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1,其餘都是0
」無論何時,健康都是排在首位的
新年伊始,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特別採訪了十位健康領域的權威專家
請他們聯合為親愛的讀者奉上全套新年
「健康大禮」
祈願2020年您健康多一點,病痛少一點
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醫生排名不分先後)
遼寧省名中醫
遼寧中醫肝病科主任醫師
盧秉久
01
解酒醒酒有妙招 飲酒前後都要飽
過度飲酒傷身,但很多場合不喝酒也是不現實的事兒。那麼,怎么喝才能將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呢?一起來看看吧。
1.飲酒之前不空腹。這是因為吃飽的胃可以減緩酒精的吸收,從而為身體贏得更多時間來排解毒素。同時,攝入的食物還能減輕酒精對胃部的刺激,進而降低飲酒者發生嘔吐的可能性;
2.控制飲酒速度。一般飲酒者應將飲酒速度限制為20分鐘一杯酒,因為人體排解一杯酒的時間大約為半小時。也可以在每飲一杯酒後喝口清水,幫飲酒者補充水分,讓人體有更多的時間來排解酒精、稀釋毒素以及減輕酒精對胃的刺激;
3.喝酒間隙喝酸奶吃水果。酸奶中的乳酸,水果中的有機酸、酒石酸,可以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起到解酒的作用;
4.飲酒後吃好第一頓早餐。醉酒第二天早上起來,一定要吃早餐。其中,包括雞蛋(補充半胱氨酸)、香蕉(補充鉀)和果汁(補充果糖)或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糖分和鹽分)的早餐,有助於身體的迅速恢復。需要注意的是,切忌飲用含有咖啡因的咖啡、茶和碳酸水,以防醉酒者進一步脫水,危害身體健康。
遼寧省人民醫院副院長
心內科主任醫師
侯愛潔
02
防治冠心病 管理好血壓是關鍵
最新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有高血壓患者2.7億人,冠心病患者大約1100萬人。怎麼做更有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呢?
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血壓。有效控制血壓可以減少20%-25%的心肌梗死,50%以上的心力衰竭。限鹽(每日攝入量不超過6克)、適當運動、減輕體重、戒煙限酒、清淡飲食對於預防高血壓很有必要。如果確診已經是高血壓患者,則治療貴在堅持,定時監測,遵醫囑用藥;
其次,重視冠心病的防治。冠心病雖然多發於五六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現在也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煙、肥胖、家族史是冠心病最危險的因素。因此,從預防的角度來講,就要努力控制這些危險因素:生活中注意選擇低鹽、低脂和低熱量的清淡飲食,適當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游泳),減輕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同時要適當用藥,保持血壓、血糖、血脂達標。
有研究顯示,吸煙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煙者至少高兩倍。因此,戒煙對於冠心病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已經確診的冠心病患者,除了控制上述危險因素之外,還需要堅持應用阿司匹林及他汀類藥物,只要沒有禁忌症,甚至需要終生用藥。
遼寧省名中醫
遼寧中醫心內科主任醫師
張艷
03
常喝心情舒暢茶 情志愉悅少生病
中醫認為,情志調暢,氣血調暢,人體就會陰陽平衡,少生病,延年益壽。那麼,如何有個好心情呢?從中醫角度來講,當重視以下幾點:
1.保持樂觀心態。為人處世要心胸豁達、性格謙和,保持積極樂觀平和的心態,以保障氣血充足,陰平陽秘,氣機調暢;
2.堅持適度運動。從中醫來看,運動有益五臟,有助緩解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排出體內因抑鬱、憂愁、怨恨等不良情緒產生的濁毒。此外,運動可昇陽,陽氣升發,則百病除行,補益延年;
3.飲用心情舒暢茶。飲用適當的中藥花茶可調整情志,保持樂觀情緒,對保障健康非常重要。玫瑰花茶,適用於心情抑鬱、多愁善感、胸脅脹悶竄痛的人。選干玫瑰花6片,放入茶杯中,沖入熱水,即可飲用;菊花茶,適用於肝鬱時間長、悶悶不樂、肝鬱化火、脾氣火爆、易激動、口乾舌燥、排便不暢的人。選菊花10克,放入杯中,沖入熱水,即可飲用。日常可通過以上三種方法排解不好的情緒,讓自己的心情處在樂觀、愉快、安靜、平和之中,促使人體氣血調和,氣機調暢,健康長壽。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營養科主任
孔娟
04
每周吃25種以上食物 營養更均衡更全面
建議人們每天攝入不重複的食物種類達到12種以上,每周達到25種以上,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比如早餐至少攝入4-5種食物,午餐攝入5-6種,晚餐4-5種,加上零食1-2種。每周25種就是要求食物儘可能多樣化。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把食物分為五大類:谷薯類、動物性食物、豆類和堅果、蔬菜水果和菌藻類及油脂等純能量食物,每一類食物都有多種,可相互替代,如果一周能吃夠25種食物,基本上涵蓋了膳食寶塔中每一層所包含的食物種類,也保證了人體必需的絕大多數營養物質。
此外,在漫長的冬季里,由於蔬果種類相對較少,人們為了抗寒又傾向於食用高熱量的食物,所以在冬春交際之時,人們應有意識地在飲食上減少肥厚的「冬補」飲食,增加輕快的「刮油」食物。比如每人每天保證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注意水果不能代替蔬菜,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控制;瘦肉一天不超過1.5兩;每周吃一兩次魚,最好清蒸,不要煎炸;多吃清蒸、燉煮的菜,少吃油大的炒菜;每個假期後,多吃蘋果、海帶、綠豆等有助於「刮油」並補充維生素的食物。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
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徐冰
05
預防腦卒中 五個方面要記牢
腦卒中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有效預防尤為重要:
1.健康飲食。注意食物多樣性、均衡性,多食五穀雜糧,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三黑食物(木耳、黑豆、黑米)。避免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以免造成血脂增高,誘發腦血管疾病;
2.起床動作要慢。很多老人都有起夜習慣,切勿起床太猛,以防血壓波動太大導致暈厥或夜間視線模糊而摔倒。睡眠醒來時先在床上躺一會兒,待養神5分鐘後再起床。因為清晨人體的血管應變力最差,驟然活動易引發腦血管疾病;
3.運動要適量。要根據身心情況鍛鍊身體,早晨氣溫較低,並不適宜晨練,建議在9:00-10:00之間進行。每天有氧運動不少於30分鐘,如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注意不要選擇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運動項目;
4.各國一致推薦預防卒中復發用藥的三大基石:控制高血壓藥物,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降脂治療藥物(他汀類藥物)。對於糖尿病患者應注意控制血糖,推薦目標血糖:空腹4.4-7.0mmol/L,餐後<10.0mmol/L。用藥一定要遵從醫囑,規律用藥,不可隨意增減。定期複查,有病情變化要及時就診;
5.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避免情緒大起大落,生活有規律,張弛有度,勞逸結合,保障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時間。
北部戰區總醫院和平院區
過敏反應科主任
魏慶宇
06
積極查找過敏原 多數過敏可防可控
臨床上,常見幾個過敏誤區,在此提醒:
1.過敏是免疫力強的表現。正常時免疫興奮和抑制功能是協調的,共同維持免疫功能的平衡,過敏反應實際上是防禦失敗的病理性增強,不是免疫力強的表現;
2.過敏原無處不在,所以無法治療。在自己生活的國家或地區,95%以上的過敏原都集中在20-30種,並不是給人防不勝防的感覺,所以積極查找過敏原並進行針對性的預防和特異性免疫治療(脫敏治療),多數是可以治療和控制的;
3.過敏是遺傳來的,去不了根。大量證據表明,過敏與遺傳密切相關,但近二三十年來,過敏疾病發病率成倍增加,主要是由於生活方式與環境等因素的劇烈變化而引起的,所以科學地掌握預防方法,配合恰當的治療,過敏疾病是可以控制的;
4.輕微的過敏症狀可以不用治療。醫學統計結果表明,很大一部分未經積極治療的過敏性鼻炎、滲出性中耳炎、支氣管哮喘,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因此早期積極的治療是很有必要的;
5.過敏疾病發病時用對症治療的藥物緩解症狀,緩解期不用治療。過敏疾病急性期和緩解期的治療同等重要。緩解期的治療可以針對病因,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長久的防禦能力,減少發病次數或不發病。
瀋陽市兒童醫院
兒童中醫科主任
蘭穎
07
孩子只吃肉不吃菜 小心長得又瘦又小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何保護寶寶的脾胃?關鍵要「飲食有節」。節,不僅是衛生,更是節制。要給寶寶定時定量進餐,一般間隔3-4小時進餐,每餐7-8分飽即可。母乳喂養也要儘量間隔兩小時以上,臨睡前1-2小時不要吃東西,尤其要避免奶睡的習慣。兩餐之間添加少量應季水果,不要過多吃點心、餅乾等零食;注意少吃肥甘厚味和偏性過大的食物。
肥指油膩或煎烤炸的食物,甘指甜食、糖果、點心等,厚味指咸、辣或腌醬的食物,熱性食物指榴槤、荔枝、桂圓、羊肉等,涼性食物指瓜類、冷飲、蟹類等。有些家長認為,給寶寶頓頓吃肉,是不是就能長得更高更壯?其實不然,食物過於單一,不利於消化,反而會造成積食,所以很多隻吃肉的孩子,長得卻又瘦又小。需要注意,孩子脾胃出現問題要及時調整,小兒推拿簡單易行,還可多食補脾的食物,比如粳米、薏米(薏苡仁)、南瓜、熟藕、山藥、馬鈴薯、香菇、銀耳等。
瀋陽市骨科醫院
骨傷三病房主任
周雙全
08
護好膝關節遠離「老寒腿」
注意保暖嚴控體重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老寒腿」困擾,要想保護好膝關節,遠離「老寒腿」,不妨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注意保暖。受涼會讓關節炎復發,保暖可以減少關節炎症復發,減輕疼痛;
其次,選合適的鞋。穿高跟鞋走路,對關節的損傷特別大。而減震緩衝性能好的鞋子,可以保護關節,預防足弓塌陷、足底筋膜炎等問題。試穿時可以在平地多跳幾下,如果感覺彈性不錯、鞋底較軟,且觸地時震腳感不強,說明緩衝性能不錯;
第三,控制體重,體重超標會造成關節的負擔過重,容易造成關節損害,這一點對膝關節尤其重要;
第四,補充營養。可選擇牛羊肉、雞肉等禦寒的食物,採用燉、煮的方式進行烹飪。還要注意祛除體內濕氣。可用薏米仁和紅豆熬粥。同時足量喝水。適當多喝水可以增加新陳代謝,讓營養進得去,「垃圾」出得來;
第五,適量運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合理有效地為膝關節「加營養」,避免運動過量損傷膝關節;第五,出現關節不適要及時治療,不要一味拖,或者買一些藥物自行敷用。要去正規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確定自己的關節屬於何種問題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治療。
北部戰區總醫院
藥劑科臨床藥師
黨大勝
09
保證用藥安全合理 獲取的信息源要正規
提升健康素養,保證用藥安全,促進合理化用藥,首先要了解藥物,了解藥物治療。用藥前,要儘量做到主動了解藥物的適應證、禁忌症、主要的不良反應、注意事項、藥物與藥物或食物相互作用、儲存條件等基本信息。正確看待藥品不良反應,了解其發生幾率,判斷自己是否為高危人群。
如果發現自己有特殊性,例如肝功能、腎功能異常,正在使用某些特殊的藥物或保健品,或者處於特殊時期等,一定要提醒醫藥工作者注意到這些特殊情況;其次要從正規途徑,獲取有用信息。
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很容易快速從網上查詢藥物或疾病的相關內容,但想要去偽存真,從中找到真實的、客觀公正的,特別是符合個體自身特點,真正有效的消息,其實並不容易,而不幸的是多數人並不具備這種甄別能力。因此,從正規途徑獲取真正有幫助的信息,對於合理用藥尤為重要。
藥品說明書,專業性醫學書籍,正規發行的出版物,都是良好的信息來源。另外,還可以詢問醫師、藥師、護師等專業人員意見。耐心有效地了解藥物信息,有的放矢,不盲目跟風追求新藥、貴藥,在專業人員指導和幫助下規範使用藥物,及時與醫務人員溝通,及時複查,及時調整用藥方案,有助於提高用藥合理性,實現藥到病除、安全用藥的目的。
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
心理二病房主任
程均
10
緩解壓力型失眠 試試「呼吸入睡法」
社會變化太快,壓力無處不在,很多人都有因壓力而失眠的情況。如何擺脫失眠困擾,試試以下幾個方法:作息規律。在固定時間上床休息,按時起床,形成一個良好的生物鐘。睡前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注意飲食。晚餐宜清淡少量,少食大魚大肉,避免過飽過晚,睡前喝杯熱牛奶;適當運動。避免睡前過度興奮,如睡前應避免聊天、娛樂活動等不良習慣;去除誘因。慢性失眠者多合併其他疾病,如抑鬱、焦慮等。急性失眠者可見於倒時差或近期心情不愉快等;調整呼吸。平躺在床上全身放鬆,先深呼吸幾次,然後開始。先關注呼氣,再關注吸氣,不知不覺中很快入睡;中醫按摩。按摩百會穴、內關穴、神門穴可以幫助改善睡眠;藥物治療。佐匹克隆、唑吡坦類藥物對失眠均有一定幫助。對於部分失眠較重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短期、適量地配用安眠藥或小劑量抗焦慮、抑鬱劑藥物,配合相應的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