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出在哪?」多數清北畢業生為何都選擇矽谷,背後原因太現實

2022-06-25     哈影一三

原標題:「問題出在哪?」多數清北畢業生為何都選擇矽谷,背後原因太現實

談到名校生,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哪些與之相符的顯著特徵?有人可能會說,名校生大多是成績優秀的學霸,分數總能排到班級前三;有人還會說,名校生似乎天生顯示出了聰明的才智,在遇到晦澀難懂的題目時,也會最先想到解決的方法和答案。但是,在眾多的關鍵詞中,關於工作的優勢,是能引起公眾極大認同的。

在大家的一貫認知里,擁有名校生的頭銜和身份,意味著在就業上會比其他人容易得多,畢竟在愈加重視學歷的社會之下,你所在的院校知名度越高,得到的青睞和機會也就越多。基於這樣的境況,父母們也期盼著自己的孩子能夠如願就讀名校,為未來做好鋪墊。

眾所周知,在院校性質和排名等方面的劃分下,我國的三千多所高校,既有985、211等老牌名校,也有追趕而上並發展迅速的「雙一流」院校,還有實力不凡的普通院校。在這些稱號不一的高校之中,走出了許多業界翹楚,他們將所學的專業和知識,運用到國家的建設當中,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其中,清華和北大的實力是排在榜首的。特別是在每一年的高考放榜時,那些成功進入清北的同學們,不僅是所在高中的學霸,也是當地甚至是全省的狀元之一。在名校的薰陶和培養之下,這些同學也如眾人期待那般,在各個領域發揮著自己的才能。

「問題出在哪?」多數清北畢業生為何都選擇矽谷,背後原因太現實

不過,就是如此讓人抱有希望的名校,卻因為就業走向的不同,引起了他人的質疑。有人提到,既然從清北走出的大學生們,都具備了突出的才能,為何畢業之後沒有選擇留在國內,反倒更偏向於去國外工作?

之所以有這樣的疑惑,原因是在公布的就業數據中,有一部分從清華畢業的同學,前往了國外矽谷等類似的公司工作。大家也非常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放棄了在國內工作的機會,把事業重心放在了外頭。

根據網友們的想法,具體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比如,可能是這些畢業生更喜歡國外的環境,所以會嘗試在畢業後前往這些地方工作;或者是國外的公司能夠給他們更先進的技術,讓他們的專業水準可以有新的提升等等。

雖然這些原因詮釋了「人才外流」的真相,但最根本的,是因為國外的薪資水平更符合大家的預期。

據有效數據稱,畢業於清北等名校的大學生們,如果能在矽谷一類的大型公司或企業工作,年薪最高能達到十二萬美元左右,這樣的工資水平,放在國內任何一個職業上,還是比較少的。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名校畢業生把就業目標定在了這些頗有知名度的大企大廠中。

其實,無論是畢業於名校,還是普通的大學,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自然是以高薪資和好福利為先。我們能夠理解高工資帶來的有效吸引力,也能夠明白為何會在名校中出現明顯的人才流失。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來解決?

有效提高各崗位的薪資水平。在上面的數據中,國外的公司的確在工資上有不錯的優勢,但放到內卷的國內職場中,也只有核心的崗位才能達到如此的水平,更別說剛剛畢業的同學們,基礎工資更是低於自己的最初想像。

因此,如果要改善人才流失的情況,我們要有目的地提高各崗位的薪資水平,還可以通過政策來留住人才,比如,一線城市的免費落戶、購房的補貼等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廣闊的就業前景。工資之外,一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擇業的重要原因。如果公司的發展能夠讓人看得到前景,也可以在培養員工上下功夫,那必然是能夠把有才幹的畢業生給留下,還能夠給公司帶來不錯的效益和發展。

企業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企業發展的如何,不但要有先進的理念,也要有符合時代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如果企業的價值觀和員工的原則相違背,那麼在處理相關事務時,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總結:人才的培養,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和精力,但要把人才留住,也要明白如何去做。倘若一個企業達不到與學歷相符的工資水準,也無法提供合適的發展平台,那也很難招收到符合崗位需求的畢業生。

這也提醒各位負責人,要想擁有兼具學歷和能力的員工,不如先從自身做起,達到理想的狀態後再嘗試去留住更多的人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9f64c99afc4f29e7ed5113e0541c3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