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改戀綜,已經可以用「髒」來形容了?

2023-12-13     毒眸

原標題:爆改戀綜,已經可以用「髒」來形容了?

一檔「戀綜」的第一個場景,便是數組「新郎新娘」們身著禮服婚紗——如果這還可以理解為某種儀式感,那麼緊接著,他們攜手泥潭闖關的場景,就有了足夠多的反差感和衝擊力。

騰訊視頻和四川衛視聯合製作的預備夫妻競技挑戰真人秀《炙愛之戰》第一期的畫面,除了一開始的視覺衝擊,節目裡無處不在的競技要素,與以往戀綜都截然不同的淘汰賽制,都勾勒出了相當有新鮮感的畫面。

經歷了無數節目的洗禮,觀眾已經很容易描摹一檔戀綜的典型場景:精緻的小屋,愜意的氛圍,溫柔的打光,加上舒緩的背景音樂,「甜蜜的場景」自然而然被營造。

顯然,不是說這樣的模式不好,這些「要素」本身,其實也是市場實踐後的總結。不論是對置身其中的嘉賓,還是觀眾來說,戀綜的「舒適區」都還有存在的必要。類比到劇集品類,儼然成為了某種「類型綜藝」。

然而,正因為觀眾對模式化的套路逐漸失去新鮮感,在類型當中繼續尋找突破點,才顯得尤為重要。

尤其是,在婚戀話題在綜藝領域愈發成熟的當下,「備婚期」這個重要、但在「戀綜敘事」里偏偏有缺失的著眼點,成了《炙愛之戰》的核心話題。一方面,它的出現,是賽道內不大不小的突破;另一方面,它主題如何拆解、如何通過內容來表達,就具備了相當高的行業價值。

「競技戀綜」

十對預備夫妻要為晉級而戰,一段不短的泥潭跋涉,最開始還只是平坦的泥濘,到後半段,有河、有沙、有高低起伏,難度進一步增加。是選擇折返回到終點,還是繼續前進進入「直通區」進行比拼,除了體能上的比拼,還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路線。

預備夫妻們很快明白,這不僅是體能的較量,也同樣是默契程度、心理意志的考核。地形所對應的,其實就是對「戀愛到婚姻」的過程:從戀愛的粉紅泡泡階段,到走向需要面對許多問題的備婚階段,或多或少總要遇到一些考驗,這些考驗本身,也總會涉及到關於個人、關於相處模式、關於面對階段和環境變化時的應對能力。

「這些情侶跑的過程,爬的過程,不就很像兩個人攜手一起的人生嗎。」觀察室里,「炙愛加油團」成員謝娜如是總結。

從節目的最開始,《炙愛之戰》就直接挑明了自己的這些要素,因為內容的需求,節目的10對準新人當中「體能」要素有不少,小眾項目冠軍、拉丁舞者、健身達人……但細究起來,又涵蓋了愛情的諸多方面:有14年長跑,有二婚帶娃,有女主外男主內的新型關係,甚至還包括了跨國情侶。

節目很明確地想表達一點:真實情侶不只有純愛模版,而是需要更加「真實」的呈現。拆解這種真實,既包括人物關係的真實,也包括日常狀態的真實,而且,也不會太過具象化到「甜」或者「酸」上。

最終,這種對真實關係的渴求,與婚戀當中相對極致的階段——「備婚期」相結合,的確碰撞出了想要的效果。

第一期的泥潭競速,就有相當多的感人時刻。看到節目裡徐壹喬等待姚豪的片段後,演播室里的炙愛加油團紛紛動容落淚。「拖後腿的人會更難過。」「女生起初可能會失望,到後面還是會覺得我需要等他。」「最開始互相鼓勵的時候,我就已經被感染了。」

這種關於真實情感、愛意的激發,對愛情的美好追求,無時不刻在節目當中呈現,單是第一期節目的泥潭競速,就包括了情侶關係當中的諸多百態:有的准夫妻實力接近,可以並肩為了最高的目標衝刺;有的准夫妻實力懸殊,那麼如何互助,如何互相給與體能和精神上的慰藉,就成為了觀眾見證愛情的重要部分。

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競技內容會成為《炙愛之戰》的重要填充。甚至為了強化,《炙愛之戰》還有淘汰和競逐最後的冠軍環節。在綜藝的性質之下,《炙愛之戰》當中的競技內容,顯然也不會喧賓奪主,而是為了在相對極致的張力之下,模擬「為更高的名次/目標」而奮鬥的過程,這一過程當中,處於情感特殊階段的情侶,很多真情都會自然顯現。

嘉賓徐壹喬就向毒眸表示,「來到節目裡,發現每對嘉賓都有他們的故事,都很相信愛情。不僅是奮不顧身、一見鍾情或者奔向對方,還有理解對方、成為對方、包容對方。我覺得參加完這個節目以後我們感情更深了,變得更加成熟,在『熱烈』以外,還會有更溫馨的、要組建一個家庭的想法。」

與此同時,「只要有愛,就會勝利」這樣的理念,也不會在《炙愛之戰》這樣的節目當中出現。一些諸如「婚前發現對方大額負債」等現實到有些殘酷的問題,也會非常直白地拋在各位預備夫妻,讓他們各自叩問心靈,作出直面現實的誠實回答。

這也是為什麼,節目在宣傳期有「炙愛之戰 婚綜」的熱搜詞條,相比戀綜,它的確更像是一檔「婚綜」。

「空白」中的行業價值

資深的「戀綜」用戶,或者更具體地,此類多組嘉賓+一個觀察室的婚戀情感類綜藝節目的資深用戶,或許可以很快說出這類綜藝的許多中面相:從素人戀綜和明星戀綜相區隔開始,到「從初見到crush」成為最熱門的品類,特定的主題、對年齡的定位逐漸出現,對婚姻生活的觀察,甚至還包括分手與離婚議題的探討,也分走了不少注意力。

然而,在話題逐漸拓寬,這個不小的賽道已然成為紅海的時候,還是缺少了關鍵的一環:婚姻「備戰期」本身。

這種「缺失」,自然不僅僅是忽視或者「忘了」,先不說婚姻話題本身就會相當敏感,「備婚期」所涵蓋的內容有多豐富。一旦要涉足於此,就既需要「真實展現」,又需要有一個比較相對集中的表達點。它很難拆解,也很難找到著力點。

回到《炙愛之戰》最初的選題會,製片人告訴毒眸,在最初的「平台戰略」層面上,騰訊視頻就一直希望在情感類目里有新的站位,以及新的表達輸出。《炙愛之戰》的選題形成過程,大致可以拆解為三個從層面。

第一個從層面是內容的稀缺。製片人表示,之前平台做過《心動的信號》《幸福三重奏》《半熟戀人》等等,關照到情感的不同階段,從剛認識的階段,到剛在一起的階段,到婚後的階段。回看就會發現,「戀愛之後和結婚之前,這個階段在市場上是相對失語、缺失的,是一個空白的新地帶,會讓我們感到這是一個興奮的點。」

第二個層面來自內容的烈度,可以因此判定可行性。「我們發現預備夫妻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動態的一角,會發現所有人在重大人生節點的時候都會有情緒的動盪。」 製片人表示,「像高考、結婚這種人生節點,人的情緒波動會很大,要考慮的問題會很多。」

第三個層面,可能就關係到這一賽道本身的「需求更新」,放到《炙愛之戰》里,就是人們對戀綜類節目當中,「真實關係」的需求。

製片人表示,之前我們看到的戀綜形態,大多數是從認識、曖昧到社交牽手的過程之後,就是「完結」的狀態。「我們在想有沒有新的關係是更值得被關注的,所以我覺得真實關係,預備夫妻是具備真糖屬性的,這是很有價值的點。」

「所以我們在節目中會發現,他們之所以是真實的關係,所以對待感情他們是真誠的,也因為他們有真實的需求,他們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結婚心愿,所以他們在節目中也願意一起攜手跨過泥潭,去面對所有的挑戰。」製片人表示,「我們節目都是真實的預備夫妻,他們可以攜手面對很多東西,這是我們想倡導的,為Ta而來,為愛而戰。」

一定意義上,《炙愛之戰》既是一次新的嘗試,也是這個賽道上的一種結果。

從釋出的第一期來看,在《炙愛之戰》,我們當然可以看到許多甜蜜的日常,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尖銳問題,以及展露內心聲音。《炙愛之戰》所展現的,既是真愛至上、為愛奮力一搏的閃光,也是面對現實情景時不迴避、不過度修飾的態度:「粉紅泡泡」自然是戀綜必不可少的內容,而軍訓一般的體能戰和「直面衝突問題」的現實一面,也同樣是真實的情感需求。

有觀眾調侃,《炙愛之戰》是「內娛首個真情侶婚綜」。戀愛是婚姻的必備要素,作為一檔「預備夫妻競技挑戰真人秀」,節目有著明確的「以結婚為心愿」的主線,而填充節目的內容,則是在競技的過程當中的種種挑戰,以及挑戰當中的真情流露。

在整個綜藝行業都在呼喚創新的時候,這種賽道內的創新,或許不僅僅是戀綜的突破,也是「類型綜藝」的一次大膽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eaf8bad29bc353138c356a830278f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