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全國31個省市,涉案金額4800餘億元!紹興警方通報特大經濟犯罪案件偵破情況

2019-12-19     浙江公安

12月18日,紹興市公安局召開特大經濟犯罪案件偵破工作新聞發布會。

今年以來,紹興市公安機關以高質量護航經濟發展為核心,以重點打擊危害國家經濟安全、侵害民生權益類經濟犯罪為根本,以「三服務」活動為抓手,全面依託「1+6+7+X」情指行合成作戰體系,大力實施主動警務,目前已立各類經濟犯罪案件494起,同比上升11.26%,抓獲犯罪嫌疑人658人,同比上升6.3%,挽回經濟損失5.01億元,有部廳級督辦案件11起,破獲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全國、全省大案。

新聞發布會上,紹興警方通報了「『9.16』特大虛開、騙稅案」和「特大生產、銷售假冒『紹興老酒』註冊商標案」偵破工作情況。


管中窺豹,挖出涉案金額4800億元大案

瘋狂註冊公司,不營業只賣發票,幾個月後就關門跑路。近日,紹興警方破獲一起特大虛開、騙稅發票、非法買賣外匯案件,案件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金額高達4800餘億元。

全國28000餘家空殼公司,專注賣發票

2019年8月,紹興市公安局越城區分局接到稅務部門移送的紹興市鶴利商貿有限公司等單位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線索,並於9月16日立案偵查。

經初步調查,越城警方發現這些單位有重大暴力虛開嫌疑,且案情重大複雜,於是向市公安局報告,要求市局協調指導和支撐。對此,紹興市公安局聯合稅務、人民銀行等部門,抽調精幹力量組建研判工作專班入駐市局情指行合成作戰中心,進行專案研判。

隨著研判深入,一個數量龐大的虛開發票團伙漸漸浮出了水面:一夥以廣東饒平籍為主的犯罪團伙,通過網絡招聘等途徑,招募一些閒散人員,指定到某一城市集中,由這些閒散人出面到當地的便民服務中心實名認證註冊成立公司,進行稅務登記並申領發票。

這些犯罪團伙獲得公司營業執照、公章、金稅盤和空白髮票後,到上海、廣州、重慶等大城市的窩點,專門出售發票。

嫌疑人傳真給某公司的廣告單

「開了發票就要納稅,這些公司從一開始就打了不納稅的主意,一旦被稅務部門查獲,就關門逃之夭夭。換個地方,重新招募一批人員,再註冊新的空殼公司。」辦案民警介紹道。

在偵查中,民警發現,這些遍布全國的空殼公司多達28000餘家。12月2日,該案被公安部列為百城會戰二十二號、二十六號戰役。

一個人手中有著63家公司

在偵查中,民警發現,同一名嫌疑人手中往往掌握著十幾家甚至數十家公司的信息。為了快速轉賣發票,買賣發票的各級嫌疑人各級嫌疑人通過網絡進行及時的信息互通。

在一名嫌疑人住所,民警搜出數十家空殼公司的信息

在網絡平台中有提供發票的開票團伙、提供中介服務的票販子。平台內每日發布開票信息,票販子將開票公司信息介紹給受票公司,同時將購票需求反饋給開票團伙,形成了一個虛開發票的「空中超市」。

每張普通發票,嫌疑人抽取400—600不等的費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抽取6%—8%的費用。

已經開好的各種發票

通過對受票公司的進一步研判,研判小組發現除了一些因缺乏進項發票的實體企業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專門用於騙取出口退稅的貿易公司。

這些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利用控制的貿易公司虛開發票給自己控制的進出口公司,又通過地下錢莊換取外匯轉帳到進出口公司,造成出口貿易的假象,最終達到騙取出口退稅的目的。

12月6日凌晨,紹興市局組織越城、柯橋、諸暨等地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共出動126個抓捕小組682人警力,分赴廣東、福建、上海等13個省、市、自治區,對126名重點嫌疑對象開展抓捕。

截至目前已抓獲143名涉嫌暴力虛開、騙稅、非法買賣外匯的犯罪嫌疑人,繳獲大批電腦、營業執照、金稅盤、公司印章、空白髮票等涉案物品。現此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假冒「紹興黃酒」註冊商標案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紹興警方還通報了一起假冒「紹興黃酒」註冊商標案。這是一起典型的集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特大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累計涉案3000餘萬元。該案件的偵破有力維護了紹興市知名企業的聲譽和合法權益,沉重打擊了制假、售假違法犯罪的囂張氣焰,保護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巡線追蹤 找到假冒「紹興老酒」產業鏈

2019年11月份,越城區公安分局民警在走訪時,從紹興黃酒行業協會了解到:近期江蘇等地市場上陸續有打著「紹興老酒」「紹興酒」「紹興黃酒」等註冊商標、價格低廉且勾兌明顯的紹興黃酒出現,嚴重影響了「紹興黃酒」這張傳承千年的金名片,侵犯了紹興黃酒原產地保護商標,給紹興黃酒的聲譽及黃酒品牌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給紹興市黃酒企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

了解情況後,紹興市、區兩級公安機關,會同紹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聯合專案組,全面開展偵查工作。經過專案組近一個月的調查取證,查明江蘇海門籍張某某、上海浦東籍孫某某等人有制假售假嫌疑,並找到了其位於江蘇海門某地的制假窩點。通過循線追蹤,民警陸續掌握了與張某某相關聯的市場銷售點情況,一條集產、儲、銷為一體,橫跨江蘇、浙江兩省的假冒「紹興老酒」產業鏈浮出水面。

一舉搗毀 扣押制假原材料近50噸

12月11日下午,由紹興警方出動100餘名警力,聯合紹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趕赴江蘇海門等地,於12日凌晨,對涉案人員進行集中收網,一舉搗毀制假企業1家,查獲製造假冒註冊商標標識企業3家,同時查獲售假窩點11處,抓獲制假售假人員25名,當場扣押假冒「紹興老酒」註冊商標產品成品5100餘箱、包裝半成品1800餘箱、瓶裝假酒5萬餘瓶、散裝假酒近6噸,查封生產線一條,扣押制假原材料近50噸,已印製的假冒「紹興老酒」註冊商標標識15萬餘件。

經查,自2014年以來,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夥同孫某某以非法獲取暴利為目的,合謀生產劣質勾兌酒冒充「紹興老酒」「紹興酒」「紹興黃酒」並用於銷售。期間,張、孫二人為「傍大牌」,特意趕到紹興註冊了「紹興市金福潤酒業有限公司」和「紹興市東吳酒婁運營部」兩家空殼公司,用於掩飾其異地生產、異地銷售的非法目的,並通過陸某名下的某印務有限公司,大肆印刷有「紹興老酒」「紹興酒」註冊商標的包裝盒,並僱傭黃某某等人對外進行銷售,累計銷售額已達3000餘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rahHG8BMH2_cNUgjz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