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後一個月,
怎麼能沒有一部壓軸大片?
《最後的決鬥》
不論是陣容還是投資,這都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大片。
陣容上,導演是現年84歲的雷德利老爺子,主演是朱迪·科默、馬特·達蒙、亞當·德賴弗、本·阿弗萊克。
沒錯,達蒙和大本這對好基友又在電影里同框了。不過,別指望他們在電影里還是好基友。
投資上,這部電影耗資1億美元,只為還原14世紀的法國。
不管怎麼看,這部電影都是2021年必看電影之一。
一場中世紀的決鬥,究竟有什麼好看的?
01
1386年,一場由國王旁觀的生死決鬥在巴黎展開。
決鬥的雙方是騎士尚德卡魯日和上尉賈克勒格里。
與其說這是場決鬥,不如說這是場通過決鬥進行的審判。
怎麼講?
一切都要從尚和賈克的關係變化說起。
尚是貝列姆堡壘的上尉之子。雖然妻兒在瘟疫中死去,家族在戰爭中破產,好在他還有上尉頭銜和堡壘可以繼承。
賈克家境雖不如尚,但他能言善辯又懂數學,很容易就討得了領主皮耶的歡心,成為皮耶身邊的紅人。
利摩日之戰中,尚救了賈克一命。
之後,尚娶了叛國者之女瑪格麗特為妻。沒想到,皮耶把本屬於瑪格麗特嫁妝的一塊好地賜給了賈克。
尚為此向國王控告皮耶的行為,此舉不僅沒讓他要回土地,還讓他失去了堡壘和世襲之位。
巧了,皮耶把本該尚繼承的堡壘和上尉之職也都賜給了賈克。
一次巴黎收租歸來,瑪格麗特告訴尚,賈克闖進家裡強暴了她。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尚向國王提出了控告,賈克卻堅稱自己和瑪格麗特是兩情相悅,根本不存在強暴。
口說無憑,怎麼證明呢?
沒有證據,沒人能證明。
那怎麼辦?
通過決鬥,讓上帝來判決,活下來的一方就是誠實的一方,死去一方的屍體將會被吊起來示眾。
當然,如果尚在決鬥中死去,瑪格麗特也將被扒光衣服活活燒死。
既然決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連帶著名譽可能還要受損,尚為什麼非要決鬥,賈克為什麼也同意了決鬥?
看看他們各自口中的事情真相就知道了。
電影根據3個當事人口中的真相分為三個章節。
直到在瑪格麗特的講述里,最客觀的真相才隱隱浮現出來。
三種真相一對比,我們可以看到,
在尚的視角和賈克的視角里,他們都不同程度地把自己給美化了。
事還是那些事,人和細節卻截然不同。
02
在尚的視角里,
他是驍勇的戰士,是愛妻子的丈夫,是被朋友背叛的實在人。
在賈克的視角里,
他是念舊情的朋友,是風流倜儻的萬人迷,是領主的得力助手。
但在外人的視角里,尚和賈克都不是他們自以為的模樣。
同樣是利摩日之戰。
尚的回憶突出的是自己的驍勇,賈克的回憶突出的是尚的魯莽。
尚認為自己雖敗猶榮,賈克卻覺得這場失敗純粹由尚的魯莽所導致。
同樣是好友心生嫌隙。
尚的回憶突出賈克的冷漠和狡猾,賈克的回憶里自己則為尚說盡了好話。
同樣是尚和瑪格麗特的婚姻。
在尚看來,他和瑪格麗特伉儷情深。
他愛妻子勝過愛她的嫁妝,他之所以因為一塊地控告皮耶是因為妻子對那塊地戀戀不捨。
久別重逢後,他會把妻子緊緊地抱在懷裡。
聽聞妻子被強暴,他二話不說就要幫妻子伸張正義。
在瑪格麗特看來,事實全然不是如此。
尚會因為陪嫁的嫁妝里少了一塊地而在婚禮上大發雷霆。
尚只把瑪格麗特當做生育工具和發泄工具,全然不顧她的感受。
久別重逢時,尚會因為看到了妻子的低胸衣服而罵她像妓女。
得知瑪格麗特被強暴後,尚暴怒不已。
一再質問妻子有沒有挑逗賈克,並第N次粗魯地「上」了妻子。
他之所以要因為此事和賈克決鬥,並非出於愛妻心切,而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和名譽。
同樣是賈克和瑪格麗特的相處。
在賈克眼中,兩個人一見如故,交談甚歡。
自己對瑪格麗特情根深種,瑪格麗特只是有礙於有夫之婦的身份才沒有表露心跡。
自己也沒有強暴瑪格麗特,瑪格麗特在過程中一直欲拒還迎,十分享受。
但在瑪格麗特眼中,兩個人的交談純屬禮貌性質,自己並沒有做出任何讓人誤解的舉動。
賈克強暴她時,她大聲叫喊,拚命掙扎,痛苦又絕望。
一個細節。
賈克的回憶里,瑪格麗特在逃跑時故意脫下了鞋子,帶著欲拒還迎的意味。
瑪格麗特的回憶里,驚懼慌亂之下鞋子不慎掉落在地,更像是無助的象徵。
藉由三個人的視角對比,
男性的虛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中世紀女性受壓迫的境遇也更讓人感同身受。
03
有人要說了。
尚再怎麼粗魯,不是也願意為妻子拚命嗎?
可是,他這麼做真的是為了妻子嗎?
畢竟,他已經近乎一無所有,不如用決鬥來賭一賭。
如果勝利,他就能再次成為萬人敬仰的英雄,事實也果真如此。
要知道,他為了不讓瑪格麗特阻止自己決鬥,從來沒有告訴瑪格麗特,如果決鬥失敗她將被剝去衣服活活燒死。
有人又要說了。
賈克再怎麼風流,萬一對瑪格麗特真是情根深種了呢?
但即便是在賈克的視角里,他對待瑪格麗特和對待妓女也沒什麼兩樣,他對瑪格麗特的所作所為同樣粗暴至極。
只有在瑪格麗特的視角里,我們才能完整而又清晰地看到一個中世紀女性的悲慘遭遇。
在中世紀,女性是丈夫的私人財產。
丈夫把瑪格麗特當生育機器,不允許她穿暴露的衣服,不允許她出門,甚至一直把她關在家裡。
其他男人把瑪格麗特當性符號,接近她不過是為了粗暴占有她,最後還要說是她勾引在先。
在中世紀,女性卑微而又沉默。
當瑪格麗特說出事實,控告賈克時,沒有人和她站在一起。
婆婆責怪她毀了尚,說自己以前也被強暴過,卻為了丈夫的名譽選擇了沉默。
閨蜜直接背叛了她,即使閨蜜自己不止一次誇過賈克長得英俊。
法庭上,瑪格麗特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所有人再度「強暴」。
法官一遍遍追問她被強暴的細節,連她說過賈克長得帥都成了罪證。
決鬥中,尚勝利了,但這種勝利和正義無關,更與瑪格麗特無關。
觀眾為瑪格麗特鬆了一口氣,也僅僅是因為她不用被扒光衣服活活燒死。
《最後的決鬥》講的是女性,是人性,又何嘗不是歷史?
歷史一向由強者書寫。
但如果換一個視角,歷史又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真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10064300_61654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