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添的9秒83,到底牛在哪?

2021-08-03     匯客廰文旅

原標題:蘇炳添的9秒83,到底牛在哪?

9秒83,到底牛在哪?

相信很多人都在為蘇炳添歡呼。

中國乃至全亞洲第一飛人蘇炳添,創下了一個無比輝煌和偉大的歷史紀錄,9秒83!

他的成績排名半決賽24名選手的第1名,闖進到了東京奧運會100米男子決賽,這是史無前例的偉大紀錄。

蘇炳添在贏得了第1名之後,跪在地上放聲咆哮。

雖然在最後的決賽上,蘇炳添沒能拿到獎牌,但是從半決賽9秒83,到決賽9秒98,蘇炳添賽後直言:「我已經非常開心了。」

有些人也許會說,第6名的成績,有這麼了不起麼?

當然了不起!

不管第幾名,從他站到100米決賽的跑道上那刻起,他就創造了歷史。

1932年7月30日,一位叫劉長春的23歲中國運動員在海上顛簸了22天後,代表中國人第一次站上了奧運賽場上。

從劉長春的單刀赴會,到如今奧運賽場幾百人的運動員隊伍;從零獎牌,到五星紅旗一次次飄揚、義勇軍進行曲一次次奏響。

中國一代代體育健兒,接力走過了89年!

要知道亞洲國家第1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也就是第2屆奧運會上。

到現在121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位亞洲運動員以100米半決賽第1名的身份進入到世界最頂級的百米飛人大戰的決賽!

這是史無前例的偉大榮耀,屬於中國!更屬於亞洲!

9秒83,到底有多不易!

而且,蘇炳添今年已經32歲了。

大家可能想像不到,對於一名已經30歲以上的老將來說,這樣的成績意味著什麼。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蘇炳添以9.92秒的成績奪金!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比賽前他已經提交了退役報告,本來亞運會已經完美謝幕的他可以完美轉身。

但是為了東京奧運會他還是選擇了為了夢想再拼兩年!

可那時他已經滿身傷病,後來又在訓練中弄傷自己的腰部休養很長時間。

2019年多哈世錦賽上,大家都看出他的狀態不是很好,預賽10秒21小組第五驚險的進入半決賽。

半決賽中也只跑出10秒23,無緣決賽。

這也就意味著自己連續進入世錦賽決賽的紀錄告破。

雖然狀態不好,但是依舊能看到他的衝勁!

比賽中還能看出,起跑還是依舊犀利,但是途中的加速跑就直接銜接不起來,讓人看得心疼。

看過他比賽的人都能看出,跟他18年相比,狀態真的差了好多。

很多人都會以為他要放棄,畢竟大家都知道短跑的世界裡,0.01秒都很重要。

要想提升那0.01秒可能需要大量的練習和拼勁兒。

甚至有粉絲希望他退役,這樣也算是「留下了一世英名」。

一來那時的蘇炳添已經近30歲了,年齡不再是運動員的黃金期...二來被傷病纏繞,所以很多人都以為他會放棄東京奧運會。

可蘇炳添怎麼會輕易放棄呢?

他說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19年的成績雖然讓自己失望,但他很快就調整過來了,謹遵醫囑,好好養傷,又在合理的條件下,努力訓練。

2020年的時候,他說自己已經恢復的不錯,但怎料奧運會延期,又開始進入了漫長的等待中。

終於等來了2021年,等來了奧運會,等到了他站在決賽的跑道上。

9秒83,到底有多難?

其實9秒83的成績,蘇炳添自己都沒有想到。

因為他過去最好的成績遠沒有達到9秒83。

今天算是被身邊的幾位強有力的對手徹底激發出來了,就連他身邊的美國人都感覺不可思議,最後也為蘇炳添大聲鼓掌。

蘇炳添自己都說:「9秒83這個成績,我估計以後都跑不到了。一定要在某種條件下,氣氛可以營造,但是狀態、腳感等不是想來就來的。」

所以這個成績來之不易。

當然,好成績除了外界各種因素外,跟蘇炳添的自律分不開。

當時網上有人說:蘇炳添即使過年吃飯,也不會吃喝。他不吃豬肉,不喝酒抽煙,最大的愛好就是訓練!

本以為這是一句玩笑話,但沒想到竟是真的。

大家應該都記得這張圖:蘇炳添和博爾特的抓拍。

這張圖有人給的配字是:一個代表了天賦,一個代表了努力。

是啊,為什麼黃種人站在決賽的跑道上就值得歡呼,那是因為競技體育場上有時候天賦也是一項讓人絕望的技能。

就像是博爾特親師弟布萊克這樣評價他:他從未追逐成績,是令人絕望的存在。

同樣的成績,別人可能因為身體優勢,輕鬆就能獲得,而我們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到達。

蘇炳添身高只有1米7多點,遠低於世界頂尖百米運動員1米85的普遍身高,因此在100米的途中他的步幅缺陷暴露無遺。

博爾特用41步能夠完成比賽,蘇炳添需要48步。

100米的7步之差,就意味著更快的步頻要求以及更多的關節阻力和體能消耗。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9秒83」這個成績,占世界人口3/5的亞洲人,至今僅有6人突破十秒大關。

更不要小看這個「第6名」,作為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可想而知,蘇炳添背後付出了多少。

2004年,蘇炳添代表古鎮參加中山市運動會,結果被教練發現,帶回了體校。

剛到體校時,因為年齡不大,身邊沒有朋友,蘇炳添還哭過好多次。

但儘管如此,他還是咬牙堅持訓練。

2006年他代表中山市參加廣東省中學生比賽,嶄露頭角,後來就成為了廣東省田徑隊的一員。

雖然成為了專業運動員,但是蘇炳添一度想要放棄,因為當時自己的成績不好,一直在中下游徘徊。

不管他自己怎麼練,成績就是上不去,感覺到了一個瓶頸期。

好在有教練的耐心規勸和幫助,蘇炳添堅持了下來。

也就有了現在的「亞洲飛人」。

翻一翻他的社交軟體你會發現,他曬的幾乎全部是跟訓練和比賽相關的內容:

一周6天訓練,4-5小時一天,跑步前至少1個半小時熱身,跑步後1小時的放鬆。

第一次跑進10秒後,為了找到10秒內的感覺,他每天晚上睡覺前會反覆回想奔跑的全程,他要讓身體徹底記住和習慣這個節奏和頻率。

他不是在跑道上就是在健身房裡,跑步時需要強有力的爆發力,而爆發力需要你有強健的體魄才可以。

蘇炳添身高172,跟其他跑步的人相比,他的步幅優勢不明顯,所以他就用肌耐力和爆發力彌補短板。

為了讓自己的身體狀態保持最佳,蘇炳添的生活非常規律: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準時關機睡覺!

而且自律到每天都會寫訓練日誌,除了記錄每天的訓練內容外,還會給自己制定目標,總結訓練處不足的地方。

所以比賽中隨便抓拍一張,也能看到他硬核的肌肉身材,結實有力...

除了自身實力驚人,他還在不斷地提升自己。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蘇炳添還是他是暨南大學2017屆國際經濟與貿易碩士,同時還是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副教授

在去年11月,蘇炳添就來到了暨南大學進行備戰。

而在備戰期間,蘇炳添還在撰寫自己的博士論文。

真的,看到32歲還如此拼搏的蘇炳添,忍不住對自己說: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雖然有時天賦很重要,但是努力過後,你也能創造奇蹟啊。

「沒有一場比賽的勝利

是輕鬆獲得的」

其實小編特別不喜歡一些媒體用「輕鬆取勝」這四個字,因為不管對手實力如何,他們都要全力以赴。

賽場上每個人的神經都是緊繃的,因為你多年的努力訓練的成果可能就是為了那短暫的幾秒或者幾分鐘。

所以,每一場比賽的勝利都不是輕鬆獲得的。

就像是被大家說的很沉穩的馬龍,賽場上他也會不斷給自己打氣,也在不斷的調整自己的狀態。

被大家稱為國乒「喜劇人」的許昕,在外人看來他是一個無憂無慮的人,可是在《百年百冠》節目中聊到:

自己在賽前曾有一段時間非常焦慮,甚至一度抑鬱!

「每天只能睡2到3個小時,中醫針灸都試過了。」

談到那個時期,許昕也只能笑稱:「只能靠自己硬扛」

就包括蘇炳添,他重回賽場既需要勇氣,又需要承受外界的輿論,還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他說:「我覺得上天在一直考驗我,但是沒關係我有這個耐心。當時2017年退役時候就覺得,年紀二十七八歲的時候,沒辦法讓自己成績再進步了。但是我想我真的還可以跑,選擇留下來,希望繼續突破。」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都不是輕而易舉獲得的。

他們背後付出的,遠比我們想的還要多...

所以,在運動場上奮戰的他們,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都值得一句「你好棒」

【匯客廰文旅】升級你的旅行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1059780_9996437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