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冒,咳嗽,肺炎不斷,醫院裡擠滿了病人。
所以家裡有娃的,加絨、加厚的羽絨服可要及時給他穿上,畢竟小小身板經不得凍。
但市面上的羽絨服從價格到款式,都看得人眼花繚亂。
這不,今年連羽絨服都刺客都來了。
大人的羽絨服動輒3、4千,就連兒童羽絨服,也普遍都要大幾百塊……
也難怪各位媽媽們紛紛吐槽貴。
那如何給孩子挑選羽絨服?怎麼能買到性價比高又保暖的羽絨服呢?
這裡給大家整理了一篇實用乾貨。
一個關鍵詞,讀懂羽絨服新國標
去年年初,我國發布了GB/T14272-2021《羽絨服裝》標準,並於2022年4月1日正式實施。
其中,最值得媽媽關注的是,把「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
這裡先給大家說說絨子和絨絲的區別。
·絨子:朵絨、屬於未成熟絨、類似絨和損傷絨的總稱,呈蒲公英小傘狀,比較蓬鬆,是一朵羽絨中最優質的部分。
·絨絲:朵絨上掉下來的單絲,呈一根一根的絲狀,沒有蓬鬆感。
可以看出,從「含絨量」到「絨子含量」的改變,無疑是在保暖性,蓬鬆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少細心的媽媽會發現,有些劣質羽絨服就是在羽絨服里填充很多絨絲廢料。
所以很多標籤「含絨量90%」的羽絨服,孩子穿起來還是覺得不暖和。
而這次《羽絨服裝》標準的修改,能更直觀的判斷羽絨服的品質,商家也不能將沒有保暖作用的絨絲廢料計入含絨量。
所以想要買保暖的羽絨服,只需要關注絨子含量。
一個標準,就能直觀判斷羽絨服的品質,是不是省心多了。
四個標準,判斷羽絨服
影響羽絨服保暖程度的三個因素:絨子含量、充絨量和蓬鬆度。
絨子含量:
如果說想買一件保暖的羽絨服,建議大家選擇絨子含量90%或以上。
而低於50%的絨子含量,則基本可以判定為刺客羽絨服,就不建議各位媽媽們購買了。
充絨量:
是一件羽絨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絨總重量,一般來說,充絨量越多則越保暖。
這裡也給各位媽媽們做一個克數參考:
以一米六身高,普通短款羽絨服為例:
一般小於120g,是屬於輕羽絨,比較適合初冬穿。
130到180g屬於標準羽絨服的含量,基本可以應對零度左右的天氣。
大於180g就屬於非常保暖的羽絨服,屬於寒冷天氣,或者是東北城市戶外穿,主打一個禦寒。
很多百元羽絨服之所以便宜,就是充絨量沒達標。
充絨量只有16g,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蓬鬆度:
其實通俗點來說,羽絨越蓬鬆,保暖性能就越好。
一般羽絨服蓬鬆度分為四個等級。
400FP-450FP 中等
500FP-550FP 良好
550FP-750FP 好
750FP-900FP 優秀
保暖的羽絨服,蓬鬆度至少要650+FP,如果是東北寒冷天氣則可能需要800+FP。
但越高越膨脹,這不,孩子們校服套羽絨服腫成「麵包」
出於保暖安全考慮,廣東、福建、浙江等地近日陸續明確:不要強制學生穿校服。
所以媽媽們,千萬別一味追求高蓬鬆度。
清潔度:
有時候媽媽們會覺得,羽絨服買回來有股味道,其實就是羽絨服的羽絨清潔沒做好。
清潔度也叫濁度,是水洗羽絨後過濾液的渾濁度。
水洗液越清澈,清潔度就越高,羽毛絨就越乾淨衛生。
所以日常挑選羽絨服的時候清潔度還是越高越好。
國標要求羽絨服的清潔度在450+以上,800為優質羽絨,1000+就是行業頂配標準了。
羽絨服選購誤區
1、鵝絨的保暖性能優於鴨絨?
雖然這幾年商家一直推崇鵝絨,但這種說話太絕對了。
無論是鵝絨還是鴨絨,都需要看羽絨成熟度,一般來說成熟度越高的禽鳥,所以產生的羽絨質量越好。
所以說鵝絨的保暖性能優於鴨絨,只能是羽絨成熟度相同的情況下。
所以各位媽媽們,千萬不要只盯著鵝絨買,一些優質的鴨絨羽絨服其實也是可以考慮,性價比也更高。
2、白絨比灰絨更好?
·白絨:由白色水禽產出的絨子
·灰絨:由雜色水禽產出的絨子
鴨絨又分為灰鴨絨和白鴨絨,一般來說灰鴨絨的價格更低。
因為灰鴨絨的味道會比白鴨絨更重,但羽絨在填充之前,是需要經過嚴格的工藝處理和水洗消毒程序,所以基本聞不出來什麼味道。
所以,除非是淺色羽絨服,擔心出現透色,否則選擇灰鴨絨性價比會更高。
怎麼保養羽絨服
1、減少水洗
一般建議一年只清洗一次羽絨服。
如果說孩子吃東西或者是玩耍的時候,出現羽絨服局部髒了,可以選擇用中性洗衣液,或者是熱毛巾及時擦除。
2、避免暴曬
為了避免面料和羽絨的老化,在洗完羽絨服之後,只需要拿到通風處晾乾即可,千萬不要因為乾的快,而選擇放在太陽底下暴曬。
3、減少摺疊
很多媽媽在收納的時候,會把羽絨擠壓成團,增加衣櫃空間。
但這樣會擠壓裡面的絨毛,從而降低蓬鬆度,所以最好是將羽絨服懸掛存放。
—End—
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都已經學會了怎麼挑羽絨服?
其實,冬季早晚溫差大,除了選好羽絨服,媽媽們巧選實用的小件衣物,比如薄帽子、馬甲、長襪子等。
除了能隨時隨地幫孩子保暖和防風,而且更加方便穿脫,很實用。
畢竟,今年媽媽們的最大心愿,就是孩子能不感冒,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