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的蜂
最近一段時間,「China Travel」成為全球社交平台的「頂流」,「City不City」熱梗出現在眾多海外博主的遊記視頻里。
許多外國人扎堆來華,他們放慢腳步,近距離、全方位地領略新時代中國之美,用鏡頭記錄下美食、美景、時尚、科技、文化,成為「魅力中國」的代言人。
(一)
火爆的「中國游」,體現的是中國作為旅遊大國的獨特吸引力,也是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結出的碩果。
近年來,國家移民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不斷擴大免簽國家範圍,先後推出一系列便利來華政策:
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推動「方便來」,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助力「多樣來」,口岸簽證等簽證便利政策把外商「引進來」。
今年以來,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成為遊客「說來就來」游中國的流量密碼,也成為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政策名片」。
粵有魅力!上半年超5000人次通過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入境廣東
(二)
數據顯示,相關部門今年先後出台110餘項便利外籍人員來華政策措施。
從推出港澳地區外國旅遊團入境廣東144小時免簽、東協國家旅遊團入境廣西桂林144小時免簽、59國人員入境海南30天免簽等,到對急需來華從事商貿、訪問等活動的外籍人員放寬口岸簽證申辦條件,再到積極優化外籍來華人員移動支付服務,創新和推廣「外包內用」「外卡內綁」業務……
政策範圍不斷優化,方式更加暖心,讓外國朋友「絲滑」入境,樂享「中國游」。
這些政策相互配合、協同發力,帶來的效益是多方位的。
最直接的變化,就是外國人來華數量快速增長。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今年1—7月份,全國各口岸入境的外國人是1725.4萬人次,同比增長129.9%。簽發口岸簽證是84.6萬證次,同比上升了182.9%。
最顯著的作用,就是對旅遊消費市場起到了拉動作用。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來華旅遊外國人日均消費3459元,購物、住宿和餐飲是前三大支出,預計直接拉動消費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三)
越來越多外國友人來到中國,也在「隨手拍」中展現一個勃勃生機的中國。
文化中國行|144小時,來南京沉浸式遊覽文化遺產
有的網友在凌晨的夜市裡開懷暢飲、大快朵頤,對著中國的治安環境直呼「瘋狂」,感嘆「原來在夜裡可以如此從容」;
有的網友目睹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各地的磁懸浮列車、無人駕駛計程車、智慧服務機器人等「黑科技」,讓他們感嘆是「異想天開的事情」;
還有美不勝收的大好河山、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深沉厚重的歷史人文,也紛紛成為外國博主鏡頭裡的焦點……
這些「原汁原味」的中國發展面貌,讓一些外國網友直呼「沒想到」,也讓不少人產生了「反差感」,這還是中國嗎?
(四)
是的,這裡就是中國。
長期以來,在國際輿論場上,關於中國的信息充滿著誤解和偏見,影響了一些國外民眾對中國的認知。但當越來越多外國友人來到中國,他們就會知道,中國的生活便利,人民友善,秩序井然。
這是一個開放自信、文明、安全的中國,歡迎更多人到中國走走看看,結識中國朋友、體驗中華文化、遊覽美麗山水。
「中國游」,不僅是親身感受真實中國的重要途徑,更是推動交往交流、相知相近的重要橋樑。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民間交流的橋樑會越來越多,交流的道路也會更加寬廣。
【作者】 王慶峰
南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