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目前實行的是職稱工資。
初級職稱和高級職稱,工資相差數千元。
為此,許多教師建議:取消職稱工資吧,實行工齡工資,這樣的話,才公平公正,不會打擊教師們的工作激情。
有位中教一級職稱的同行,訴說他拿到這個職稱已經有13年了,但是呢,一直評不上高級教師,現在的他,在學校就是得過且過,早已失去了教學激情。
看來,職稱對於許多老師來說,已經成為了永遠的痛!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工資收入提不高,工作積極性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就像一位同行所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時候,教師都是按工齡算工資,老師一樣很敬業,所以敬不敬業,做不做工並不是簡單的職稱工資或績效獎勵決定的,這只是專家的片面理解而已,為什麼老師這麼多花樣呢?
是的,職稱工資實施以後,許多老師表示不滿。
一來呢,職稱評定的條件比較苛刻。
現在國內各地區的中小學,職稱評定條件略有差異,有些學校要求老師有省級以上榮譽,有公開課教學錄像,還有些學校要求老師必須教學成績屬於前三名,有發表的論文……總之,五花八門的各類條件,令一些年齡大的老師深感力不從心,難以悉數完成。
二來呢,職稱評定中也有弄虛作假行為,不夠公平。
確實,某些平時不好好教書的老師,通過走上層關係,也能為自己弄來職稱評定的指標,還有些校級領導,也因為近水樓台先得月,早就為自己拿到了職稱「綠卡」。這些不公平的現象,讓一線老師頗為詬病,而且,職稱工資拉開的差距,也是十分明顯的。在一些學校,年輕教師因為職稱高,甚至比年齡大的老師收入還多,增加了學校矛盾。
所以,近幾年來,大家一直提議取消教師職稱,但是呢,卻只停留在口頭上,職稱制度依舊實施著。
有些網友還提出來,不論是職稱工資還是工齡工資,其實都不夠合理,不如按照學生的成績來制定規則,大家按勞取酬,更合理一些。
這個建議可行嗎?
目前來看,學校是不會這樣做的。因為如果實施了這個制度,將會引起更多矛盾,讓老師們之間收入差距拉得更大!
總體來說,職稱制度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不過呢,由於在操作上各地區各學校都有鮮明差異,因此就造成了現在的現象:一些評不上職稱的老師,口有怨言,腹有牢騷。
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廣泛徵求意見,解決一線老師們這個最大的痛點,您說呢?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eujEXgB9wjdwRpv4j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