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辱之戰!3萬人100艘軍艦攻島死傷300人,結果島上只有3條狗

2024-01-20   洞察軍事

原標題:恥辱之戰!3萬人100艘軍艦攻島死傷300人,結果島上只有3條狗

1941年,日本偷襲美軍珍珠港之後,美國憤然向日本宣戰,加入了二戰,至此太平洋戰爭就爆發了。美軍實力強大,裝備先進,但面對狡猾的日軍,也時常吃大虧。比如就有一場戰役,美國至今不願提起,堪稱為了最恥辱之戰,當時美軍出動了3萬人攻島,派出了諸多軍艦和戰機,傷亡300多人的情況,結果發現島上只有日本3條狗。

此戰就是1943年的基斯卡島戰役。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日本發起了最大的島嶼爭奪戰—中途島戰役。原本日本的意圖是,先佯攻阿留申群島,以達到迷惑美軍,牽制美軍,以減少美軍進攻日本千島群島的可能。我們都知道,阿圖島、基斯卡島是美國本土,當時卻被日軍攻占。並且日軍還在島嶼上部署了不少的兵力,前者大約2000多士兵,後者大概5000多士兵。

日本將這兩個島嶼作為補給點,為了方便運輸,還在島嶼上修建了軍事基地和機場。島嶼爭奪戰發展到1943年之時,雖然日軍敗仗較多,但對阿留申群島還是堅持鎮守,並派遣了補給艦、潛艇進行物質輸送。連戰連捷的美軍,發誓要將島嶼收復。為了更穩妥,美軍打算先進攻日軍較少的阿圖島,然而,一場激戰過後,瘋狂的日本守軍約2900人,全部採取「玉碎」計劃,使出渾身解數,跟美軍同歸於盡。

最終,日軍2800人陣亡,剩下的被美軍俘虜,而美軍自身也傷亡慘重,打出了心理陰影。為此,為了減少傷亡,美軍決定延遲對基斯卡島的行動,等待援軍的到來。而日本這邊,卻做出了不一樣的戰鬥撤離,這回日軍決定不跟美軍硬碰硬,而是撤離,保存實力為主。於是日本派遣了潛艇,越過美軍的封鎖,在1943年6月從基斯卡島撤走了800多人。

接著在7月份,日本又開始第二次撤離,這回派出了能搭載更多人員的驅逐艦。但由於基斯卡島已經被美軍嚴密封鎖,海面上不僅有各類艦艇,還有巡邏艦,日軍無法靠近。日本決定利用濃霧天氣,瞞天過海。在霧氣最濃的時候,快速靠岸進行撤離任務。就這樣,島嶼上的5000多日軍早已撤離得乾乾淨淨,而美軍卻沒有察覺。

在8月份,美軍援軍到達後,經過嚴密的部署,美軍打算登島,這次出動了3萬美軍,100多艘軍艦,上百架戰機,大量的火炮,作戰當天,剛好也是濃霧天氣,可見度極低,幾米遠都無法看清前方。美軍到達海域附近,就開始了多次大轟炸,投入了上千噸炸藥,幾百發大炮,接著美軍展開登陸,一通激戰下來,美軍傷亡300多人。戰後大家才發現,整個島嶼哪有日軍的影子,一個屍體都沒有,島嶼上只有日軍留下的3條狗。

而美軍的傷亡有些是被日軍埋伏水域的水雷,還有島嶼上的地理,以及美軍互射導致的。不僅如此,日軍還熟悉心理戰,在島嶼的一個小營房裡掛上一個牌子「鼠疫病人隔離所」,瞬間美軍就恐慌了,馬上又找來了醫生,個個接種上疫苗,最後才發現是被日軍給耍了。此戰,讓美軍一直抬不起頭來,至今不願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