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羞恥心」的約束,這3位風口浪尖上的明星,一個比一個離譜

2022-06-17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沒了「羞恥心」的約束,這3位風口浪尖上的明星,一個比一個離譜

2022年的6月,對娛樂圈來說,實在是太熱鬧了。

演員陳赫「賢合莊」火鍋店騷操作不斷,趁唐山熱度發聲明,想要矇混過關,又被人指出稅務問題。

「老戲骨」潘長江高考送祝福,結果被廣大網友戲謔、調侃,甚至挨罵,上了熱搜。

不斷暴雷的張庭,不僅上新產品準備收割下一波韭菜,她還在品牌8周年直播中「為家人加油打氣」。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往。

縱觀這3個風口浪尖上的明星,無一例外,都因錢而來,因錢而往。

在「金錢」的誘惑下,他們不惜以名換利。

作為公眾人物,失去了「羞恥心」的約束,一個比一個離譜。

這3個風口浪尖上的明星和圍繞在他們身邊的熱門事件,以及引發的連鎖反應,接下來我們逐一剖析。

一、陳赫和不斷暴雷的火鍋店

6月11日,陳赫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則聲明。

他表示,自己將作為賢合莊的品牌創始人,和廣大投資商共進退。

當然,大家對於他的說法並不買帳。

因為,事實上他已經退了,而投資商卻深陷其中。

評論區里除了粉絲聲援之外,更多的聲音是在質疑他的聲明空無一物。

這一手「太極」,打得頗為高明。

根據媒體此前深挖的線索,陳赫已經退出了賢合莊,算得上功成身退。

賢合莊也曾發聲明:陳赫沒有收取過天價加盟費,說他「割韭菜」、「跑路」,當心我們告你。

妥妥地替他打了一波「掩護」。

而且,這一次陳赫選擇發聲明的時間點,也格外值得玩味。

大家都在關注唐山事件,熱搜里除了事情的最新進展,就是各路明星的積極發聲。

在這個節骨眼上發聲,既低調又不引人注目,對陳赫而言,顯然是最好的時機。

只是,這份聲明中到底包含幾分「真心實意」,大家心裡都有數。

更嚴重的是,他發完這份聲明沒幾天,就有人舉著身份證,實名舉報他的稅務問題。

陳赫方尚未作出回應。

回顧這場聲勢浩大的鬧劇,其實真相遠不止「明星副業翻車」這麼簡單。

2015年,頗有經濟頭腦的陳赫,玩起了副業。

他聯合兩位朋友,合夥開了一家「賢合莊」火鍋店。

明星跨界經商雖然有名氣加持,但作為一個外行人依舊要面臨很多風險。

成立之初,火鍋店的收入並不可觀。

非但沒有盈利,帳面上還年年虧損。

故事發展到這裡,還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明星搞錢失敗」的案例。

但半路殺出來一個程咬金,味兒就變了。

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周揚」這個名字。

不過,說起「譚鴨血」這個火鍋品牌,很多人就反應過來了。

「譚鴨血」自2018年創立之後,就引爆了川渝一帶。

從剛開始的100多家店,發展到如今的500多家店面。

從偏安一隅,到足跡遍布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已開發國家。

更恐怖的是,譚鴨血締造這樣的神話,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

那麼譚鴨血和賢和莊有什麼關係呢?

沒錯,當賢和莊瀕臨倒閉之際,正是譚鴨血的老闆、四川至膳的創始人周揚伸出了援助之手。

譚鴨血已經被發揮到極致,再也玩不出新花樣。

於是,周揚又將主意打到了賢合莊上,企圖再造一個「譚鴨血神話」。

他先是和陳赫聯手成立一個有限公司,雙方各占將近一半的股份。

你負責提供名氣,打免費的廣告。

我負責開店運營,擴大事業版圖。

二人分工明確,聯手從顧客和加盟商的口袋裡掏錢。

那段時間,賢合莊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請明星前來助陣,在短視頻上發布話題「赫你一起吃火鍋」引起粉絲跟風。

一套操作下來,賢合莊成為當年風頭最勁、最火爆的火鍋店之一。

對比海底撈等老牌火鍋店,用了將近二十年才熬出頭來。

賢合莊這種「明星+火鍋店」的模式,簡直就是物理外掛

利用明星效應引流,再加上火鍋店60%的高額毛利潤。

一年下來,他們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他們要的可不止這些。

眼看賢合莊被盤活了,他們馬上解鎖了「加盟店」的玩法。

只要50萬,你就可以成為明星陳赫的合伙人,獲得高額利潤。

只要50萬,你就不用操心廣告、客源,只需躺著收錢。

50萬,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乍一看,這條件確實很誘人。

所以只用了兩年時間,賢合莊便靠著「加盟模式」開遍全國,擁有將近800家門店。

但只有真正加盟了才知道,50萬買來的不是躺賺。

為了維持品牌的「格調」,開店一定要在繁華商圈,且面積不少於350平米。

為了統一店鋪的「門面」,大到桌子凳子,小到餐具燈泡,由總部全部包圓。

為了保證菜品的「安全」,從菜葉到鍋底必須從總部採買,乾淨又衛生。

房租、裝修、原材料,這些可不在那50萬里。

除此之外,還有水電費、人工費都要從自己腰包里掏。

這前後的開銷加起來,沒200萬還真開不起來。

50萬說白了,就是買回來一個加盟的資格。

更讓加盟商一言難盡的是,這50萬買來的加盟資格還不是「終身有效」

三年之後,還要額外繳納續約費用。

這樣算下來,60%的毛利潤也不顯得多了。

或許剛開始開業,食客們衝著「新鮮感」會來捧場。

一時間,確實有人滿為患的現象。

可隨著「新鮮感」的落幕,菜品量少價格虛高的問題便暴露無遺。

除了粉絲,沒人會花自己腰包里的錢給明星捧場。

漸漸地,客流量就下去了。

陳赫而言,自己什麼都不用操心,只要頂著「老闆」的名義打打廣告,就能坐享其成。

四川至膳而言,自己不用承擔風險,店面就開到了大江南北,血賺了一筆加盟費。

食客而言,大不了就是花了一頓飯錢,也沒什麼大的損失。

所以,「加盟商受傷的世界」就形成了。

700多家店,50萬加盟費。

光這一項加盟費,就已經賺翻了。

在巨額利益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明星下場收割韭菜。

價錢貴,味道一般,衛生不達標。

人家賺的根本不是食客的錢,而是加盟商的錢。

不過這樣玩還有一個缺點。

明星開店,大家都是衝著你的名氣去消費、去加盟。

一旦店鋪出現問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這個明星。

雖然你和店鋪做切割,抽股就走。

可在普羅大眾看來,你依然是責任的負責人,這件事會成為職業生涯中揮之不去的污點。

於是,比開店加盟風險更低的玩兒法應運而生。

二、潘長江和讓他名聲掃地的直播事業

6月初高考時,潘長江錄視頻為高考考生送上祝福。

誰承想,評論區卻是一片烏煙瘴氣。

沒人說他貼心,被祝福的考生只覺得「晦氣」,罵得他連夜刪除視頻。

從春晚常客,到聲名盡失。

這一切,和他315當天被點名批評脫不了干係。

自從李佳琦等主播火了之後,直播帶貨就成了明星撈金的第二條捷徑。

這條路有多好走呢?

第一,不用擔心廠房租金,不用考慮壓貨問題。

第二,不用擔心客流量,電商已經成為消費的主流。

第三,不用擔心賺不到錢,明星帶貨抽成起碼20%起。

第四,不用擔心產品翻車,出現問題大可以全部推給廠家。

開700家店,才能賺3.5億。

直播7小時,成交額就能上億。

比起搞實業賺加盟店的錢,這條路簡直是一條平坦的康莊大道。

前提是,別亂搞。

起初,直播帶貨只是十八線明星的生財副業。

人家正經一線二線的演員,壓根就瞧不上,總覺得是自降咖位。

可隨著越來越多的明星意識到直播帶貨能帶來暴利,他們忙不迭的放下自己的面子,跑到直播間裡大喊「買買買!」

「紫霞仙子」不和「至尊寶」談戀愛,跑到直播間沖你wink推銷小家電。

「鳩摩智」不再痴迷武學,恭恭敬敬的朝你推銷起大紅袍。

「宇文玥」不去忙著撈媳婦兒,在直播間裡賣起日用品。

當然,還有咱們的主角潘長江。

以前人們管他叫潘叔,現在大家都喊他潘子。

潘子煞費苦心的勸退了嘎子這個競爭對手,然後自己去搞直播帶貨。

順手為網絡用語文化做出貢獻,「潘嘎之交」載入史冊。

要是本本分分賺錢也就罷了,直播帶貨未嘗不是明星們的一條出路。

可偏偏慾壑難填,賺了還想賺更多。

於是幾乎零風險的直播帶貨,也開始頻頻翻車。

以次充好、抬高價格就罷了,還有人直接賣假貨。

買家拿到手後質疑產品真偽,人家也不怕,將鍋推到不知名的工作人員身上,自己照常直播帶貨。

本來大家是想賺錢,誰知後來竟然逐漸發展到在邊緣來回試探。

帶貨的潘子,也遇上過這樣的問題。

315晚會當天,他被點名批評「為賣酒無底線」。

直播間裡,潘子一口一個「家人」。

他在直播間賣酒的故事,經過網絡不斷發酵,逐漸演變成自己和老總稱兄道弟,灌醉對方將價格打了下來。

儘管他特地錄視頻澄清:

「潘子沒說過這種話。」

「潘子被汙衊很受傷。」

但直播水深,潘長江總算是領略到了。

憑他原先積攢下來的國民度和口碑,原本可以躋身老藝術家之列。

結果卻因為直播帶貨惹了一身騷,「老戲骨」終究沒把握住。

三、在「紅線」上反覆橫跳的張庭

相信大家對張庭的事情都有所耳聞。

經營方式頗有爭議的林瑞陽和張庭夫婦,終於在今年被正式立案,並處以高額罰款。

本以為這兩口子要被連根拔起了,想不到最近張庭又出來整活了。

隨著上海解封,張庭公司也將復工提上日程。

她用不同的ID在自己的微商群里鼓舞士氣,還悄悄上了新產品。

甚至於公司的八周年慶祝活動也在加緊籌備著,看起來絲毫沒有受到輿論的影響。

如果說現在的明星直播賣假貨、虛假宣傳是在邊緣徘徊。

那麼張庭就是娛樂圈為了賺錢挑戰紅線的「狠人」。

現在明星開餐飲、玩兒直播帶貨,用名氣變現的玩法都是小意思,都是庭姐玩兒剩下的。

比起營銷,庭姐敢說第一,真沒人敢說第二。

給品牌加情懷:老公為了讓老婆青春永駐,特意研發「活酵母」護膚成分。

給公司加宣傳:請各路圈內好友發文吹「彩虹屁」,拉眾多明星入股投資。

給自己立人設:炫富、秀恩愛,營造一種入股不虧,你也能過上這種好生活的幻象。

只是這種不比誰產品賣的多,只比誰下線多的賺錢方式,看起來著實不像正經公司的營生。

至於到底像什麼,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

可不得不說,人家還真就賺到錢了。

花17億買下一棟樓,轉手就送給閨蜜價值一億的一整層。

房產多到住不完,偶爾回家一趟還會迷路。

當她在俯瞰黃浦江的豪宅中,悠閒地喝著咖啡時。

那些用了她產品爛臉的顧客,卻投訴無門。

那些當她代理賠到血本無歸的人,幾欲放棄生命。

賺到錢的是她,最後哭慘的也是她。

全國上下因為袁隆平先生的去世,陷入悲痛時。

張庭在直播間賣力吆喝著自己的產品。

有良心的網友自然是看不下去,紛紛表示此舉多有不妥。

誰知,第二天「張庭大哭」的詞條竟登上熱搜,大有藉機蹭熱度之嫌。

她在鏡頭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受了多大的委屈。

可她翻來覆去倒苦水的,也只有那麼幾句話,聽起來十分搞笑:

「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我要吃飯、要睡覺、要哄小孩、要看病...」

得了便宜還賣乖,可怕的是,張庭只是娛樂圈現狀的一個縮影。

四、明星是高危職業嗎?

曾經有一個「明星是否為高危職業」的詞條,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

不少明星紛紛出來發聲,呼籲大家正確看待這個職業。

此後,明星賣慘似乎成了理所應當。

但凡受了一點委屈,馬上就要跳出來「爭取權利」。

主持功底備受爭議的張大大,在節目上表示自己壓力大到脫髮。

導師郭敬明也加入了賣慘行列,聲稱自己很少受到表揚。

選秀出道的吳宣儀因為被粉絲批評衣品,發微博表示「這個圈子的女孩兒不被善待」。

可他們真的慘嗎?

張大大橫空出世,拿下眾多綜藝主持,日常就是和明星好友吃吃喝喝。

郭敬明的作品空洞浮華,頂著「抄襲」的帽子拿到了真金白銀。

吳宣儀一邊發博表示委屈,一邊在節目上放話:「你越說丑,我就越要買。」

想要從觀眾兜里掏錢,又不想迎合觀眾,完事兒還要哭慘。

想站著就把錢賺了,這站姿明顯有問題!

如果說現在的明星是高危職業,那麼讓真正敬業的明星們情何以堪?

成龍、謝霆鋒因太過拚命被保險公司拒收,全身上下多處拍戲留下的傷口。

楊紫瓊、楊麗菁拍打戲不用替身,幾次為了拍戲險些丟掉小命,被譽為「女版成龍」。

什麼是高危?

這才是高危。

可現在,拍戲用替身摳圖的明星一天片酬208萬。

小鮮肉拍一部綜藝張口就要8000萬,還不一定能來,得先花600萬討好他老媽。

拍一部戲就爆火的男明星,一夜之間身價激增,代言費800萬起步。

他們拿著天價片酬,還想盡辦法開直播帶貨、開餐館撈金,最後還不遵守職業道德,說翻車就翻車。

高危的不是明星,高危的是隨時準備塌房的粉絲。

為了賺錢,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更有甚者在紅線邊緣來回試探。

錢賺到了,完事還要求同情,認為大家心疼他理所應當。

丟了本心,丟了道德,更丟了為人的羞恥心。

一個人丟了羞恥心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行業都丟了羞恥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175df5a33901a2cc26dee0721d6f0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