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經濟開發區: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2020-02-28   蒙陰微生活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

縣經濟開發區提前謀劃

主動服務

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復工復產

從企業最需要的地方著手

為有序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縣經濟開發區作為我縣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全區企業有200多家,疫情發生以後,縣經濟開發區在加大園區企業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逐步將防疫期間企業的復工復產提上議事日程。

在經過嚴格審核後,縣經濟開發區滿足復工復產條件的企業,陸續開工生產。山東華偉重特機械有限公司作為經濟開發區最早復工復產的企業,受疫情影響,開工之後,卻發現沒有訂單。國內市場銷售困難,那國際市場有沒有需求呢?縣經濟開發區鼓勵企業轉變思路,積極拓寬銷售渠道。

山東重特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延華說:「在此情況下,我們積極創新營銷模式,大力推廣海外市場線上銷售,在國際貿易公司銷售人員的努力下,俄羅斯、越南、印尼等國家的代理商分別發來訂單,要求我們整機發貨。」

山東重特機械有限公司拿下來157台出口整機的訂單,按說應該非常高興,但是企業的管理人員卻因此犯了愁。

山東重特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延華對記者說:「這157台車是按照3個國家的標準,分為10大類30幾個品種進行生產,這種多樣化的需求,在疫情防控的前提條件下,給我們生產組織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多樣化的訂單需求,也就意味著企業要根據不同的標準重新調整產品屬性,重新設計圖紙。但是企業的技術人員一半以上都是外省員工,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不能及時返崗,產品設計一下陷入困境。

縣經濟開發區招商辦主任張明良介紹了當時開發區的做法:「對於企業的一些高級工作人員,技術骨幹和技術人員,專家,他們在省外,我們在縣防疫指揮部的統一協調之下,優先安排,讓他們返回蒙陰,入住開發區的118賓館進行隔離,做好他們辦公和後勤保障服務工作。」

技術人員返回蒙陰後,通過視頻會議等形式,開展了產品設計的規劃討論,隨後他們陸續解除隔離,及時返回了工作崗位。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對如此巨大的訂單,致使企業陷入了原材料儲備不足,新原材料又難以購進的窘境。

縣經濟開發區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對產業鏈條上的企業一一進行了溝通協調,但是縣外的供應商復工復產時間以及原材料運抵時間難以確定,縣經濟開發區將視線轉向了園區內。

一系列的問題順利解決後,山東重特機械有限公司開足馬力加快生產,很快,157台整機全面完成生產,並按時保質保量運抵港口。山東重特機械有限公司也成為我縣疫情防控背景下,首家實現出口貿易的復工復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