陸續開了多家分店呢。我曾去他們西安的兩家店裡吃過幾次,很不錯;而且,我還發現他們的經營管理很現代化,端飯都不用服務員,用的是自動傳輸帶;客人坐在那裡,不用催,也不用等,手一伸,隨時就能端到熱騰騰、香噴噴的「一口香」——不,是口口香!

岐山臊子麵與扶風一口香,究竟哪個更好吃?這個問題恐怕誰也不好說,也永遠爭不出一個結果。俗話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誰想吃哪個就吃哪個,誰愛吃哪個就吃哪個,只要過癮就好!

2017年1月24日於絳帳車站

作者簡介:劉省平,男,生於1979年,陝西扶風人,現居西安。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文學創作研究會理事、陝西散文學會會員、陝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2000年公開發表作品,在《中國文學》《黃河文學》《華夏散文》《打工文學》《秦嶺印象》《陝西工人報》《文化藝術報》《中國散文家》等報刊雜誌上發表80餘萬字文學作品;部分作品入選《中華散文精粹》《當代文學作品精選》《陝西青年散文選》《寶雞文學六十年》等文集。曾主編出版《西府散文選》《當代扶風作家散文選》兩部文集,出版個人散文集《夢回鄉關》、旅行隨筆集《西路行吟》,另著有小說集《駛向春天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