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以後,很多父母都紛紛加入,但是很多家長在生二胎時,其實都是抱著給大寶找個伴的想法。
可是現實卻沒有那麼美好,自從生了二寶以後兩個孩子天天吵架,不是這個哭就是那個鬧。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往往會訓斥家裡的大寶。
我鄰居家就是如此,有一次妹妹不小心把姐姐的畫給弄壞了,父母聽到妹妹的哭聲,不管青紅皂白就直接把姐姐罵了一頓開始大聲訓斥姐姐。
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屢見不鮮,大多數家庭的觀念也是如此,那麼這樣的教育方法真的好嗎?
其實兄弟姐妹之間有各種各樣的吵架理由,有時候可能是為了搶電視節目,有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對方的衣服比自己好看。
或者是有時候大的在寫作業,小的過來搗亂,大的就把小的趕了出去……
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因為家長沒有跟大寶溝通好,也沒有教會他們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導致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中一個嫉妒對方。
家長不要一味的讓年紀大的孩子讓著年紀小的孩子,雖然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但是父母需要在孩子的問題上做到相對的「公平」。
同時讓孩子們學會分享,要指導知錯就改。
給孩子灌輸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不要忽視,要承擔起正確教育孩子的責任。
要讓孩子知道謙讓的真正含義,不要強迫孩子「謙讓」,平等的對待每個孩子。
明白孩子實際想要什麼,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及時與孩子交流溝通。
不要總是讓大的讓著小的,家長們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換位思考,想一想他們的藉口合不合理。
因為有的時候年紀大的就要讓著,年紀小的只要小的哭了,受到責罵的永遠都是大的,那麼不管怎樣的對待大的,孩子都不會心服口服。
長此以往就會厭惡弟弟或者妹妹那麼兩個孩子之間的糾紛就會越來越多,感情就會越來越差。
父母要及時了解每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公平的處理問題,不要讓孩子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如果不及時的處理問題,那麼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一旦產生,就有可能難以調節,甚至會導致家庭不和諧。
所以家長要重視這類問題的發生,及時調解處理好每一個問題。
如果遇到孩子拒絕分享的時候,父母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別認為孩子拒絕分享就是壞事。
要知道,「謙讓」和「分享」的前提是孩子的快樂,不要「逼迫」他們「謙讓」。
因為對待孩子會有所區別,所以每當兩個孩子發生糾紛時,如果大人這時候出來調解不當,孩子間的矛盾就會急劇惡化。
一旦出現孩子出現糾紛時,不要總拿一個進行比較,如果另一個被訓斥的多了,那麼他心裡就會不平衡。
有時候干涉孩子的糾紛時是有必要的,比如孩子們進行危險的行為,父母就要及時的制止,避免危險情況發生,但是這裡的問題是不要過度干涉。
父母對待孩子應該一視同仁,不要「偏袒」年紀小點的孩子,學會做一個「端水大師」。
孩子如果提出無禮的藉口一定要及時制止,要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明辨是非,不要仗著自己年紀小就「胡作非為」。
很多口頭糾紛父母能不干涉孩子的事情就不要干涉,因為如果孩子在爭吵時被父母橫插一腳,他們心裡不平衡,以後就會帶著一些心結。
這種心結變得越來越大之後,孩子們以後就不會如何正確的處理人際關係,這對他以後的日常生活是有影響的。
所以不要讓孩子們的拉鋸戰變得越來越長,要學會怎樣調節孩子們的紛爭。
第一, 要多和孩子接觸,多和孩子溝通,要讓孩子們相處的越來越融洽。
第二, 要及時安撫被欺負的孩子,要讓被欺負的孩子委屈感逐漸減少。
第三, 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不要過分的責罵,要詢問孩子們發生糾紛的理由,找到原因及時調節,幫助孩子們解決問題。
第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有偏心的情況
第五, 每件事都要及時的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要讓對的一方去原諒,錯的一方錯的一方必須要道歉。
家長要好好保護孩子的「權利」,及時處理好孩子們產生的問題,教會孩子們面對這類事情時要怎麼處理。
讓孩子們相處的越來越和諧感情越來越好,家庭關係變得更和諧。
【今日話題】「姐姐就應該讓著妹妹」,真的好嗎?說一說你怎麼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