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壓力很大!AITO銷量連續兩個月緊追理想,咬著不放?

2024-07-04   汽車扒一扒

過去兩個月,理想汽車的壓力極大。

MEGA的戰略性失敗,讓李想的營銷策略變得溫和了不少,從增程轉向純電,是理想汽車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來看理想的首款純電車型不算成功。

數據顯示,5月份,MEGA的銷量僅有614台,預計年銷量不會超過8000台!

顯然,這不是微博之王李想想要的結果,畢竟5月份對應的L系四台車型,L6、L7、L8、L9的銷量分別在1.3萬、9500台、5300台、6500台。

MEGA的失策,讓李想的運營策略進行了調整,增程SUV依然是支撐龐大企業運轉的核心支柱。

但今年以來,L系產品的銷量同樣不算優秀。尤其是單價較高的L8以及L9,整體銷量呈現出了下滑趨勢。

從L6上市的節奏來看,其短短一個月就已經在以極快的速度攀升,根據理想銷售表示,目前大量的產能在向著L6傾斜。

要知道,L6之前的理想ONE,包括L7、L8、L9等車型的成交均價都不低。

去年,L9連續多個月銷量破萬台,11、12月連續兩個月的銷量都在1.2萬台以上,成為50萬落地的第一選擇,強烈衝擊了BBA的高端市場份額。

L8的銷量同樣十分迅猛,和L9並稱雙子星,連續多個月銷量突破1.2萬台,碾壓二線豪華品牌的高端車型。

所以,2024年理想的銷量目標是80萬最高年銷量。

但今年的銷量目標開始調整,既因為MEGA的失策,無法提供銷量動能,也因為市場中出現了另一個強大的對手,AITO。

M7、M9兩台車型,在瘋狂的挖掘理想的市場份額。

從去年10月份開始,M7多個月的銷量都超過了1.5萬台,有三個月的銷量突破了兩萬台,作為一台30萬級的大尺寸SUV,M7的銷量表現無疑壓迫到了L7的市場份額。

另外,M9在今年4月份也開始大面積交付,已經連續兩個月實現銷量突破1.5萬台,成為了L9巨大的對手,也正是如此,今年4、5兩個月,L9的銷量持續走低。

高端電動化市場的用戶份額增速相對較慢,出現一個直接對抗的選手,L9的用戶群體必然會被AITO有效轉化。

上一周,理想和AITO的周銷量差距只有1000台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AITO更多的銷量都集中在了M7、M9兩台車型上,並且目前提車周期非常長,尤其是M9,提車周期在三個月以上。

而理想的產品已經向L6傾斜,高端車型的表現要相對疲軟。

消費為什麼會出現如此之大的轉移,短短半年時間從一個品牌到另一個品牌,原因其實很簡單,產業結構從理想的「大而美」向著AITO的「美而全」轉型。

今年的Q1季度,車載雷射雷達出貨量方面,華為的市場份額一躍成為了行業第一,超過禾賽、速騰聚光,市場對雷射雷達需求量的驟增,背後其實認定的是華為ADS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目前,在華為主導的車型中,無論是S7還是M系列,都裝備了主流的192線半固態雷射雷達,並且標配了高速、快速路智能領航系統。

城市智駕也都成為了車主的必要開通項。

並且,伴隨著鴻蒙OS產業鏈的豐富,以及今年Q1季度鴻蒙系統出貨量超過IOS,這意味著在高端手機市場,華為產品的號召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車端、手機端的相互粘合,加之產業轉型、升級,高端用戶換車、換機期的到來,2024年的新能源板塊,AITO的能量還會加大。

而ADS、雷射雷達、鴻蒙座艙此類的屬性以及產品力,都是理想所不具備的,所以對於更多人來說,AITO的價值要比理想系更高。

其實在終端市場方面,理想L6的熱銷,和AITO M9的供不應求,結果已經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