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藥上市多波折 「巨無霸」有望登陸北交所

2023-12-21     中國商界雜誌

原標題:廣州醫藥上市多波折 「巨無霸」有望登陸北交所

廣州醫藥上市之路多變故。12月20日,國內最大的單體製藥工業企業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以下簡稱白雲山)發布公告稱,同意控股子公司廣州醫藥申請掛牌新三板,並擇機尋求在北交所上市。據悉,廣州醫藥占白雲山藥業收入近70%,且其若上市,有望成為北交所創立以來收入規模最大的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白雲山藥業此前一直欲將廣州醫藥推向香港上市,此番轉道「向北」有何深意?

廣藥集團白雲山製藥總廠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藥品生產工作。(圖片由CNSPHOTO提供)

廣州醫藥「單飛」存變數

根據白雲山的公告,其將終止控股子公司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上市計劃,並同意廣州醫藥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在新三板掛牌。按照白雲山的計劃,廣州醫藥本次掛牌後,將擇機在北交所上市。根據資本市場現行規則,在新三板創新層掛牌後,最快一年以後有機會申請北交所掛牌資格。

廣州醫藥從申請在香港上市到終止計劃,只用了一年。2021年3月, 廣州醫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2022年6月,由於核准批覆有效期已經屆滿,白雲山決定暫時中止廣州醫藥登陸港股上市的相關工作。

廣州醫藥是白雲山大商業板塊的核心企業,也是華南地區醫藥流通龍頭企業。聯訊證券研報曾表示,廣州醫藥是白雲山大商業板塊主要資產和貢獻業績的子公司,分拆上市是集融資解渴、釐清業務與估值提升等於一體的多重利好之舉。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醫藥為白雲山貢獻了近七成的營收。根據財報,2023年前三季度,廣州醫藥營收占白雲山總營收的比例約為66.8%。這也意味著,按照慣有思維,「廣州醫藥的業務在白雲山整體業務中占重要地位」或將成為監管層重點關心的問題,將對其上市造成一定影響。

對此,中國商報記者向白雲山發去提問郵件,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白雲山在公告中表示,廣州醫藥在新三板掛牌後,仍是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內控股子公司,本次掛牌不會影響公司對廣州醫藥的控制權,不會影響公司的獨立上市地位。

為何選擇北交所

在資本市場社交平台的公開討論中,多位投資者表示,廣州醫藥的營收已接近500億元。然而,選擇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中,營收超過百億元的是極少數。北交所定位於服務「更早、更小、更新」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廣州醫藥在北交所排隊上市的企業中優勢明顯,上市節奏或能加快。

「北交所設立的初衷是服務中小微企業,其一貫採用『低門檻、小市值、早期化、易退出』的機制。」一位機構投資者對記者坦言,「或是覺得赴港上市不確定性太大,所以廣州醫藥選擇了較為保險的上市之路。」

金融分析工具萬得數據顯示,目前在237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只有貝特瑞2022年實現了256.79億元的收入,其也是北交所中唯一一家收入達到百億元量級的企業。根據財報,廣州醫藥2022年收入規模已達493.83億元。這也意味著,若上市成功,其在北交所將是「巨無霸」般的存在。

「作為醫藥流通行業的企業,廣州醫藥雖然營收高,但利潤較低。」上述機構投資者坦言,「從廣州醫藥的應收帳款和應付帳款來看,其『賣出的產品,對方打白條』『買進來的原材料,需要支付現金』,這也說明廣州醫藥在整個醫藥生產鏈中處於低端位置。其選擇在北交所上市,監管層對其盈利方面的問詢或也會寬鬆一些。」

廣州醫藥下一步的上市之路具體是如何規劃的?白雲山未作出明確答覆,但其也在公告中強調,廣州醫藥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專注於醫藥批發和零售業務,本次終止廣州醫藥發行H股上市相關工作不會對公司及廣州醫藥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不會影響公司整體的戰略規劃。未來,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條件成熟的前提下,廣州醫藥擬聘任具有相應資質的主辦券商、會計師、律師等中介機構,申請廣州醫藥股票在新三板掛牌並公開轉讓。(記者 馬嘉)

來源:中國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51f867dab19af07ee03137c2e3fce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