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獨生子女,為何父母卻越來越累?原因出在哪裡?

2023-10-11     老張育兒

原標題:明明是獨生子女,為何父母卻越來越累?原因出在哪裡?

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放開二胎和三胎政策後,真正響應的家庭並不多。

追問身邊的朋友,她們的回答都是:太累了,根本養不動!

原本以為,大家所說的累,是經濟方面!後來跟閨蜜聊天,才知道除了經濟之外,身心疲憊才是關鍵。

來自心酸媽媽們的吐槽

@籽籽媽媽:別看我家只有一個閨女,但是看一天娃,真的讓人腰酸背痛,身心俱疲。就算有長輩幫著看娃,還是沒有二胎打算,不想再重新經歷一次。

@安安媽媽:從兒子出生,一直到現在兩歲多,都是自己全職照顧。總感覺別人照顧不放心,不想加以援手。這個過程,只能用「累並快樂著」形容。

@七七媽媽:早上送娃上幼兒園,看到那些「一拖二」的媽媽,就覺得她們特別偉大。同時,又有些心疼她們,這或許就是我不想要二胎的原因。

聽著媽媽們的話,突然有些難過。原來,大家從少女變成媽媽之後,都有了很多無奈和心酸。

只是,對於媽媽們的吐槽,身邊很多長輩不能理解。在她們看來:養娃有什麼難啊?那時候,誰家不是三四個,甚至更多個孩子呢?大家,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

這樣的話,相信年輕媽媽在被催生的時候,一定聽過很多遍。不可否認,老人那個年代,確實多子女家庭更多一些。

可如今,時代不一樣了,沒必要把傳統的舊觀念,用到新時代。可以理解老人催生的想法,但是也請為年輕媽媽們想一想。

身為父母,誰不想給子女好的生活?誰不想子女未來更有出息?可問題是,夢想和現實之間,終究是有差距的。

這也是為何,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卻還是喊累的原因。特意詢問了身邊一些父母,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找了這些原因。

父母越來越累,問題多半出在這裡

第一個:養娃成本增加

父輩們養娃,只考慮吃飽了沒?穿暖了沒?生病了沒?至於其他的,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

可是年輕人養娃不同,從懷孕開始,就有各種檢查;出生後,又要考慮奶粉、尿不濕和輔食。

重點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想要考慮的問題更多。雖然孩子可以享受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幼兒園階段呢?平時的衣食住行和零食、文具呢?

真的不敢仔細計算,所有的費用加在一起,真的是一項龐大的費用。這也是為何,很多父母覺得累的原因……

第二個:需要更多陪伴

除了經濟之外,還要考慮陪伴問題。越來越多的媽媽,為了花更多時間陪娃長大,從懷孕開始就做起了全職媽媽。

不是她們不想上班,而是現在的大環境如此。很明顯,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和留守孩子,他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現如今,除了考慮孩子的身體健康之外,還要照顧到他們的心理健康。而陪伴,和正確的教育,是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最好的方式。

沒有辦法,在生活、工作和看娃之間,很多媽媽們迫於無奈選擇了後者。誰能說這些媽媽不努力呢?只不過,她們努力的方向不同而已。

和生娃比起來,注重教育才是重點

說真的,現在年輕人的想法都與時俱進。和孩子的多少比起來,他們更在意的是孩子的整體發展。

換句話說:孩子多少不重要,孩子是否優秀,才是他們在意的地方。與其糾結生不生二胎和三胎,倒不如把一胎教育得更優秀。

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父母都走了歪路,這些錯誤的教育理念,別再繼續了:

1、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這句話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父母對「富養」和「窮養」的認知有錯。所謂富養,不是物質,而是精神;所謂窮養,是捨得鍛鍊孩子;

2、打罵教育和說教,都是不對的。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同,所以在教育方法的選擇上,也要因材施教。不贊成打罵孩子,也不贊成過分的說教,要結合孩子的身心發展;

3、用「為你好」的方式,限制孩子。總有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去為孩子好,提前規劃了無數未來。可自始至終,都沒有問過孩子,這樣的未來他是否需要;也沒有考慮孩子是否能夠做到。

親子教育,本身就是一場親子間漸行漸遠的旅行。

孩子要學著長大,走出父母的懷抱,去更遠的地方;父母要學著放手,把機會留給孩子,才能享受更多幸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73d0b59c42c79a8d7244a40c8733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