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導致近40萬傷亡,全國哪裡對「電驢」管得最嚴?

2022-07-01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10年導致近40萬傷亡,全國哪裡對「電驢」管得最嚴?

原創 四象工作室

數據顯示,中國的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過3億,馬路上隨處可見市民騎電動車的場景,連著配送箱的小電動更幾乎成為外賣員的標配。

但小巧靈活的電動自行車,也可能是悄無聲息的「馬路殺手」——在車水馬龍中搶鑽空子、路遇紅燈也半秒不停、一聲不吭地從你眼前疾馳而過,只留下後怕的心悸。據統計,2009至2019年間,電動自行車騎行者累計傷亡39.94萬人,且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

2019年,新國標將電動自行車的最高時速限定為25公里,超過這個速度的電動兩輪車就被踢出了非機動車的行列,屬於需要駕照才能開的機動車。此後各地也陸續出台相關管理規定,這能降低電動自行車上路的風險麼?

文 | Roxie 圖 | 四象設計部

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然而此前不少商家將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摩托車混為一談,導致許多車主明明沒有機動車駕照,卻能以高於50碼的速度在街頭疾馳。

面對亂象,2019年開始施行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即新國標)中規定,電動自行車的最高設計時速不得超過25公里,且超過15公里時就會發出提示音。對此,有人認為時速上限設置得太低,難以滿足出行需求。

然而,超速行駛正是電動自行車的一大安全隱患。據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傷害防控與心理健康室副主任鄧曉,車輛時速每提高1公里,交通事故造成傷害的幾率會增加3%,闖紅燈、逆行、違規載人、騎車打電話等行為也會造成額外風險。

新國標雖已施行,許多城市仍給舊標電動車留出了緩衝空間,如北京直至2021年11月起舊車才不能上路,江蘇揚州、無錫等地的過渡期長至2024年。但一些車主出於對速度的追求,遲遲不肯換車,甚至會將符合新標準的車改裝提速。

據《工人日報》記者調查,一些線下門店可通過篡改限速裝置等手段,讓電動自行車跑出50公里以上的時速,電商平台上也能搜到售賣提速控制器的店鋪,有買家留言稱「新車剛買時像蝸牛一樣,現在快到飛起。」

更可怕的是,私自改裝除了增加交通事故的機率,還可能埋下火災的隱患。據應急管理部,全國每年約發生2000起電動車相關的火災,要知道,一輛電動自行車起火後只需3分鐘,就可以燒到上千度。

正因為這些風險,各地基本都要求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明令禁止改裝,同時也提出不得在建築物樓道等處充電,條例也存在一些地域差異,標準並不統一:

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強調了駕駛人必須年滿16周歲,在非機動車道上的時速不能超過15公里,重慶、杭州和青島沒有提及這兩項《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有的規定;大多數城市要求駕駛人戴安全頭盔,北京和南寧則是「鼓勵」和「倡導」;一些城市允許電動自行車載人,而重慶明文禁止;各地針對違規行為的處罰也不同,如鄭州對偽造號牌罰款50元,深圳對同款行為的罰款可高達5000元。

對行人和司機來說,靈活穿行在大街小巷的電動自行車或許是危險的象徵,但不可否認,它更是上億人出行的必需品,不可能因為存在風險就一刀切禁止。一座城市要是有合理的道路規劃、完備的管理規範,再加上駕駛人自我負責的態度,這些都做到位了,「馬路殺手」終會金盆洗手。

文章來源於:頂端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f9cc751e799ee3c45c681b75ff3a9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