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終有一天你會明白,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2019-12-08     相思梧葉心情絮語

01

忽然發現,羅晉應該是男演員里最善於演哭戲的。不管是以前看過的《封神演義》,還是現在正在在追《鶴唳華亭》里,他所飾演的角色都一直在哭。

不過,相比於《封神演義》里楊戩沒來由的哭,《鶴唳華亭》里的蕭定權卻是每次都哭得恰到好處——

《鶴唳華亭》的劇情設定里,蕭定權一直是個不得寵的孩子——為了見母親最後一面不得不用計誆開宮門,卻被定為大不敬之罪;母親臨終時沒有在旁侍奉,又被斥之為不孝。

進一步是錯,退一步也是錯,雖然不知道在老皇帝的眼裡,這個兒子究竟有多少分量,但是在外人看來,這確實是不得寵的徵兆。

為了得到父親的重視,蕭定權不可謂不努力,只可惜,沒有找對方向的努力,只會讓他一步步滑向深淵。

無論是他自己給自己挖了坑,還是眾臣子好心辦了壞事,每一次就算能勝利,也只能是險勝,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那種。

本來很想讓自己的父親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可是每次都輸給了蕭定棠和李柏舟,蕭睿鑒看到的只是這個兒子的各種不堪。

為了守護那些自己珍惜的東西,他一次又一次地退讓,每一次的抉擇,都痛徹心扉,於是從第一集開始,我們的太子殿下就只能這樣哭著過來了。

雖然能理解蕭定權的苦楚,但是他每次都這麼哭,看得人很是著急。

視頻截圖

02

如果不是蕭定棠一直虎視眈眈的話,蕭定權無疑是最好的太子,宅心仁厚,識大體曉大局,可是在這樣強敵環繞的局勢下,他所有的善良與思慮,就只能是蠢。

為了皇室的顏面,他在邸報上使手段,目的就是為了不讓蕭定棠被賞賜玉帶這件事傳出去,畢竟在劇情設定里,這是不合祖制的。只是他不曾想到,他做了初一,別人還能做十五。

那天一早,他就去找皇帝認罪,說實話,按照他最初的想法,這也不是什麼大罪,只是不曾想皇帝拿到的邸報卻不是他預想中的那一份,而是想要破壞皇帝大局的邸報。

還沒看清邸報內容,他就匆匆認了罪;得知真相之後,他又馬上否認。這樣的說辭,別說疑心甚重的蕭睿鑒,就連我都沒辦法相信。

於是,他把自己折了進去。

在這件事,蕭定權著實有點蠢,因為這樣一來,搭進去不僅是他自己,還有那些真心為他的人。

為了證明他的清白,顧逢恩他們竭盡全力,終於查清了邸報案的真相,皇上也知道了這一切,這本是最好的結局。

誰曾想這邊已經辦好了一切,而那邊的關鍵人物陸文昔卻出了岔子,先是弄丟了印章,為了找回印章又把自己耽擱在了行宮裡。

因為陸文昔的失誤,所造成的最大後果就是太子無事的消息沒有傳出去,那些忠心於太子的御史們,只好按照既定計劃前去請命。

03

雖然我知道,這一切不過是劇情需要,但是看到陸英他們帶著一群御史出現在皇宮門口的時候,我甚至覺得陸文昔就是李柏舟他們派來的臥底。

溫暖不過三分鐘,因為御史們的請願,蕭定權和蕭睿鑒好不容易緩和起來的父子關係,瞬間化為烏有。

那一刻,蕭睿鑒看蕭定權的眼神里,滿滿的都是厭惡。

其實說真的,這事真不怪蕭睿鑒,雖然他一直很喜歡蕭定棠,雖然一直對蕭定權都很冷漠,但是直到這時候,他從沒有廢儲的想法。

在蕭睿鑒看來,這一攤子事,都是蕭定權搞出來的,畢竟無論是舉子罷試,還是御史諫言,最終獲利的,都只能是蕭定權一人。

一怒之下,蕭定權被摘了冠帽,奪了玉帶,關在馬車裡,將要被押送去守皇陵。

按照正常的劇情套路,一個皇子一旦被守皇陵了,結局自然可想而知,為了保住蕭定權,盧世瑜只好以死相諫。

因為他知道,只要蕭定權出了宮門,就基本再也不可能有回來的機會了。

作為整部劇中最心疼蕭定權的人,盧世瑜只好走出這一步,雖然他也知道,一旦他死了,太子就會失去很大的助力,但是兩害取其輕,除了這一步,他們再也沒有別的路可走。

不得不說,像我這般智商低下的人,看這部劇真的很累。

視頻截圖

04

看著盧世瑜死在自己面前,蕭定權內心最後一根弦崩了,因為一直以來,他只有在盧世瑜那裡,才能得到溫情。

只是這一次,蕭定權沒有哭。

尤其是他被蕭睿鑒叫回來的時候,還想著整理好自己的衣冠,用太子的威儀去應對眼前的一切。

也直到這時候,蕭定權才真正有了太子的樣子,只是很可惜,這一幕來得太晚了一些。

有人說,其實老皇帝蕭睿鑒什麼都知道,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了磨礪太子,是否為了磨礪太子我不知道,但是老皇帝確實什麼都知道。

在盧世瑜的努力下,蕭定權不用再去守皇陵,蕭定棠也要被派出去,眾御史真正獲罪的只有陸英一人,在當時的情況下,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那晚,蕭定權喝了個酩酊大醉,就連一直堅持的晨醒昏定都沒有去。

說實話,我一直沒想明白,蕭定權是皇后之子,是真正的嫡長子,就像蕭睿鑒所說,無論宗法禮制,還是朝臣輿論,他都拿到了最好的牌,不僅如此,他的舅舅顧思林更是坐擁二十萬兵馬,雖然不受寵,但是他拿到的卻是王炸,可是這樣的好牌,卻被他打得稀爛。

仔細想來,還是貴妃說的有道理——

「太子最大的弱點,就是過去失去太多,對自己還剩下的東西太想留住,太過執著。可是越想留住的東西,就越容易失去。到了失去的時候,也會越狼狽,越難看。」

05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盧世瑜也是蕭定權的軟肋,盧世瑜死了之後,蕭定權也就沒有了軟肋。

也許直到這時候,蕭定權才真正明白,自己之前的哭哭啼啼,其實一點作用都不起,不僅不起作用,反倒只能讓自己輸得更為徹底。

蕭睿鑒說: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更不要哭著來求朕。我想,聽了這句話之後的蕭定權,一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動不動就抹眼淚了吧。

放在現實生活里,我們何嘗不是如此,遇到難受的時候,無論是借酒澆愁還是哭哭啼啼,其實都只是暴露了我們內心的軟弱,到頭來我們終會發現,這樣的軟弱其實一點作用都不起。

因為眼淚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而借酒澆愁折磨的也只是自己。

等到某天,我們把哭聲調成靜音的時候,我們也就長大了,只是別人不會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到底經歷了多少,有過多少痛不欲生的經歷。

只是到了那時候,我們終會明白,那些我們以為過不去的事故,終將會成為故事,而我們自己,也會成為自己故事的看客。

興許那時候,我們再次翻閱那些往事的時候,也許會心疼當初那個軟弱的自己,當然更多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當初那個哭哭啼啼的自己很可笑。

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眼淚,卻依舊一事無成。

視頻截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lu25m4BMH2_cNUgk0v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