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暴雨,也許是時候給孩子們講講這些故事了

2021-07-30     東西兒童教育

原標題:鄭州暴雨,也許是時候給孩子們講講這些故事了

千媽的話

前段時間的鄭州洪水,還讓人感到心有餘悸。同時,人們堅強自救,相互幫助,讓人十分感動。這種堅韌的精神其實一直都在咱們中國人的「基因」里。關於水災,除了給孩子講安全、求生,也許還可以講講別的故事……

文章來源 | 李天飛 (ID:litianfei99)

前段時間,河南的洪水牽動了人心。

河南這個地方,是中原腹地,中華文明的搖籃。

但是,正因為地勢平坦,水患也重。又有黃河流過境內,自古以來,洪澇災害就沒有斷過。同時,留下了許多關於洪水的神話傳說。

上古神話里,有一個大類,就是 「洪水神話」。中國的洪水神話,很多都發生在河南境內。

不過,洪水神話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同時期的其他民族,也有許多洪水神話。以希臘和中亞地區的最典型。

不過,不同的民族,面對洪水的態度卻不一樣。

1

在西方神話里,人類面對洪水就一個字: 「跑」!

希臘神話里,宙斯要發一場洪水淹沒人類。

普羅米修斯得到消息,悄悄告訴了兒子丟卡利翁。

丟卡利翁和妻子皮拉做了一條方舟,躲在裡面,足足漂了九天九夜,洪水才退去。

世界上只剩下他們兩個人,丟卡利翁和皮拉走下船,向宙斯獻上祭品,這才過上了新生活。

後來,在《聖經》的故事裡,上帝照方抓藥,又發動了一次大洪水。

這場洪水,把所有的人類都淹死了,唯獨剩下諾亞。

諾亞也沒別的主意,就一個字:跑!

諾亞和丟卡利翁一樣,也做了一條方舟,在水上漂了200多天,終於找到了陸地。

諾亞走出方舟,向上帝獻祭,這才過上了新生活。

上帝也消了氣,降下一道彩虹。

在這些神話里,洪水是神靈對人類的懲罰,人類只有逃避和屈服,才能免除災難。

在我們中國,上古也有過慘烈的洪水神話。但是,沒有一個人跑。

我們所做的,也是一個字: 「治」!

這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為什麼要跑?

洪水怎麼了?洪水就惹不起了嗎?

洪水敢來,我們就敢治!

所以我們上古洪水神話的主人公,雖然也是受人類崇拜的神,但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天神上帝,而是治水的英雄。

比如女媧,比如大禹。

他們不是替什麼天帝出頭的,而是替老百姓出頭的。

他們因為治水,才受到萬民敬仰。

2

我們都知道大禹治水,其實大禹之前,偉大的女神女媧,就已經治過一次水了。

我們都知道女媧補天,但補天只是她拯救世界的一項工作之一。

根據《淮南子》的說法,當時撐天的柱子倒塌了,九州裂成碎片,大火熊熊不息,洪水浩浩不止。

而且,還出現了許多怪獸、怪鳥,到處捕食人類。

於是,女媧煉五色石補蒼天,殺掉了一隻大鰲,用它的四條腿做了撐天的柱子。

女媧還殺掉了一條為害中原的黑龍,用蘆灰堵住了洪水。

於是,天地重新完整,洪水退去,怪獸消失,人民獲得了新生。

女媧完成了這些工作之後,就隱退了,也有人說她勞累而死。

這段故事,記載在《淮南子·覽冥訓》里。

又過了不知多少年,又出現了一場大洪水。這次治水的首領,就是大禹。

今天很多書上說大禹是部落首領,其實那時候部落首領和神不分家。

在故事裡,大禹能夠召喚神獸,能夠變化身形,也可以看作是一位神通廣大的大神。

但是,在中國神話里,大神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大禹治水,不是手一指,顯出神跡,水就退了,而是付出了十三年的辛勞,針對不同地形,採用了不同的方案。

甚至大禹自己,還變成了一頭黃熊,親自去挖通轘轅山的水道。

大禹的妻子塗山氏也不閒著,負責給他送飯。

我沒聽說過宙斯親自挖山,赫拉給宙斯送飯,但在中國,大神就是這樣接地氣。

西方的神,翻雲覆雨,隨心所欲,心想事成。

我們的神,要進行艱苦卓絕的努力,哪怕你是神,也得老老實實幹活,沒那麼輕易成功。

而且,在西方的神話體系里,人類是有罪的。

宙斯發動洪水,是因為人類道德敗壞。

上帝發動洪水的原因,還是和宙斯一樣:人類太邪惡了,所以雖然是我親手造的也要毀滅掉。

但是這說不通啊,人類自己的命運,憑什麼由神來決斷?就算人類里某些是道德敗壞的,那麼未成年的孩子難道也有罪?在天神眼中,這些人命就可以這樣隨意處置嗎?

中國的神話就非常直接:大水就是災難,不是人類有罪要被懲罰。

所以在中國的上古神話里,人類並沒有背上道德敗壞的鍋,而是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這是我們人類自己的家園,好也罷壞也罷,我們要為此負責。

神話中的大禹治水,並不止他一個人,他還有許許多多的幫手:

伯益。這是一位博物學者,據說後來他把全國地理寫成了《山海經》。包括山水的里程、物產、生物,以及各山各水的主管神靈。

太章、豎亥。是兩位大地測量人員。太章從世界東頭走到了西頭,計算了總里程。豎亥從世界北頭走到了南頭,也計算了總里程。

當然,還有諸侯百姓。《史記》說大禹「興人徒以傅土」。這是一個包括大禹、眾臣、技術人員、普通勞工,甚至應龍、神龜等神獸在內龐大團隊。

應龍負責用尾巴劃出溝渠,神龜負責給堤岸築土。

所以「基建狂魔」的血液,一直在我們的體內流淌。

統計國土資源、丈量大地、基建狂魔……這是在幹什麼?

這是主動為人間建立秩序,建設基礎設施。

我們自己拯救自己,而不是依靠神的恩賜過上新生活。

3

如果讀一讀中國上古神話,就會發現,我們神話的標題,總是由一系列勞動工作組成的:

女媧補天、女媧造人、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伏羲畫卦、倉頡造字、有巢構木、燧人取火、愚公移山、黃帝造車船、嫘祖製衣裳、神農嘗百草、后稷播五穀、盤古死前用身體造就萬物……

結構十分整齊: 一個神名+一個動作+一個自然物或一個發明創造。

我們的神話里,充滿了補、造、射、填、治、畫、取、移、嘗、播……這些動詞。

這些動詞是什麼?是勞動,是實幹,是對大自然的改造。

而且這些動詞,沒有一個是輕輕鬆鬆的活兒。

其實上古大神還有好多,有些血統也都很高貴。但流傳至今,廣受崇拜的,一定是付出了辛勞,留下了功績,為人類造福,甚至自我犧牲的實幹家。

希臘神話則不然,眾天神基本上是一家子,不是兄弟就是姐妹。有時候還扯不清。

他們的日常,也不過是在奧林匹斯山上尋歡作樂,有時候爭風賭氣,還不免給人類添亂。

在希臘成神,只要是天生貴族就好。在中國成神,只有一個選擇: 為人類服務!

所以,神話學大家袁珂先生說過一句著名的話:

在我國神話當中,充滿著勞動的迴音。

中國人不擅長玄想,所以我們的神話,也充滿了這種務實精神。

章太炎先生有一句話,就是評價這種務實精神的:

國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務在工商耕稼,志盡於有生,語絕於無驗。

甚至史學界有一個說法:中華文明誕生於對洪水的抗爭。

因為治水,不同部落、不同方國的人才能團結起來,漸漸形成了 愛好統一,愛好團結的民族精神。

中國和歐洲面積差不多,但是歐洲一直在四分五裂。但中國人無論如何,哪朝哪代,心心念念的,都是必須要統一。

中國人不希圖死後的歸宿,重視生前的幸福,重視家庭的美滿,從小家庭,再到整個大家庭。

大概十幾年前,網上充滿了對中國人的嘲笑:中國人沒有信仰,是可怕的;中國人沒有終極目標,是庸碌的。

這些指控,其實是非常可笑。

且不說誰規定的非得皈依一個什麼才算合格的人類。且只說:過好今生,對當前生活充滿現實的關照,難道就不是一種信仰嗎?

所以,他們的神,在不停地毀滅世界,翻臉無情。我們的神,在不停地改造世界,生生不息。

我們會把破了的天空補好,會把多餘的太陽射下來,會把擋路的大山搬走,會把所有的植物嘗遍了判斷用項,會把洪水引向大海。大海惹到我們的話,我們也有信念把大海填平。

也不是沒有主宰萬物的「帝」或「天帝」,但在我們眼中,往往只是一個符號。

當然,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優點。每個民族的神話,都有自己的價值。但是某些獨具特色的精神,會深深地刻在基因里,代代傳承。

上周,我們看到的是,大家在災難面前互相幫助,地鐵里,男生讓女生先走。有能力的商家提供捐贈。子弟兵迅速開到現場。

一個經歷過生死關頭的女孩在網上回顧她的脫險經歷,說了一句話:很慶幸生在華夏,生在一個有愛的國度,遇到了善良可愛的人。

從去年疫情,到今年的洪水,我們這種民族精神越來越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話,是網名河森堡的一位朋友寫的,我覺得非常好:

從歷史的源頭開始,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被這種災難面前捨身忘死守望相助的精神所照耀,誰能繼承這種精神,誰就能繼承歷史,誰能繼承歷史,誰就能用其凝聚的力量開創未來。

動動手指點個 「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0540330_38911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