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君說:
生活苦悶,皆是源於太在意別人,被別人的喜怒哀樂捆綁了情緒,然後忘卻了自我,假裝幸福。做一個愛自己的人,經營自己,取悅自己,做自己最堅強的後盾。
張愛玲愛著胡蘭成的時候,寫過一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很多人一旦陷入愛情里,會變得低微,總想著犧牲與奉獻,自我感動著,假裝幸福給別人看,內心卻如履薄冰,喪失了踏實感。
其實,一個人最高的智慧,不是用盡全力愛別人,而是留幾分愛給自己。
愛自己,才是終生幸福的開始。
別對別人太好
任何事情都是適度為妙,包括對一個人好。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你越是對他好,越是不把你放在眼裡。你越是忍讓,他越是索取。
當他的要求越來越多,而你終於無法滿足時,他還會轉過頭來埋怨你不夠善良。
對別人太好的人,總以為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樣,懂得為對方考慮,理解別人的不易,凡事都知恩圖報。
但最難測的就是人心,最可怕的就是習慣。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太容易得到的都不珍惜。
別人習慣了你一味的付出,習慣了接受,就會把這一切看成理所當然。等你有天累了、倦了,他們只覺得你變壞了,卻忘記了知恩圖報。
社會學家霍曼斯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換。」
就像買東西,用錢去買相等價格的東西,才能雙方心理平衡,長期有來有往。
與人相處也是一樣,他不領情,你也不必多情,不要落得好心沒好報,要拿真心換真心。
三分愛別人,七分愛自己。
得到幸福最好的方式,是經營好自己,讓別人看到一個優質的自己。
不是拚命對一個人好,那人就會拚命回報你。當自身有價值的時候,付出才會有人重視。
別對自己太壞
畢淑敏說:「女人啊!何時能學會先愛自己,再去愛別人。」
你有沒有這樣過,自己的工作忙不過來,別人請你幫忙卻不忍心拒絕?
手頭過得非常拮据,親朋好友借錢時一聲不吭地轉過去?
加班很晚才回家,老公忙著打遊戲看球賽,還要你給孩子洗澡哄睡覺,然後才能給自己做頓熱乎乎的飯?
對別人太好,就容易對自己太壞。因為愛需要儲存,把所有的溫暖和愛都給了別人,就沒有多餘的愛留給自己了。
委屈的時候就別逞強,該心疼自己的時候別對自己太壞。
這個世界,最令人無可奈何的,不是不能擁有足夠的財富,而是不能擁有足夠的愛。
人總要多經歷些事情才知道,指望別人對自己好是靠不住的。
不體貼你的人也不值得你去體貼,愛和安全感,要自己給自己才最踏實。
木心說:「一個人到世界上來,來做什麼?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不要忘了,那個最可愛也最值得愛的人,就是自己。
不愛自己的人,往往很難得到別人的愛。
生活是對症下藥的,別人對你什麼態度,要看你對自己是什麼態度。只有自己給自己強大的愛和保護時,別人才不敢讓你受委屈。
愛自己的人,才能被人愛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不會得到別人真心的愛,也很難得到真正的幸福。
張愛玲對胡蘭成太好,好到忘記愛自己,不在乎他有妻室,不介意他身份敏感,原諒他拈花惹草,再難過也強忍著不計較,甚至用自己辛苦賺來的稿費去接濟他。
可胡蘭成半點不珍惜,認準了她「愛上一個人,低到塵埃里」的性子,越發得風流成性。
儘管張愛玲後來離開了他,可這段感情帶來的傷害始終無法抹去。
凡是不幸福的人生,都是對別人太好,對自己太壞。
也許是從小就缺乏溫暖,聽多了《孔融讓梨》的故事,習慣遇到事情先考慮別人,愛的時候毫無保留。
時間久了,只要有人對自己好,便覺得有所虧欠,忘了自己也是值得被愛的。
人生的壞處在於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人生的好處在於什麼時候重來都不晚。
不懂回報的人,就別討好了,你的餘生很貴,別為不值得的人浪費。
對你好的人,別斷了聯繫,人海茫茫,遇到真心相待的人不容易。
自己對自己太壞,就改了吧,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別人也不會真心愛你。
愛自己,不是自私,而是終生幸福的開始。
看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生活很苦悶的人,去拜訪禪師,傾訴自己各種不遭人待見的苦惱。
禪師聽後,指著一株植物問:「那是什麼花?」
他說:「夜來香。」
禪師問:「它為何白天不開花,而在夜晚開花?」
他搖頭說不知。
禪師說:「它開花,只為取悅自己!」
總想著取悅別人,就會忘了取悅自己;一味地迎合別人,就忽視了自己內心的感受。
生活苦悶,皆是源於太在意別人,被別人的喜怒哀樂捆綁了情緒,然後忘卻了自我,丟掉了快樂。
做一個愛自己的人,經營自己,取悅自己,做自己最堅強的後盾。
願你不要停止自己的美好,不要偏愛別人,委屈自己。
作者/才華水木君
水木文摘(mweishijie)原創發布
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