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65年春天,越南主席胡志明秘密的訪問中國,他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在見到毛主席後,胡志明說,自己這次來中國有三個目的。
而聽完胡志明的三個目的之後,毛主席哈哈大笑,並表示,第二點自己不能接受。
那麼,毛主席為何這麼說呢?
革命領袖
胡志明第一次訪問中國,是為了抗擊法國,而這一次,則是為了抗擊美國。
越南是個命運多舛的國家,長期處於殖民統治者的壓迫之下,這點和近代中國是相似的。
法國從19世紀50年代便開始瘋狂的向越南殖民,導致越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在此期間,越南人民不斷的發起反抗,胡志明也是反殖民鬥爭的領導者之一。
1924年,越南人民掀起的反殖民鬥爭,被法國殖民者殘酷的鎮壓,大量的革命者被捕,還有一些越南人民不得不逃到中國廣州。
胡志明
得知這一消息,胡志明便立刻向共產國際申請,希望能把自己調到廣州,在越南僑民之中領導革命。
而當時,毛主席正在廣州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講課。
胡志明來到廣州之後,便聽說了毛主席的名字。
因為,他自己也很想在越南僑民之中發起改革,所以便經常來聽毛主席講課。
他對毛主席的思想敬佩不已,將毛主席視為自己革命的榜樣。
之後,兩人各自領導革命,見面的機會雖然不多,但他們對於對方的革命精神一直都充滿敬佩。
二戰爆發之後,法國很快投降,連政府都流亡海外,由此失去了對於殖民地的掌控。
而日本則趁火打劫,占領了越南等地。
日本在越南犯下了累累暴行,這也讓胡志明心急如焚。
他認為,自己必須儘快回國,領導革命,以反抗日本的暴行。
隨後,胡志明來到雲南、廣西等地聯繫到了一批越南共產黨員,定下了反抗殖民者,救國救民的大計。
隨後,他們經廣西悄悄進入越南。
此時,胡志明已經闊別家鄉20年之久,艱難回歸的他,面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祖國。
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胡志明奔波于越南,廣西兩地之間尋求援助。
但萬萬沒想到,又一次進入廣西時,他竟然遭到了國民黨的扣押。
因為,國民黨對共產黨恨之入骨,他們看到胡志明與我國的一些共產黨員有往來,所以便毫不猶豫的將他關押起來。
胡志明百般解釋,但國民黨方面卻執意不肯放人。
最後,越共方面只能向周總理求助。
雪中送炭
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期間,所以,周總理得知此事,立刻向孫科打電話,要求他放人。
但是,等孫科打電話過去的時候,得知胡志明已經被押解到了張發奎處。
周總理又果斷的找到蘇聯,希望蘇聯給蔣介石方面施壓,蘇聯很快把要求釋放胡志明的電文向全世界公開播報。
沒多久,英國方面就把電話打到了蔣介石那裡。
因為此時越南是反戰聯盟的一員,和英國是一條戰壕里的盟友。
雖然英國打心眼裡也看不起東南亞國家,但面子功夫還是要做的。
所以,蔣介石這一抓人,無疑是打了英國的臉。
蔣介石接到西方的電話,誠惶誠恐,但言語間卻多有推諉,只表明自己會仔細查清這件事。
其實,說到底是因為,胡志明和毛主席、周總理之間都有交情,所以蔣介石才故意為難。
這倒也在周總理的預料之中,所以,周總理很快又拜託馮玉祥去找李宗仁談談。
李宗仁
因為,當時胡志明一直被關押在李宗仁那裡。
雖然李宗仁也是按蔣介石的意思辦事,但畢竟二人之間面和心不和。
周總理讓馮玉祥點出問題的關鍵,現在,由於抓捕了胡志明,國際社會口誅筆伐,萬一到時真的惹出大禍,蔣介石完全可以把鍋甩到李宗仁的頭上。
到時候,李宗仁就要背著國際罪人的罵名。
果然,一聽馮玉祥說到這裡,李宗仁慌了,立刻打電話給蔣介石,要求放人,還以辭職相威脅。
這下,蔣介石才不情不願的同意,將已經被扣押了兩年之久的胡志明釋放。
隨後,胡志明再次回到國內,領導反殖民鬥爭。
1950年一月,胡志明第一次訪問了新中國。
他這次來,是希望能夠得到新中國的援助。
越南的國力實在太弱了,又長期處於殖民者的統治之下,想要作戰十分困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胡志明在國際上又是舉目無親的狀態,大國是不屑於幫助越南這樣一個小國的。
所以,胡志明只能向中國開口,希望能夠得到一些武器和兵力的援助。
當時,中國也是百廢待興,但是在收到胡志明的求救之後,毛主席還是立刻決定,要幫助我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鄰居。
因為,反對殖民侵略,是共產黨人的使命,越南又是我們的友好鄰邦,所以,幫助越南義不容辭。
很快,中國方面向越南捐助了數以萬計的物資,並派專人前往越南進行指導,幫助越南人民贏得了獨立。
但越南的噩夢卻並沒有結束,法國人走了,美國人卻又氣勢洶洶的來了。
50年代,隨著在朝鮮戰場慘敗,美國迫切的需要在另一個戰場找回面子,他們盯上的目標就是越南。
1955年,美國暗中支持越南發動政變,從而分裂了越南,在越南南部建立了越南共和國,也就是後人常說的南越,由此,和胡志明所領導的北越分庭抗禮。
1959年,在美國的授意下,南越政府開始對全國範圍內的共產黨人進行血腥的屠殺。
為了反抗,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與南越政府展開交鋒。
由於南越政府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行為,實在不得民心。
所以,僅僅幾個月,南越政府便被打的節節敗退。
慌張的南越政府立刻向美國求援。
美國不願失去這樣一顆棋子,所以,便決定親自下場參與戰爭。
事情的走向,似乎和當年的越南戰爭如出一轍。
在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前,不管是北越政府還是越南各地的反抗組織,似乎都不是對手。
慷慨解囊
可嘆的是,國際社會對此一直冷眼旁觀。
畢竟,沒有人想反抗美國的權威,唯有中國政府在這時,發了一封雪中送炭的聲明:
「吳廷琰(南越政府領導人)是美帝國主義的一條忠實走狗。但是,如果這一條走狗已經喪失了它的作用,甚至成為美帝推行侵略政策的累贅,美帝是不惜換用另一條走狗的,南韓李承晚的下場,就是一個先例。死心塌地讓美帝牽著鼻子走的奴才,到頭來只能為美帝殉葬。」
這份聲明,由毛主席親自撰寫,表達了中國堅定的立場。
那就是,我們永遠和正義的越南民眾站在一邊。
這份聲明的出現,也讓艱難鬥爭的胡志明等人備受鼓舞。
而毛主席在這份聲明之中所說的,也果然都實現了。
1963年11月,美國的爪牙吳廷琰在軍事政變中下台,淪為階下囚。
不久之後,他就在押送途中被人暗殺了。
美國則立刻扶持新的傀儡上台,試圖繼續分裂越南。
但是,自吳廷琰死後,北越方面漸漸占據了優勢,越南人民也在這樣的鬥爭之中越發團結,美帝國主義早已成了千夫所指。
不利的戰場態勢讓美國惱羞成怒,決定進一步將戰爭擴大化。
1964年,美國策劃了駭人聽聞的北部灣事件,由此對北越政府展開了大規模的轟炸。
1965年三月,美國又派遣海軍陸戰隊登陸越南作戰。
至此,美國再也不掩飾自己的戰爭野心,也不再打著傀儡的幌子,而是公然以美國的名義下場參戰。
所以,1965年,對胡志明來說是格外艱難的一年。
美軍來勢洶洶,國際社會也有大量國家為美國搖旗吶喊,而越南身邊可靠的盟友寥寥無幾。
只有中國,願意一直無私的為越南提供幫助。
1965年,胡志明訪問中國,其實也正是為了接下來的抗美大計。
而毛主席也一早就猜到了胡志明的來意。
在見到胡志明之後,毛主席對他說:「胡主席,你來自越南,我在湖南,咱們是一家子嘛!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你說!」
聽到毛主席這樣慷慨的話,胡志明險些落下淚來。
隨後,他從口袋裡摸出一張紙條,展開後,是一張關於公路修建的示意圖。
原來,由於戰爭不斷擴大,胡志明只能將大量的兵力不斷地運往前線。
而運輸兵力、運輸物資都需要公路作為支持。現在,北越能夠抽調的青壯年,幾乎已經都投入了戰場,所以,修建公路的人手已經遠遠不夠了。
再加上,美軍長期以來在越南狂轟濫炸,原有的運輸線幾乎都被破壞殆盡。
在這種情況下,胡志明只能寄希望於中國能幫助越南實現對於公路的修建。
這份工程量不小,因為,一共有12條公路需要修建。
而且還是在戰爭期間進行操作,背後的風險極大,成本極高。
但毛主席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讓周總理把這件事情安排下去。
周總理當時便召見了羅瑞卿和楊成武,對他們說:「這次胡志明主席帶來一張公路圖,要我們幫他修建12條公路。這些公路肯定不能同時並舉,應以作戰需要為主,按輕重、難易、快慢、粗固八字方針考慮安排。由總參謀部挂帥!」
楊成武將軍對胡志明提供的公路修建圖,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後,向毛主席彙報說:不如先派八萬兵力到越南對公路進行修建,如果後續情況有變化的話,可適當對人數進行增減。
毛主席聽到之後,當場拍板同意,胡志明的燃眉之急,就這樣解決了。
偉大友誼
胡志明非常感慨,他知道,中國也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但是即便如此艱難,中國人民還是沒有放棄對於朋友的幫助。
胡志明握著毛主席的手,感激不已。
他又對毛主席說:「我此次來華訪問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向你和中共其他同志表示問候;二是代表越南人民向全體中國人民表示感謝,感謝你們在越南抗美鬥爭中給予的無私援助;三是對中國第二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表示祝賀。」
毛主席聽到胡志明的話,搖搖頭笑著對他說:「你說的第一點和第三點我表示認同,但是第二點我不接受。因為全世界人民都應該感謝你們抗擊美國!」
毛主席的話,讓胡志明更是振奮。
他對毛主席說,越南人民已經做好了長期鬥爭的打算,哪怕要打上20年、50年、100年,也一定會把美國侵略者趕出去。
毛主席則對胡志明說:「美國打不了20年!我早就說過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美國必將是失敗者,你們會贏得最後的勝利。中國是你們堅強的後方。」
一切也真的如毛主席所說,1973年,停戰協定簽署,戰爭結束了。
美國萬萬沒想到,自己滿懷信心來進攻越南,希望能夠控制東南亞,但卻是用八年的時間,把自己拖進了戰爭泥潭。
損兵折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動搖了政府的威信,最後卻一無所得,成為了國際上的笑話。
美國本以為,自己在朝鮮的失敗是個偶然。
但越南戰爭的結果告訴全世界,侵略者的失敗,是必然的結局。
自1973年三月開始,美國將軍隊陸續從越南撤出。
這一年的八月,當年那八萬多前往越南進行生產建設支援的中國解放軍,也全部撤回了國內。
這支隊伍為越南的獨立解放鬥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4000多人在越南戰場上不幸犧牲。
胡志明在評價這支人民軍隊時,用了12個字:「來時人人敬愛,走時人人想念。」
參考資料:
李家忠《胡志明傳奇的一生》
廣西社會科學院《胡志明主席與中國》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