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看下楊坤與MC六道互懟。
起因是楊坤在直播間痛批《驚雷》這首歌,他說的是事實,言語中也有邏輯在,但是表達方式極端。
楊坤的意思是《驚雷》根本就不是首歌,覺得很垃圾,沒有技術含量,自己非常不喜歡,而同時他的直播間裡又有很多人喜歡,所以他就很憤怒,又連罵幾聲髒話。
MC六道的回懟是《驚雷》有很多人喜歡,能給人帶來快樂,這就是好音樂,而且音樂不分高低,存在即合理。
《驚雷》是不是音樂?
《驚雷》現在大家都稱它為一首歌,但實際是說它是喊麥最為準確,這是類似說唱的一種表演形式。
在網絡上,喊麥曾經十分流行,但按百科解釋,喊麥還真不屬於正式音樂。
《驚雷》好不好?
按照MC六道的說法,讓人喜歡的就是好的。
《驚雷》現在是有很多人喜歡,很多人也在唱,但喊麥其實大多數都是不好的,要不然就不會被禁。
《驚雷》能不能給人帶來快樂?
有一部分喊麥是積極的,它能鼓動人的情緒,讓人聽了就「澎湃」。
當下你聽了,會感覺很開心,很有力量,內心十分愉悅,因為「敗帝王斗蒼天」的歌詞,加上霸氣低沉的嗓音,會讓你覺得自己成了世界的主宰。
但持續時間很短,相信很少有人會循環喊麥,聽多你不會躁嗎?
喊麥短時間是刺激,長時間是垃圾。
這也說明喊麥確實並不是正式音樂,音樂是藝術活動,它可以長久、持續陶冶人的情操。
天天聽喊麥,我感覺你可能會看誰都不服,動不動就找人來PK一下。
音樂不分高低?
應該是音樂不同類別之間不分高低,同一類別是有高低之分的。
流行音樂的話,我們可以認為周杰倫的創作音樂,是高的。因為提到流行音樂的話,能瞬間在腦海浮現的就這麼幾個人。
那些讓你想不起來,或者經常會忘記的,在你心中,他們的水平就低一點。
但像古典音樂與民族音樂這種不同類別的音樂之間,就不分高低了,它們根本沒法比較。
可喊麥並不屬於正式音樂,MC六道認為他的喊麥與楊坤的音樂不分高低,這就尷尬了。
下面是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我也讀了不少關於此事的文章,這件事就是楊坤挑起來的,他言語過激,而且得理不饒人。
楊坤作為專業的歌手、音樂人,在這一領域水平是比較高的,他看不上喊麥很正常。
不是有條鄙視鏈嘛,聽古典的看不上聽流行的,聽流行的看不上聽說唱的……
你不喜歡,但總有別人喜歡,一個專業歌手去懟一個MC,有點太較真。
而且楊坤確實有點不尊重人,也有點打破網絡的規則。
網友、網紅玩網絡,玩的就是娛樂、開心、業餘。
你直播的話,搞一些太專業的東西,怎麼會有人看,也沒多少人都看懂。
你想想如果一大堆專業音樂人,開直播,擺上一大堆設備,開始編曲、創作,誰會喜歡。
而且我覺得明星開直播就不是特別值得推崇的事。
明星本身就有相當大的流量,他們一開播,其他網紅怎麼玩,尤其是那些在這個行業謀生的人,如果明星都來開直播,他們很快就沒飯吃了。
明星都已經「有錢有勢」了,給網紅留點活路吧。
是吧,既然楊坤覺得自己高出網紅一等,就不應該來直播,更不應該在直播里去懟一個MC,確實有點欺負人了。
MC六道這邊呢,就是被說中了痛處,一波胡亂回懟而已。
楊坤的做法不對,但他說的話卻是事實。
MC六道我也能理解他,誰被人懟了不會急眼呢,但是這波回懟才是真的沒有技術含量……
所以現在全網都在提升內容質量,直播也好,文章也罷,都是在努力向上。
讓網民在娛樂的同時,儘量能學到東西。
既然有專業歌手點出了這個問題,就應該去改正,用實力說話、回懟,那才是本事。
翻看文章時,看到一條評論:網絡這東西,就是什麼火就搞什麼,跟風蹭熱度,就是這麼簡單。
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就是楊坤與MC六道互懟是熱點唄。
這個東西,道理是一樣,網絡神曲、熱點這些東西,很快就會過去,而且很快就會忘記。
MC六道能回懟的底氣就是《驚雷》這首歌,在當下比楊坤的任何一首歌都火嘛。
可是等下首熱歌出來,你不也一樣嗎。
有問題就要解決,也要接受正確的批評,得理了,也要給別人留幾分餘地,這樣才能變得安寧。
都說透過現象看本質,熱點是一種現象,隨時可能爆發,一個你還沒追到,下一個又已經來了。
為什麼差不多類型的熱點,背後的道理其實都是一樣,但還是隔三差五會再次爆發,就是本質問題沒解決。
我們懟來懟去,就是不解決問題,這是關鍵,我們不解決問題,自己本身就成為了真正的問題。
是吧,強者總是優勢的一方,你的作品能被別人懟,一定是有問題在,真正好作品,別人跪都來不及。
弱者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讓別人無法懟你,即使被懟,也要有回懟的資本,不能忍氣吞聲,或者一通亂懟,反而讓對方看笑話。
結論就是楊坤得理不饒人, 言語太過激烈,MC六道回懟,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