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Eric
我們在今年見證了包括 Solana、NEAR、Fantom 等眾多新公鏈的崛起,一眾新公鏈的主要瞄準了以太坊低效等不足的方面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創新,在市場與資本的加持下,眾多公鏈也獲得了相當程度的關注。而這塊風口也吸引了眾多傳統企業甚至政府的注意,目前有很多的大型企業開始試水區塊鏈技術,也有不少國家的政府希望依靠這個新技術開發央行數字貨幣。
涉及到企業與國家時,區塊鏈固有的一些弱點暴露地非常明顯,加之監管層面的干預,為公鏈成為傳統領域的解決方案帶來了一定的阻力。不過即時如此,依然有公鏈瞄準了這一領域的巨大市場潛力,其中 Cypherium 就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高效的雙層網絡機制
事實上,Cypherium 並非是今年剛剛推出的新公鏈,而是早在 2017 年就推出的「老公鏈」。鑒於當時區塊鏈的受眾並不廣泛,加之也沒有太多地收到各國重視,所以並沒有掀起太多的波瀾。
經過四年的沉浮,Cypherium 最終證明了其創新共識機制的優越性。
Cypherium 創造了 PoW+HotStuff 的混合共識機制 CypherBFT。經過市場無數次驗證的 PoW 機製作為「選舉層」,該層網絡只用於決定「誰來負責驗證交易及打包區塊」。具體來說,該 PoW 層仍然保留了類似比特幣和以太坊一樣利用算力計算隨機數來進行選舉的模式,但最終贏得選舉的人僅僅是獲得了加入「驗證委員會」的資格,而 PoW 鏈的區塊,也正是用來存儲委員會名單的地方。加之 Cypherium 的 PoW 算法具有抗 ASIC 的性質,委員會資格的選舉很大程度上具有隨機性,保證了平台的去中心化程度。
在 PoW 鏈上完成了選舉之後,接下來就輪到了 HotStuff 共識鏈上的交易驗證以及出塊。HotStuff 共識鏈上的驗證者通過在 PoW 鏈上的競爭中獲得了驗證權,可以進行交易的驗證並打包區塊來獲得激勵,如此提高了交易驗證的效率。HotStuff 是世界上首個將拜占庭容錯複雜度降低至 O(n) 的算法,在保留高效性的同時解決了 PBFT 通信複雜度的問題,將聯盟鏈專屬的拜占庭容錯算法應用在了公鏈場景當中。CypherBFT 的重新配置(Reconfiguration)和心跳(Heartbeat)機制可將失效的節點踢出委員會並由其他獲得資格的正常節點代替。
值得一提的是,Cypherium 在驗證鏈上使用的算法就是此前 Facebook 的 Libra 使用的 HotStuff 算法。雖然 PoW 平平無奇,但 HotStuff 共識鏈在算法上的確展示了獨到的見解。
Cypherium 的共識機制相較希望通過 PoS 來提高效率的公鏈擁有更高的安全性,相較於稱之為拜占庭容錯的擴展,我更希望將其看成 PoW 的擴展。PoW 安全性是有目共睹的,但其低效也是無法逃避的現實,通過 PoW 來保證選舉的公平性,再通過升級版的拜占庭容錯來避免作惡,這樣將 PoW 單純作為選舉機制的網絡架構,在公鏈領域還是相對比較少見的解決方案。
合規與實現商用的模塊化
Cypherium 雖然是公鏈,但其最初的設想是作為企業級區塊鏈解決方案,所以在區塊鏈的模塊化設計方面,Cypherium 的很多模塊設計都充分考慮了實際商業應用的需求,而這些動作在四年之後的今天也幫助他們在合規化進程方面獲得了很大的優勢。
首先,Cypherium 在共識機制上的選擇陰差陽錯地幫助他們規避了合規方面的風險。此前美國的監管機構將一切通過質押產生收益的加密貨幣(包括 NFT 在內)都當做證券來看待。這就意味著 PoS 鏈上的原生代幣必須通過註冊來獲得合規運營的資質,嚴重限制其流動性。但 Cypherium 的共識機制無需通過質押代幣實現,符合實用型代幣(utility token)的定義,所以更適合 DApp 生態的發展,並且避免了潛在的法律風險。
另外,Cypherium 的模塊化設計不僅滿足了商用尤其是 CBDC (央行數字貨幣)的需求,其對監管需求的支持也進一步加速了其合規化的進展。而其中 Cypherium 已推出數字貨幣互操作性解決方案 DCIF,主要包含 Cypherium Connect、Cypherium Validator 兩個核心模塊。
類似於前置支付系統,Cypherium Connect 建立了一個信息通道,用於交換 KYC/AML、風控信息、手續費、匯率和其他支付相關信息。
Cypherium Validator 是一個驗證機,在交易進入聯儲和區塊鏈帳本系統之前,一定需要得到 Validation 的確認,它的驗證規則可以根據具體的系統要求而定製。
通過跨鏈公認框架,Cyperium 可以實時提供包括 Libra、央行數字貨幣等在內的各種主流電子貨幣調解服務,連接銀行、支付服務供應商、數字化貨幣交易平台(可選)和企業,為全球支付提供流暢體驗。
Cypherium 在央行數字貨幣方面的適配性解決方案具體可以參考 《Cypherium 對接央行數字貨幣方案》,這裡不再過多地贅述。對於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傳統公鏈來說,即使在效率上有所提升,但其與銀行包括清算在內的系統的互操作性是很難達成的,一方面是由於公鏈的很多機制設計本就是出於「抗審查」的目的。另一方面,還要再度說回 Cypherium 的共識機制,其驗證委員會的機制設計可以為多種系統提供擴展性,而大多數公鏈的驗證機制無所謂是否去中心化,可拓展性都非常有限,無論是面對傳統領域動輒過億的流量強度,還是及其複雜多模塊在跨鏈方面的兼容性,類似於聯盟鏈共識機制的 Cypherium 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Cypherium 的應用落地
雖然出生於數年之前,但 Cypherium 直至去年 10 月才公開發行了其原生代幣。不過其實 Cypherium 在早在推出後不久後就已經擁有了落地的應用生態,其很早就已經成為了 IBM 的全球合作夥伴,並於 2019 年 5 月在 AWS Marketplace 上發布了企業級智能合約平台。同年 5 月 30 日,Cypherium 加入了由美聯儲發起的非營利性組織 US Faster Payments Council,並成為了除 Ripple 之外唯一的區塊鏈公司。此外,Cypherium 與 Chainlink、Tezos、Novi、Protocol Labs 同為區塊鏈科研組織 IC3 成員。
此外,Cypherium 與各國央行一直保持著緊密的溝通與合作。去年 8 月,Cypherium 與英格蘭央行、瑞士央行和匈牙利央行共同發表了 《央行數字貨幣與區塊鏈》 討論報告;12 月,Cypherium 與 Facebook 等機構發布 《支付的未來》 報告;今年 4 月,央視報道Cypherium 參與中國人民銀行閉門圓桌會議;本月,Cypherium 還與波士頓諮詢公司聯合發布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白皮書》。
可以看出,Cypherium 獲得了眾多傳統企業乃至政府的認可,而除此之外,Cypherium 也擁有很多實際的落地應用。
據人民網在去年 3 月的 報道,跨國人力資源公司任仕達(Randstad)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平台 Cypherium 與谷歌雲(Google Cloud)合作,將充分利用數字身份、數字簽名等技術,更有效地將人才與企業需求做匹配,大幅縮短驗證資格的時間。Randstad 通過 Cypherium 區塊鏈將求職者的以往的就業細節、公司名稱、職位、入職日期等等信息通過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記錄下來,加入個人檔案之中,一方面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另一方面也保護了求職者的隱私。
上周,中國經濟網 報道 了 Cypherium 與中國區塊鏈服務網絡(BSN)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新聞。BSN 是由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和建立的跨雲服務、跨門戶、跨底層框架,用於部署和運行各類區塊鏈應用的全球性基礎設施網絡。而 Cypherium 的加入,將為其帶來包含編程、軟體開發、資源和環境配置、應用部署、密鑰證書等,以及更多用於構建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的應用程式。作為具有高擴展性的區塊鏈平台,相信 Cypherium 將可以為更多的商用場景帶來完善的解決方案。
兼容 EVM,架設 Web2 與 Web3 的橋樑
Cypherium 除了前文描述的眾多進展外,其本身兼容 Java 語言,還在不久前完成了對 EVM 的兼容。相較於其他公鏈,Cypherium 天生擁有對包括 CBDC 在內的商用場景的支持,此次對 EVM 的兼容可謂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區塊鏈原生的 DeFi 在今年掀起了一波高潮,但支持 DeFi 的區塊鏈本身與法定數字貨幣的低兼容性導致 DeFi 很難實際應用於傳統領域。而 Cypherium 兼容 EVM 之後可以將以太坊上包含 DeFi 在內的眾多應用的模式設計帶入傳統領域,其對兩方面的兼容或許是未來打通 Web2 與 Web3 世界的重要橋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96438018_10010505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