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截止到1月11日下午,日本能登半島大地震死亡人數已達213人,另有52人生死未知。地震引發的大火幾乎導致大約200多棟房屋被燒毀。在能登13個市鎮,目前設立了398個避難所,約有2萬6千人在外避難,大約有5萬9千戶家庭斷水,1萬5千戶家庭停電……
對能登半島地震的損失額估計,損失可能達到日本年度名義GDP的約0.15%,即高達8000億日元(約400億人民幣)。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在日本沿海爆發,震中正好遠離大城市,儘管地震規模達到驚人的7.6級,或許因其位置偏遠緣故,並未造成像311地震那麼巨大的損失。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木內登英執行經濟學家估算,能登大地震損失額約為8121億日元,相當於東日本大地震時內閤府估計的16.9兆日元損失額的4.9%。這一估算是基於假設,即商店、工廠等建築、電力、燃氣、供水、港口等基礎設施、農田、林地的損害與住宅破壞數量成比例。
在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中,住宅損壞總數為406,535棟,包括完全、半毀和部分損壞。而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住宅損壞數為647,260棟。目前能登半島地震導致的住宅損壞數占東日本大地震的4.8%,阪神大地震的3.0%。
此次能登地區因當地偏低的建築抗震達標率和偏高的人口老齡化比例也是造成巨大損失的重要原因,比如,重災區之一的珠洲市符合日本國家抗震標準的建築僅有半數,遠低於日本全國87%達標率的平均水平……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木內登英認為,能登地震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小,而日本的311大地震中,由於汽車零部件供應中斷,導致全國汽車生產受到重創,核電站事故也嚴重限制了電力供應。
能登半島也是歷史上的「加賀百萬石」前田家領地,半島向北伸入日本海,環抱富山灣,長約80千米,寬約30千米,為本州北岸最大半島,自古以來以特產海參為名。能登半島很早便同對馬島、朝鮮北部以及中國的東北地區有來往,半島北端的輪島市以婦女潛海採珠和製作精緻漆器聞名……
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信息顯示,地震重災區的石川縣的主要產業為機械製造、紡織和食品產業,以生產高品質的顯示器、個人電腦周邊產品、裝瓶機、紡織機械聞名。
能登半島在歷史上就是地震多發地區,近的2007年3月25日就發生過6.9級地震,今年的7.6級地震發生一周後,日本國土地理院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衛星觀測數據,發現從能登半島珠洲市經輪島市至志賀町的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總長度大約85公里。
其中,輪島市皆月灣一帶海底隆起大約4米,海岸線向海中推進大約200米。日本地理學會研究人員分析航空攝影圖片,發現僅在珠洲市至輪島市沿岸大約50公里範圍內,陸地面積就擴大約2.4平方公里。根據空中觀測,輪島市沿海大約15公里範圍出現水下陸地抬升出水面現象。
2.4平方公里的新增土地,相當於五座梵蒂岡城的面積,或者是南海諸島中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如此龐大的變化,令人不禁對自然的力量感到敬畏。
與通常的地表破壞不同,這次地震導致的地殼升降使得土地面積有了罕見的擴張。然而,這並非是唯一的奇蹟。與大地震相比,海底火山的噴發更有可能增加島嶼或土地面積,回首歷史,潿洲島就是火山活動的傑作。
經濟損失高達8000億日元(400億人民幣),以目前圍海造田的成本計大概是一畝30萬人民幣,冰冷的死亡人口數據飆升的同時,新增2.4平方公里約等於3600畝,也就10.8億人民幣,衡量經濟帳怎麼看也算不上因禍得福。
雖然從國土來看是增加了面積了,但對於受災群眾說"地震"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人間慘劇:正在做年夜飯遇上地震一家10人遇難,唯一倖存的父親:「我絕不放棄」 》, 人生如螻蟻啊~
今日第三條歡迎繼續閱讀:《日本決定補助「地震災民」,每家最多300萬日元》
內容來源:網絡綜合整理,完全瞎講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面向全球華人推介赴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