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邱軍

2021-10-28   掌上蘭州

原標題:「尋找」邱軍

邱軍,一個把生命定格在39歲的年輕人,一個把芳華燃燼在西北扶貧崗位上的年輕人,我們到哪裡去「尋找」他?

去梁峁相連的黃土高原上「尋找」邱軍

邱軍掛職的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是西北第一個紅色政權——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的誕生地,這裡「山像和尚頭,有溝無水流。滴水貴如油,春播秋無收」,是國家級貧困縣。

上任的第一個月,邱軍就馬不停蹄走訪了全縣15個鄉鎮、75個行政村……曲折艱險的扶貧路上,他的臉曬黑了,嘴唇起皮了,衣服上滿是黃土。有時候吃完早餐,吃下一頓飯時已是夜幕降臨。

他穿著一雙沾滿泥土的舊鞋,走遍了所包抓的城壕鎮1130戶貧困群眾家,看住房、看飲水,問收入、問教育、問醫療、問困難……邱軍說:「我從農村走出來,現在又想回到農村去,就是想為老百姓實實在在做一點事。」

2019年1月25日,邱軍(左)在喬川鄉貧困戶家中宣講扶貧政策。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去群眾心裡「尋找」邱軍

村民們只要聽說邱縣長來了,總是爭相邀請他去「串親戚」、「嘮家常」。城壕鎮的村民常說:「聽說邱縣長是從大城市來的,咋感覺這麼親呢?」

他幫助靠低保和種地度日的燕剛走出家門學習焊工技術,實現一人學會技能,全家擺脫貧困。燕剛說:「邱大哥對我們的幫扶,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他心裡時刻裝著我們老百姓。」

他幫助高台村村民張應芬的一雙兒女克服困難考上大學。張應芬深情地說,「他兒子出生後,他才見過兩次面。現在邱軍不在了,不管路有多遠,我都要給孩子送雙鞋。」2021年6月16日,邱軍兒子周歲生日那天,張應芬第一次出遠門,從華池縣高台村坐車走了一千多公里,來到合肥,把兩雙親手做的繡花小布鞋送到邱軍的妻子岳麗英手上。張應芬一遍又一遍念叨著邱軍的名字說,「現在我要把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不辜負他的期望」。

2020年10月4日,邱軍(右一)在甘農科技調研沙棘收購情況。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去沙棘映紅的溝坡上「尋找」邱軍

邱軍總說:「沒有好的產業,就不能徹底脫貧;沒有好的產業,縱使一時脫了貧也會返貧。」

為此,他帶領華池幹部群眾辦起了「牛產業」。2019年底,城壕鎮養牛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0年,群眾變「股民」享受分紅,帶動6個村集體增收15萬元以上。

他還帶領華池的幹部群眾種植沙棘,把一座座荒坡變成致富的「金山」。2019年,他聯繫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投入138萬元,育沙棘苗620萬株,實現44戶貧困戶年穩定增收15000元以上。如今的甘肅華池,一箱箱包裝精美的沙棘汁從現代化車間運出,銷往全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