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發布,未來五年武漢這樣做

2021-08-29     長江日報

原標題:《武漢市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發布,未來五年武漢這樣做

《武漢市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發布,未來五年武漢這樣做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29日訊近日,《武漢市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發布,這是武漢市批覆的首個「十四五」專項規劃。規劃顯示,武漢將大力推進實景三維建設,加強地理信息數據監測網,推進地理信息成果實現「從陸地到水域、從地上到地下、從室外到室內」的空間全覆蓋,服務社會經濟建設和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基礎測繪是通過獲取基礎地理信息資料,測制和更新基本比例尺地圖,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而武漢一直重視基礎測繪建設,並於2019年成為全國首個新型基礎測繪建設試點城市。

本次規劃在保證基礎測繪基礎性、公益性功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城市精細化治理賦能。

實景三維介面。

為此,武漢將大力推進實景三維建設。他介紹,實景三維不僅效果逼真,展示的城市要素也更全面。「從二維走向三維,從平面走向立體,讓人有一種漫遊城市的感受。」未來,武漢將重點在兩江四岸地區打造精細化的實景三維,服務城市精細化管理。

武漢將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地上建築、地下空間等專項調查,讓測繪信息成果實現「從陸地到水域、從地上到地下、從室外到室內」的空間全覆蓋。

通過基礎航天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圖片展示的是2020年雷神山醫院。

在衛星遙感影像獲取上,不僅增加獲取頻次,還提升了精度。在大武漢都市圈內,地面解析度由2米提升至1米;市域衛星影像上,由年度覆蓋加密至季度覆蓋。

「數據及時更新,才能保證它的生命力。」規劃明確了中心城區1:500地形圖為重點實現年度更新,之前都是以1:2000地形圖為更新重點。他介紹,加頻、加密監測網,能更全面反映城市變化。

此外,本次規劃指出,將對優秀的歷史建築、歷史街區建立地理數字檔案。在公共安全監測上武漢也將發力,在跨區域橋樑以及公共體育場館等地,增加地表沉降和建築安全的實時監測點。

目前這版規劃,展示了武漢基礎測繪工作的轉型,工作重點從「數據生產」逐步轉向「數據應用」。「到2025年,武漢將基本實現基礎測繪的工作新格局,即基準體系更精準、數據成果更精細、更新手段更多樣、公共服務更多元。」

(記者雷衎 通訊員劉瑩 賈小霞)

【編輯:張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6431915_12046134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