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讓帶盆多肉,小朋友帶來「剁肉」,網友:這一幕,我見過!

2021-12-18     幼兒園全攻略

原標題:幼兒園讓帶盆多肉,小朋友帶來「剁肉」,網友:這一幕,我見過!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幼教不易,任重道遠。

孩子上幼兒園後,家長的確是輕鬆了不少。

說是家長解放了的確是過了點,畢竟學齡前還是強調家園共育。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和父母任何一方!

但是要承認,家長的確是不再擔心孩子的一日三餐了,畢竟絕大部分的白天時間的教育和安全都由老師負責了。

有幼兒園老師在,家長還是很放心的!

除了偶爾的親子活動需要家長出場外,頂多就是做一些親子手工,或提供一些教玩具的材料讓孩子從家裡帶到學校。

說到親子手工,讓不少家長頭疼!對於手殘黨來說,的確很頭大。

但是再頭大,也總比輔導小學生的作業好吧。

只要幼兒園班上不是太「內卷」,做個手工結果整個青銅鼎出來都還好吧。

那還有些時候,老師為了豐富遊戲活動,培養孩子們的觀察或記錄的能力。也許是豐富植物角,也許是打造科學區。

會讓小朋友帶一些綠植或者是小動物來幼兒園。可那些幼兒園老師叫帶的東西,孩子回家傳錯話系列,能讓老師笑出眼淚。

這不山東泰安一個幼兒園的老師,通知小朋友帶多肉植物到學校觀察,沒想到的是,也可以說是一直曾幻想的事,終於發生了!

叫帶「多肉」,帶成「剁肉」

多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都喜歡在家裡養幾盆,便宜不說,還好養活。

是像略略這種養啥啥死的愛好者的福音!家裡放了幾盆多肉,經常十天半月不澆水,也能活得好好的。

幼兒園老師讓帶一盆多肉來學校,給父母的壓力或負擔也不大。家長們還是相當地支持的!可這個小朋友厲害了。

多肉沒帶成,帶來了好多肉!

幼兒園的徐老師解釋道:是小班的小朋友,才入園,也不認識不了解啥是多肉。理解錯了後,回家跟家長表達的就是老師喊帶很多肉。

小朋友是小可愛,家長更是大可愛!

老師喊帶啥就帶吧,也沒有質疑,說不定是老師教炒菜呢!

於是家長就給小朋友準備了,冰箱裡也沒整塊肉啊,冷藏室里有一袋子的剁肉,那就給孩子裝上吧。完成任務!

一袋子的剁肉,就被小朋友從家裡帶到了幼兒園。

徐老師看到也笑了!告知了家長其實是要帶「多肉」,是帶植物,而不是帶「剁肉」。

家長也是忍俊不禁,接著在家長的允許下,肉也沒帶回家了,直接給後廚加餐了吧!

每年都有畫風清奇的小朋友,實在是太可愛了!

今年是剁肉,往年可是直接的一塊肉。

也不知道是小朋友真不認識,還是嫌幼兒園伙食不好想加餐了!

大人嘴中的「多肉」,和小朋友眼中的「多肉」那不是一個意思的。

這好笑又可愛的一幕,也讓網友們回想起了那個帶魚觀察的小朋友。

網友們隔空喊話:兩個小朋友,拜把子吧!拜把子後,就能有魚有肉了。

孩子回家傳錯話的系列,能把肚子笑痛

你說孩子年齡小,聽不懂沒理解到老師的意思就算了。

孩子夠實在,家長也夠實誠。也不願多問一句老師,現在線上溝通這麼方便。

也許家長也有社交恐懼症吧!你別說,略略也就見過的,老師很想跟家長溝通,家長卻總是避而不談,接孩子都是躲著的,也是夠醉人的了。

這就是孩子回家傳錯話,家長還真的完美配合的原因之一。也感謝你們的「演出」,給大家增添了不少樂趣和歡笑!

當老師叫小朋友第二天帶水壺,疫情期間嘛,用自己的水壺更健康更衛生,絕大多數小朋友帶的水壺是這樣的:

有的小朋友帶的「水壺」是這樣的:

帶錯了嗎!絕對沒有啊!這是老師的問題了啊!哈哈哈。

萬聖節或聖誕節要到了,有的幼兒園想做南瓜燈的活動。

讓家長跟孩子親子手工,帶個製作好的南瓜燈到幼兒園!

絕大多數孩子帶的南瓜燈是這樣的:

有的小朋友帶的是個大南瓜!燈呢?熄燈了嗎?

老師:今天看來又要加餐了,後廚加個炒南瓜吧。

幼兒園要舉辦運動會,老師讓小朋友第二天帶個馬扎,方便觀看比賽。

絕大多數小朋友帶的馬扎是這樣的:

有的家長就厲害了!給小朋友帶的是螞蚱。

真是辛苦家長了,別人馬扎都是去買,你帶個螞蚱還要自己去捉。

略略寄語

那些年,我們帶錯的話。通訊方式是越來越方便了,但是我們還是不得不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當然了漢語總是一詞多義一字多音,容易出誤會或鬧玩笑話。

記得有網友分享過,學校讓帶凳子,結果他帶成豆子。學校說做水果沙拉,家長給帶的是黃瓜。老師讓帶吸管,結果孩子聽成了西瓜。

帶錯話,帶錯東西,不怪孩子,也不怪家長,更不怪老師。沒啥大不了的,是美好的童年記憶!開心一樂,何嘗不可?

今日話題:
你小時候有帶錯過什麼話嗎?
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贊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09622859_12068484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