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穿越艱難奔向未來

2022-04-28     抱朴財經

原標題:深圳經濟穿越艱難奔向未來

船長靠譜,疫情防控精準,深港未來一定會通關,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一些產品供不應求……深圳已經穿越至暗時刻,正在奔向雖然艱難但充滿希望和力量的未來!

作者:今綸

本期輪值總編輯:劉峻鑠

(博士、抱朴智庫秘書長)

歷史似乎真有輪迴。

2012年一季度,深圳的經濟增速(5.8%)低於重慶(14.4%)、天津(14.7%);2022年一季度,深圳的經濟增速(2%)又低於重慶(5.2%),但高於天津(0.1%)。

十年前,天津和重慶的GDP總量、增速首次趕超深圳,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

十年後,重慶的經濟增速超越深圳已經無人注意。

其實,一切都在十年前被定下基調。

2012年,時任深圳市市長許勤面對媒體、公眾的詢問,公開表示,「要從習慣、思維上有所轉變,現在的深圳,要從高速增長變為穩定增長。」他認為,深圳經濟已經發展到今天,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我最擔心的不是增速放緩,而是結構沒有得到優化、質量沒有得到提升」。

這是我們理解城市競爭的重要標尺。

4月27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為7064.61億元,同比增長2.0%。

單從「2%」這個數據看,確實難言理想,因為低於廣東的平均增速3.3%,也低於全國的平均增速4.8%。

不過,抱朴財經的結論是:深圳經濟已經穿越至暗時刻。

我們會從原因、結構、未來三方面來論述。

01 三大因素導致深圳降速

深圳經濟自去年以來,其實一直走在一個自我降溫、擠泡沫、強實體經濟的過程中。

為什麼這麼說?

深圳樓市調控從去年4月份加大力度,基本上就如同拿了RPG-29火箭筒一樣,炒房客被打得魂飛魄散,生生把深圳變成了「不炒房示範區」。

這是好事,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消費、稅收以及金融方面的部分降速。

長遠來看,深度調控是必須的,這一轉型的代價值得付出。

據深圳市住建局公布的數據統計,今年2月份全市一手住宅共成交1959套,同比增長率為-43%,環比增長率為-45%;二手房網簽量為906套,環比增長率為-43%,同比增長率為-83%。

深圳2022年2月二手房網簽數據。數據來源:深房中協中介標準指數

如何解決深圳人的住房問題?深圳在2022年要建設籌集公共住房11萬套(間),供應分配5.5萬套(間),新增基礎教育學位20萬個……

其次,疫情的影響對深圳影響比較大,我印象最深的幾個新聞是:

福田區的醫護工作人員在徵得居民同意後,對部分小區里的居民家實行排查,以防有偷渡的感染者隱藏在居民的家中。排查時每個柜子都打開查看,甚至連床底下都要查看一下。

類似於大鵬這樣的區域在海邊增加了探照燈、防偷渡的人工智慧報警系統,只要有偷渡者過來的,立馬會有巡邏隊一擁而上。

深圳的朋友說,過年之後,基本就沒有幾天能安心上班的,疫情確實影響了賺錢。

深圳最後迫於形勢,啟動「七天慢生活」,幸虧食品供應鏈做得比較好,迅速擊退了病毒,但經濟的恢復沒那麼快,需要時間。

3月份深圳「暫停7天」

原因之三當然就是,香港與深圳目前尚未通關,香港和深圳之間的關聯密切,香港在一季度同樣是飽受疫情困擾,這對深圳的外貿、旅遊、酒店、餐飲等行業影響較大。

而且這種影響已經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了。

再加上其他因素的擾動,深圳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保持在2%其實已經屬於不錯的成績,畢竟總量很大,依然是中國第三城。

02 產業結構的優化在持續

另外一方面,我們講講產業結構及其優化,這很重要。

因為就GDP而言,把城市的道路全部挖一遍,這會產生很高的GDP數據。

如果做先進位造業,比如製造晶片,發展新能源車,在初期未必有挖路的GDP那麼高,但對於城市經濟結構的持續改善而言,其實還是力促更多先進位造業落地、生產更有利於城市發展。

所以,對於深圳這樣的城市,我們更要關注她的產業結構有沒有持續改善,如果有持續改善,而且方向是對的,那就忽略波動好了。

尤其是多重階段性利空疊加的時段,只能咬牙熬下去。

深圳市前市長許勤先生說過:「我最擔心的不是增速放緩,而是結構沒有得到優化、質量沒有得到提升」。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那麼,深圳的產業結構改善得如何呢?

我們還是拿數據說話: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

主要行業大類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2%,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1.9%,汽車製造業增長62.0%。

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增勢良好,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智慧型手機、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產量分別增長195.4%、150.3%、51.3%、29.2%、20.7%。

也就是說,製造業是在賺錢的,結構是在持續優化的,有些高技術產品的產量不是雙位數增長,而是三位數增長。

深圳的先進位造業扛住了疫情干擾以及其他利空,這就不容易了。

正因為應對得法,一季度深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9%,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52.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33.6%,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40.5%,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84.0%

也就是說,資金的信心還在,還在加碼深圳,這就夠了。

干任何事情都是要拿結果說話的,一季度,深圳的錢袋子如何?

深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054.51億元,同比增長1.3%。這個絕對值在全國也是位居前列的。

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持續較快增長。3月末,深圳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113063.95億元,同比增長9.2%。

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79720.75億元,同比增長11.2%。

貸款餘額增速為雙位數,存款餘額的增速接近雙位數。

消費、外貿確實受了影響,但深圳總體的產業進階方向是對的,結構在持續優化中,大家其實不用過度關注極端情況下的數據表現。

03 深圳奔向充滿希望的未來

現在已經是二季度了,我們必須前瞻一下未來。

深圳的二季度乃至全年的經濟數據會如何?抱朴財經的看法,將從一季度的低點反彈,而且增速表現將回歸平均水準之上。

為什麼?三大理由,再加一個特別理由。

深圳樓市恐怕很難在今年大幅度放鬆調控,更不可能重現炒房的熱鬧場景。但樓市總有剛需,買得起的剛需會買,買不起的符合條件的會去考慮保障房、安居房、人才房,買房之後就會有消費,買家具、買家電等等。

深圳的人口基數大,年輕人多,只要給他們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減輕高房價對他們荷包的壓力,消費力會回來,並且增長。

簡而言之,樓市帶動的消費力和金融數據也會緩慢恢復,但別指望成交量回到巔峰時刻。

至於疫情方面,深圳再出現「7天慢生活」的可能性不大,深圳目前的疫情防控措施是比較到位的,可能個別地方、細節還有爭議,但總體來說,措施、節奏、速度、專業度把握得比較好。

而且深圳人也對疾控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讚揚,願意積極配合疾控的工作,畢竟大家都希望持續穩定「搞錢」。

截至4月27日0-24時,深圳無本土新增病例,社會面連續第14天清零。所以,這一點也可以放心。

再就是香港因素,香港已經重新奔向繁榮,恭喜香港同胞。香港逐漸走上正軌,長期來看,對深圳肯定是利大於弊。

深圳人需要等待的是,香港和深圳什麼時候可以正常通關?雖然目前看來遙遙無期,但總有一天會通關的,相信人類的智慧,也要相信醫學的進步,還要等待政策的變化。

香港通關這個利好一旦兌現,深圳的外貿、金融、旅遊、餐飲、酒店肯定會受到正面提振。

這三大因素向正向轉化是毫無疑問的,只是時間問題。

但深圳的利好不止於此,深圳的新書記孟凡利於本月官宣上任之後,抱朴財經觀察到孟凡利在前一個職務——包頭市委書記的崗位上表現卓異。

我們還是拿數據說話:

今年一季度,包頭的GDP增速高達8%!內蒙古GDP同比增長5.8%,包頭超過全省數據2%以上!

一季度,包頭招商引資累計對接企業1422家,簽約387個項目,協議總投資3826.8億元,落地203個,已開工46個項目。其中,簽約500強企業35個,落地17個;簽約上市企業23個,落地17個。

這可是內蒙古的包頭!

船長靠譜,疫情防控精準,深港未來一定會通關,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一些產品供不應求……

深圳已經穿越至暗時刻,正在奔向雖然艱難但充滿希望和力量的未來!

溫斯頓·邱吉爾說: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可貴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深圳,當然是那座當仁不讓的勇氣之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0030ad4f7692732fab744196e15b2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