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識時務」還是「緩兵之計」?

2024-01-15     東博社

原標題:菲律賓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識時務」還是「緩兵之計」?

菲律賓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識時務」還是「緩兵之計」?

作為中國永遠的鄰國及東協國家的重要成員國,菲律賓與中國一直以來都有著複雜的歷史和地緣關係。一方面,中菲雙方不斷加強彼此在政治、經貿及人文方面的往來並取得成效;但另一方面,菲律賓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過去幾年,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加之南海爭端,其對華政策一直受到關注與討論。

2024年1月13日,中國台灣地區大選落幕,民進黨勝選。

對於此結果,美國國務院就中國台灣地區選舉發表的聲明,引起了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並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但反觀一直被視作為「美方隊友」的菲律賓卻發出了與美方不一樣的聲明:再次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菲律賓共和國政府建交聯合公報》(以下簡稱中菲建交聯合公報)中所包含的原則,重申菲律賓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菲律賓外交部官網截圖

聲明發出後,有人稱此為「識時務之舉」,又有人說這只是「南海問題的緩兵之計」。

事實上,菲律賓外交部做出的這個表態在當前複雜的地區政治環境中,顯得尤為明智和審慎。

此前,在2023年12月底,針對中菲南海衝突急速升高的事態,台灣「中央通訊社」就曾在報道中引用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成漢平的觀點,他認為菲律賓屬於「機會主義者」,「台灣大選及農曆新年將成為中菲關係『窗口期』,可衡量菲律賓未來在南海問題上的動向,若菲方在此期間引發爭端,中菲南海爭端的發展就不樂觀。」

2023年8月22日,菲律賓2艘運補船和2艘海警船進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可以說,菲律賓如今再次重申一個中國的表態為其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的雙邊溝通與合作創造了對話的條件和空間。通過堅持一個中國政策,菲方避免了與中國的直接衝突,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僅符合菲律賓的國家利益,也為中菲關係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地區國家有望在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基礎,找到解決紛爭的有效途徑。

此外,菲律賓在台灣大選後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表態,體現了其對地區穩定和自身利益的深刻認識。有媒體表示:菲律賓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表明菲律賓繼續尊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有助於鞏固中菲友好關係,為兩國合作創造更加有利的政治環境。

再者,菲律賓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在當前亞太地區局勢下,菲律賓這一舉動可以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一個積極信號,即地區國家願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分歧,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一個中國政策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其實也是菲律賓長期以來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來的堅定立場。根據1975年6月9日簽署的中菲建交聯合公報內容顯示:「菲律賓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關於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場,並決定在本公報簽字之日起一個月內從台灣撤走一切官方代表機構。」

而從建交以來,菲方也多次聲明一個中國政策,例如2022年8月,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時,菲律賓外交部發布聲明,菲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立場沒有改變,菲方正在密切關注台海局勢,會謹慎處理有關國際關係問題。2023年4月,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曾公開表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菲方將一如既往恪守一個中國政策,菲方將堅持獨立自主,不選邊站隊。

文:李紅婷、黃利霞

審核:唐燕、林涵

編輯:唐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3090e7675fab468b7aa3be83af0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