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期間才發現:人太閒,其實就一場災難

2020-03-24     暖心文筆

忙碌時,我們想著放假,想著待在家裡,什麼也不幹,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別提多自在。

一場疫情實現了我們的願望,讓我們從年後開始了無止盡的休假。

回想過去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你是否還覺得待在家裡很舒服?是不是還想放假?

答案顯然不是。閒是有限度的,人一旦超過這個限度,就是一場災難。

01

閒:讓自己覺得迷茫

人,當忙碌的時候,閒一點可以適當放鬆心情。

但當閒過頭時,你會發現自己有種和社會脫節的無力感,整天無所事事,玩手機看電視,仿佛外界的一切都和自己隔離了一般。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明白此"閒"非彼"閒"。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即便在自己閒的情況下,也不會放任自己的散漫。他們會選擇閒中作樂,找到能充實自己的"閒"。

這種"閒"也可以說是忙裡偷閒,就好比利用做飯的時間聽一首歌,聽一段書,也好比整天虛度光陰,荒廢度日。

相反,如果真的讓自己無所事事的閒,不僅自己得不到任何好處,還會讓自己產生自我懷疑。

自己的如果整天在家吃喝玩樂,從不關注外界發生了什麼,也不想去利用閒暇時間補充自己的知識面,比如看一本有意義的書,學一首有意義的歌……

那麼,這樣的結果只會讓"閒"麻痹了自己,讓自己覺得即便閒暇結束,自己重新走入社會,也會害怕,迷茫自己到底還能不能回到以前忙碌的樣子。

在現在這樣一個優勝劣汰的世界裡,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不斷進步,不至於和別人相差太多。

02

閒:心病滋生最快的場所

人可以忙裡偷閒,是一種福氣,但閒變成了懶,就是一場災難。

閒下來,我們或許可以快樂一陣子,但是日復一日的的閒,只會讓我們覺得越來越無聊,甚至感覺到厭倦。

忙起來,我們或許很痛苦,整天朝九晚五,仿佛還有很多做不完的事情,但我們能發現,這些事情壓不垮我們,反而可以讓我們收穫更多的幸福、快樂和充實感。

人生只有幾十年的光陰,我們總要在自己短短數十年的生命中做一些有意義的東西。不要把"閒"看作是寶貝,這些東西帶給你的一時快樂可能會帶給你長久的痛苦。

當太閒的時候,我們無所事事,於是開始對周圍的一切甚至是自己開始感興趣,自己開始越來越注意自己的變化,這就導致了自己的一系列病痛。

在家看著家人吵架,孩子哭鬧,心中不免煩躁,越來越覺得這樣的家庭帶給自己的煩惱,甚至開始懷疑,家人是不是不愛自己了,自己是不是這痛那痛得了什麼病。

"閒"永遠是心病最喜歡也滋生最快的地方,當一個人閒下來,一時的快樂換來的是身心的共同折磨。

身體上的閒讓我們開始處於亞健康的狀態,脫離了忙碌時高度的身體素質,心靈上的閒讓我們沒事可干,很容易胡思亂想,疑神疑鬼。

03

毀掉一個人最容易的方式

有人說,折磨從來不是摧毀一個人最容易的方式,想要毀掉一個人,就讓他什麼也不要干,一直閒著,閒著,時間久了,他想自己站起來都難。

就像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閒置的久了,年久失修,就會老化的更快,之後就算想再用起來,你會發現,再也使不上勁了。

比如鐵鍋,它承擔的是每天被翻炒的任務,也正是每天的翻炒,讓它不容易生鏽,鍋面依舊是光滑的。但一旦閒置,就會慢慢地氧化生鏽,再也用不起來了,就算可以用,也要刷掉一層貼,付出慘痛的代價。

人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和鐵鍋一樣,長時間不使用,就算自己原來的身體素質有多好,也會在時間的作用下,慢慢生鏽。

當一個人太閒的時候,物極必反,反而是一場災難。

我們不要過分的享受閒帶給我們的樂趣,也不要過分抱怨忙帶給我們的痛苦,相生相剋。

過分清閒會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損傷,過分忙碌也會讓自己身心俱疲。只有學會忙中偷閒,閒中有忙,才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地充滿意義,充滿樂趣。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的惰性,讓閒成為自己生活的主旋律,要學會把握自己生活的節奏,活得精彩自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OjREnEBfwtFQPkd66n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