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來臨,守護親子關係,從理性玩手機開始

2023-07-13     老張育兒

原標題:假期來臨,守護親子關係,從理性玩手機開始

對於父母而言,假期是他們最痛苦的時間。

非節假日的時候,還能把孩子送到學校,讓他們接受校園氛圍和知識的薰陶;可是節假日,他們卻只能窩在家裡,肆意妄為地玩手機。

尤其是暑假,外面的溫度太高,父母不忍心讓娃出去玩,就只能窩在家裡。可是窩在家裡做什麼呢?這才是最讓父母頭疼的。

有人說:窩在家裡,當然是寫作了,不然還能幹嘛呢?

只能說一句:你還是太年輕!孩子要是能好好寫作業,他就不叫孩子了!

確實,孩子的假期,都是抱著手機,而且是寸步不離的抱著。吃飯、上廁所、睡覺……無時無刻不在看手機。

照這樣下去,別說學習了,就是身體也會熬垮了。很多孩子休息時間不夠,整個人都變得有些呆滯;再有就是對視力的傷害,僅僅一個暑假,班級里戴眼鏡的孩子就過半了……

不得不說:手機,真的是害人不淺!

有人會說:既然手機的危害這麼多,別讓孩子玩就行了,為啥非要給他呢?

只能說一句:孩子的心眼子,比你想像中要多!為了能玩手機,他真的無所不用其極,父母真的防不勝防。

那些玩手機引起的悲劇,真的讓父母害怕了

案例一:

為了玩手機,一名12歲的六年級男生,居然從頂層14樓跳下去,當場就死亡了!究其原因,居然是因為爸媽不讓他玩手機,而心生怨恨。

案例二:

男孩沉迷在手機遊戲中難以自拔,爺爺多次喊叫他吃飯無果,一怒之下搶了他的手機。結果,男孩居然殺了爺爺……

案例三:

15歲男孩太喜歡玩手機,為了實現目的,居然用跳樓輕生的方式威脅父母。無奈,父母只能給他手機,結果卻玩成了腦中風。

生活中,因為玩手機發生的悲劇,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只不過,有些孩子選擇傷害自己,而有些孩子選擇傷害別人。

但不管是哪種結局,對於父母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疼痛。十月懷胎的艱辛,一朝分娩的痛苦,以及多年來的養育,怎能讓父母坦然接受呢?

理性玩手機,才是重中之重

在這個科技時代,若是不讓孩子玩手機的話,也是不現實的。更何況,很多學校布置的作業,都在手機上……

但是,長時間玩手機,父母又會擔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平衡兩者之間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理性,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要保持理性的態度。

作為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玩手機,就立馬發脾氣,使得親子關係一度水火不容;

作為孩子,不要一看到手機就兩眼放光,一玩手機就忘了時間。

可以玩手機,但怎麼玩,親子間要相互商量。從玩遊戲的內容,到玩遊戲的時間,都需要制定規矩。

親子雙方,都要做個言而有信的人,大家都照著規矩辦事。到頭來,自然會收貨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孩子玩了手機,父母也不會生氣,親子關係也得到了保障。

關於玩手機,這些規矩很重要

1、時間限制

在孩子的概念里,玩手機的時間當然是越長越好,而父母則恰好相反。這個時候,就要根據時間長短,展開一次深入的交流,而且要友好。

通常,會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學習狀態來制定。年齡大的小朋友,可以適當多玩一會,畢竟時間太短的話,他們會生壞心思;學習能力強的孩子,也可以適當多獎勵一會兒。

2、軟體內容

最有吸引力的東西,當然是遊戲了,孩子對遊戲都沒有抵抗力。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出面建議,結合孩子的年齡,玩一些該年齡段適合的健康遊戲。

在選擇軟體的時候,儘量遠離內容隱晦的類型,那些不健康的軟體,真的會茶毒孩子幼小的心靈。他們的自制力太差,一旦被這些壞的東西影響,真的會比玩手機更可怕。

3、培養自控力

要說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若是他們的自控力不好,制定多少條規矩,他們還是不會認真遵守,純粹是浪費時間。

聰明的父母,在讓孩子玩手機之前,會先有意培養他的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這樣的話,父母就不用在背後絮絮叨叨,等到時間到了,孩子自然就會主動上交手機,然後做其他事情。

不想讓悲劇發生,就要學會跟孩子和平共處。就像父母,也很難放下手機一樣,所以別總是要求孩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也就別再勉強孩子了!若是真的想讓他徹底不玩手機,那父母要先以身作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3df51d2b67375d37d8c9d23823918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