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八年(前180年),呂后去世。「趙王呂祿為上將軍,呂王產為相國,皆居長安中,聚兵以威大臣,欲為亂。朱虛侯章以呂祿女為婦,知其謀,乃使人陰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兵西,朱虛侯、東牟侯為內應,以誅諸呂,因立齊王為帝。」「齊王既聞此計,乃與其舅父駟鈞、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陰謀發兵。」起兵之後,相國呂產就派大將軍灌嬰往東迎擊劉襄。結果灌嬰走到滎陽就不走了,派人和劉翔約定,共同誅殺諸呂。9月周勃、陳平等開國元勛與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等西漢皇室內外聯合,將呂產、呂祿一黨全部誅殺。
劉襄
在這場動亂中,劉氏宗族裡出力最大的毫無疑問就是齊王劉襄和朱虛侯劉章,不過很尷尬的是,這倆人都沒當上皇帝,反而是那個一直置身事外的代王劉恆登上了帝位。齊王劉襄出了這麼大的力卻沒當上皇帝,原因就在於當初他起兵的時候扣押了琅琊王劉澤,劉澤到了京城拿劉襄舅舅駟鈞名聲不好說事,結果劉襄就這麼與皇位失之交臂了。
劉襄起兵的時候,覺得兵力不夠,就又兼并了琅琊國的兵力,並把劉邦的遠房兄弟琅琊王劉澤扣押了起來。劉澤對劉襄說:「齊悼惠王高皇帝長子,推本言之,而大王高皇帝適長孫也,當立。今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澤於劉氏最為長年,大臣固待澤決計。今大王留臣無為也,不如使我入關計事。」劉襄就聽信了劉澤的話,讓她到了長安。其實說起來劉襄的智商也確實不能做皇帝,自己把人家給扣留了還指望人家給自己說好話,鬼才信呢。可是劉襄就信了,結果自然不用多說。
周勃
劉澤趕到長安的時候這幫功臣已經在討論讓誰坐天子之位了。當時確實有人提出來齊王劉襄是劉邦的長孫,在平滅諸呂的事情中也沒少出力,應該讓他做皇帝。聽到這番話,劉澤立刻跳出來說「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
劉澤的話說到了周勃等人的心坎了。劉襄的舅舅駟鈞的惡名在外遠播,知曉駟鈞事跡不只有劉澤一個人。其他大臣中也有一些人紛紛站出來力證劉澤所說的話並不是虛話。大臣們被呂氏之亂已經弄得頭痛不已,雖說剛平定呂氏,但是如果自己再弄一個翻版的呂氏出來,那是一件很可怕很麻煩的事情。於是他們選擇了脾氣比較溫和,背後又沒有外戚的代王,而劉襄則由他的弟弟劉章勸說回了齊國。
劉襄的最大敗筆就是他放了劉澤,還有一個就是他的外戚勢力太大,他的舅舅的名聲太壞了。就這樣躊躇滿志的齊王劉襄與皇帝之位失之交臂。漢文帝登基之後為了補償他,就於漢文帝元年(前179年)把呂后時期所割出齊國的城陽、琅邪、濟南三郡復歸於齊國。不過劉襄哪還有心思?就在這一年自己就真的憋屈死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29f3ee3e9bb7840a0edf9e43f6df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